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尤為重要,為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教師應注意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完美使用,同時加大自身學術修養(yǎng),不斷把握時代新脈搏,掌握與時代相適應的新知識。教師應適時提高自己的教學方法,以靈活性、高效性、趣味性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應注意獎勵機制對學生興趣培養(yǎng)的重要性。
新課程改革學習興趣課堂教學自2009年河北省進行新課程改革以來,我一直工作在教育第一線,親身體驗、參與著課程改革。四年下來,在課程改革方面有些自己的想法?,F就新課程改革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及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談一下我的想法。
高中歷史課程改革之后,課程標準強調三維目標的達成,即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對三維目標的深刻研究及其理解,我在課堂教學上做了一些嘗試,經過四年的教學實踐,我在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國外有學者(克林伯格)指出教學理論的基本性質:教學是由教師指導的過程(教師指導作用原理)。學生必須處于能動的、愈益自覺的學習主體的地位(學生的自主性原理)。教師的指導作用與學生的自主活動的地位是一種教學現象的兩個側面,它們可以作為教學現象的矛盾關系加以分析和把握。
學生課堂上主體作用的發(fā)揮跟學生學習興趣的濃烈程度成正比關系。學生學習興趣的有無,是學生能否學好相關課程的內在動力。有了學習興趣,就有了學好某種知識與技能的內在動機,就能保證對此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對于興趣的重要性,中國古代的教育家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樂知者,樂知者不如好知者。”二十世紀的科學巨匠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敝袊臈钫駥幰舱f過:“成功的真正秘訣是興趣,興趣是自學學習的先導,是人們探究世界的動力,是最好的教師。對學習有了濃厚的興趣,遇到挫折困難才能頑強攻克,百折不撓?!?/p>
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與激發(fā)尤為重要,這是保證新課程改革之下,讓歷史課堂生動、有效、務實的重要條件。隨著現代教學手段的迅速提高,教師在激發(fā)學生興趣方面,已經具備了較高的物質技術保障,這對于歷史課堂的教學將是如虎添翼。
現結合我的高中歷史教學具體實踐,談談我在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學習歷史興趣上的具體做法。
第一,注意發(fā)揮現代教學設備的優(yōu)勢,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傳統(tǒng)的歷史教學依靠的僅僅是教材、教學參考書、黑板等,這就使得歷史的生動感、真實感無法讓學生們真實地感覺到,這就從物質技術方面限制了我們的教學?,F今,隨著科學技術手段的迅猛發(fā)展,我們在實際教學中已經采用了交互式電子白板。在使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教學中,我發(fā)現學生專注程度明顯高于傳統(tǒng)課堂表現,活動的積極性和準確率也有所提高,學生被有效的“卷入”到教師的教學中來。如我在講授人民版高中歷史必修二《開辟文明交往的航線》時,利用交互式白板的優(yōu)勢,我插入了《大國崛起》的視屏,并利用交互式白板的優(yōu)勢,讓學生代表上臺自己描繪出了新航路開辟后,偉大四會航海家的航行路線,并依照所畫航線對四位航海家的壯舉,對學生們進行解說。學生們課上學習的興趣明顯激發(fā)出來,在這堂課上,課程標準所強調的三維目標得到了很好的實現。現代高科技教學設備的使用為我們打造完美的歷史課堂提供技術保證,我們從中獲益甚多。
第二,教師要不斷學習,不斷吸收新知識,將自己儲備的舊知識做適時更新。
在這點上,有些歷史同仁并不認同,他們認為歷史就是過去發(fā)生的事。過去發(fā)生的事,誰也不能改變,因此歷史老師只要知道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歷史事件的相關情況,就足夠了。事實上,這遠遠不夠,歷史教學中的史料較之以往有大量的挖掘,而現在高考歷史又非常重視對史料的分析、解讀能力。所以,作為教師,應不斷學習,研究新材料,在浩如煙海的史料中盡力為學生選擇新穎、有價值的材料,讓學生看到老師所精選的材料后,有興趣深入的動機。除此以外,指導我們進行歷史教學的史觀也有很大的變化,這些都需要我們不斷進行深入學習。
第三,在教學中,要適時進行情景教學。新課程改革以前,歷史教學的方式比較單調、死板,學生們被動接受,沒有興趣。新課程改革后,強調教學中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情景教學就是適應這一要求而出現。我在講授人民版高中歷史必修二《古代中國的商業(yè)經濟》時,就很好地利用了情景教學模式,在這課,我以蘇家商海沉浮錄為題,以蘇家在唐代、宋代、明清時期的商業(yè)發(fā)展情況為背景,講授唐代、宋代、明清時期的商業(yè)知識。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此被激發(fā)。
第四,為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我將全班學生分成小組,以組為單位進行加分,減分獎懲措施。學生的榮譽感很強,為了給所在小組增光添彩,在課堂上小組活動時,學生們都踴躍參加,課上學生們的反應很積極。
第五,對于表現突出的學生個體及學生小組不定期進行獎勵,獎勵的形式分為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獎品雖不貴重,但學生們很是認可,教師要及時對學生們所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這種物質上的獎勵和精神上的獎勵可使學生們學習的信心大為增加,進一步激發(fā)他們學習歷史的興趣。
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培養(yǎng)學生的學史興趣是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當前我們提倡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更是離不開這個前提。心理學認為:“興趣是人樂于接觸認識某種事物并力求參與相應活動的一種積極的意識傾向?!币虼?,要提高歷史學科教學質量,必須高度認識興趣在學生學史過程中的動力和作用,千方百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史興趣,使學生能自覺地、持久地、主動地學習歷史。
綜上所述,課堂是一個舞臺,師生是上面的演員。教師是演員更是編劇和導演,應該提供促進師生互動的多種學習材料,讓師生在此平臺上互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讓學習興趣不斷增強,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歷史課程標準研制.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解讀「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
\\[2\\]張淑芹.樹立三種意識踐行課改精神.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8(10).
\\[3\\]教育部制定.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