在我們的數(shù)學課堂上,每天都有學生在出錯,在學生的錯誤中蘊含著許多寶貴的課程教學資源。錯誤是伴隨著學生一起成長的,課堂是學生出錯的場所。作為教師,我們要正確看待學生的錯誤,顯露真實的課堂,讓課堂回歸自然;作為教師,要能夠預測錯誤,展現(xiàn)多姿的課堂;要及時捕捉錯誤,呈現(xiàn)精彩的課堂;錯誤讓課堂生機勃勃,充滿活力;錯誤讓師生張揚個性、充滿靈性;只有這樣,師生才能共同成長。文章主要通過“尊重學生,允許出錯;適時引導,巧用錯誤;推遲介入,讓學生閃光”,從而為教學服務,為學生的發(fā)展服務,使我們的課堂因為有了錯誤而精彩,而變得有意義,有生命力。
數(shù)學課堂有效利用錯誤課堂教學過程是一個開放的、不斷生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許多不確定和非預設性的因素。因此,課堂上會出現(xiàn)很多始料未及的錯誤。這些錯誤是孩子們最樸實的思想,是經(jīng)驗最真實的暴露。我們教師的提問并不都是為了求得正確的答案,我們要允許學生出現(xiàn)錯誤,包容、接納學生的錯誤,更重要的是要有效地利用錯誤資源為教學服務,為學生的發(fā)展服務。那么,教師如何在教學中捕捉和運用“錯誤”這一教學資源呢?
一、尊重學生,允許出錯
教學展開的過程應該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知識、思考、見解和價值取向多向交流與碰撞的過程。在這種交流與碰撞過程中,如果教師視預設如法規(guī),不能根據(jù)學生信息反饋情況及時調(diào)整預設,那么教學充其量也只能算是教師展開其授課技巧的一種表演活動。因此,實踐中,教師要正確處理教學預設與生成的關(guān)系,當教學生成與預設出現(xiàn)矛盾時,應充分尊重學生,給學生表達和表現(xiàn)的機會,保護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
作為教師,要本著以人為本的主體教育觀,尊重、理解、寬容出錯的學生。這樣學生在課堂上才會沒有精神壓力,沒有心理負擔而心情舒暢,情緒飽滿。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思維最活躍,實踐能力最強。這就是說,學生的學習,必須在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中進行,擁有快樂、寬松、積極的情緒和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對學生的認知和創(chuàng)造具有極佳的激勵作用。
因此,在課堂上,我提倡幾個允許:錯了允許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許再想,不同的意見允許爭論。這些“綠燈”使他們的自尊心得到了切實的保護,人格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沒有答錯題被老師斥責的憂慮,更沒有被同學恥笑的苦惱,他們在民主的氣氛中學習,思維活躍,敢說、敢做、敢問,勇于大膽創(chuàng)新。
二、適時引導,巧用錯誤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錯誤有時會出乎教師的意料,教師是對學生的錯誤草草了事,繼續(xù)按預設的教案進行課堂教學呢,還是根據(jù)課堂上新的生成,進行適當?shù)囊龑?,形成新的教學資源呢?無疑,我們應該選擇后者。《數(shù)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shù)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那么教師如何彰顯其引導者的角色呢?
1.教師要在學生認知錯誤的萌芽時引導
我認為,教師要真正成為一名引導者,首先需要選準引導的時機——學生認知錯誤的萌芽之時。大家常見的處理學生認知錯誤的方法是:“不對,坐下!”“這樣對嗎?”等等,而我認為,由于學生所處的文化環(huán)境、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思維方式不同,所以在認知上必然存在差異,學生出現(xiàn)認知錯誤的萌芽是真實思維的呈現(xiàn),這時才需要我們教師用高超的引導藝術(shù),使學生撥開“陰云”見“明日”。
2.教師要在學生由錯到對的關(guān)鍵處引導
我通過課堂教學的實踐發(fā)現(xiàn):當學生出現(xiàn)錯誤時,教師要抓住學生由錯到對的關(guān)鍵處進行引導,才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教學時分的認識時,6:55的認讀,我是這樣做的:
教師出示撥有6:55的鐘面,讓學生判斷鐘面顯示的時間是幾時幾分。
學生中有認為是6:55的,也有認為是7:55的,到底是6:55還是7:55呢?老師讓學生展開了討論。認為是6:55的同學舉手,認為是7:55的同學也舉一下手。并各自派代表說理由。在學生的辯論中多數(shù)學生認可了6:55,也弄懂了其中的道理,但有個別學生還不明白。
師:你們有沒有什么好辦法來證明呢?
生:撥一撥小鬧鐘,先把分針時針都指向12,時針從12到1是1時,這樣往下?lián)?,看看撥到老師給的這個時刻到底是幾時幾分。
師:這個辦法不錯,你們可以試試!
學生開始動手,最后所有學生都弄懂了接近整時的時刻認讀。
在以上案例中,教師抓住學生出現(xiàn)錯誤的關(guān)鍵原因(接近7時,是7時多還是6時多)引導學生轉(zhuǎn)變思路,通過辯論、動手操作,幫助學生建立接近整時的時間觀念,使學生的糾錯水到渠成。我們呼吁:當學生認知出現(xiàn)錯誤時,教師的引導一定要切中要害,只有引導學生實現(xiàn)“峰回路轉(zhuǎn)”,才能為“柳暗花明”奠定良好的基礎。
3.教師要在師生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中引導
課堂教學實踐表明:當學生明確錯誤的原因、轉(zhuǎn)變思路后,必定會生成新的有創(chuàng)見的認知。此時,教師要在師生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中適時引導,使課堂彰顯其生成性,顯示教師引導藝術(shù)的魅力。
三、推遲介入,讓學生閃光
如果在課堂教學中,在孩子們表現(xiàn)或發(fā)言的過程中,教師晚一點介入,使他們有積極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時間,有組際之間相互交流的空間,有互相辯論的舞臺,有找出正確答案、思維得到馳騁、靈感得到宣泄的可能,那么,你會從學生身上發(fā)現(xiàn)更多寶貴的東西?!督咏c時刻的認讀》教學就很好地體現(xiàn)了這一點。
有句話說得好:“沒有問題的課堂才是問題最大的課堂?!闭n堂是學生出錯的地方,錯誤伴隨學生的成長,出錯是學生的權(quán)利,我們要站在數(shù)學價值角度上重新審視,發(fā)掘其內(nèi)在的“閃光點”,對其進行新的探究與發(fā)現(xiàn);要善于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及時捕捉學生犯錯誤的教育價值,鼓勵并引導學生從錯誤中學習,從錯誤中發(fā)展,進而幫助學生改正錯誤。在教學中,把學生的差錯看成是難得的資源,并且加以運用,使我們的課堂因為有了錯誤而精彩,我們課堂也因差錯而變得有意義,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