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形勢下,要加強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應該轉(zhuǎn)變視角,從受教育者的實際生活出發(fā),關(guān)注人的現(xiàn)實生命的需要,讓未成年人通過生活的體驗來理解社會的道德要求和價值。
德育未成年人素質(zhì)教育“德是為人之本”,是人一生的基礎。近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十分重視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先后提出和印發(fā)了《關(guān)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有關(guān)部門還下發(fā)了《小學生德育綱要》和《中學生德育綱要》,對新形勢下學校德育的根本任務和總體目標,必須堅持的指導思想和教育原則、德育的內(nèi)容、途徑、方針和組織實施等都作了明確的規(guī)定,對做好學校的德育工作起著重大指導作用。
“德育”兩字一向給人的感覺是板起面孔、正襟危坐,讓學生敬而遠之。但實際上,德育就是生活本身,每個人的日常行為乃至整個社會的運作秩序都與道德水平息息相關(guān)。我國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約有3.67億,他們的思想道德狀況如何,直接關(guān)系到一個民族的整體素質(zhì),關(guān)系到國家前途。在新形勢下,要加強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應該轉(zhuǎn)變視角,從受教育者的實際生活出發(fā),關(guān)注人的現(xiàn)實生命的需要,讓未成年人通過生活的體驗來理解社會的道德要求和價值。
在素質(zhì)教育深入開展的今天,如何實行有效的小學生德育教育方法,怎樣形成良好學生思想教育素養(yǎng),是擺在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特別是小學生的班主任老師面前的一個個值得深思的話題。如果不以正確引導和教育,有的學生就會走上不良的成長之路。下面我就結(jié)合自己學生教育工作的實例,談幾點做法。
案例介紹:
我們班有個男生,性格活潑,成績優(yōu)秀。但從來都是以自我為中心,以自己的利益為出發(fā)點,從不考慮別人的感受。下課招惹女生,給別的同學起外號,上課總愛搶話把,時間觀念不強,雖然成績優(yōu)秀,但在其他方面一直令我頭疼。每每教育他的時候,他總有理,都是別人的錯。弄得我總是不知道如何再進行說教了。但我發(fā)現(xiàn)孩子的心性是好的,或許他是想引起大家的注意才會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動作。我在想我們今天的中國家庭,多以獨生子女為核心?!爸恢魅。恢冻?;只知愛己,不知愛人”是當前獨生子女的通病,面對這些孩子,如何培養(yǎng)他們愛的情感,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修養(yǎng),確實是很棘手的問題。于是面對這樣成績優(yōu)秀,但品質(zhì)還需完善提高的學生,我進行了一系列的整頓計劃。希望在校期間,在小學階段讓每個孩子更完美。為了讓他學會“關(guān)愛”他人,懂得感恩,我將思想道德工作滲透到一天天的生活當中,每時每刻對他進行教育:看到他遲到,提醒他第二天早到。發(fā)現(xiàn)他又給別人起外號時,把他叫到辦公室讓他給人家道歉。為了不給他搗亂的機會,我還給他安排了小組長的職務。每天收交作業(yè),幫助組內(nèi)差生修改作業(yè),忙的不亦樂乎。漸漸地打小報告告他的越來越少,偶爾犯次錯誤,我也會從輕發(fā)落。懲罰的方式也很獨特,或者為班級做件好事或者為大家唱首歌又或者講個笑話等等?,F(xiàn)在的他學會了寬容,學會了忍讓,人緣越來越好。
為了讓他更好地發(fā)展,我還積極主動地和家長進行交流。家長對孩子的行為很了解,很愿意與老師交流溝通,主動做好孩子在家的督促工作。通過家訪,電話聯(lián)系,家長到校面談等多種方式,對家長的教育態(tài)度表示理解,同時指出這樣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會令孩子產(chǎn)生逆反心理。要求家庭多給孩子溫暖,共同做好轉(zhuǎn)化工作。指導家庭對策。(如定期檢查孩子的作業(yè);指導學習,幫助孩子解決學習中的困難,多抽時間與孩子交流,對孩子的進步給予及時的鼓勵。)時間一長,他和同學們的關(guān)系變得很融洽,還成了我得力的小助手。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設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學校、社會、家庭的共同努力。我個人認為小學階段是一個人的道德品質(zhì)初步形成的基礎階段,因而加強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顯得尤為重要。要強化學?!爸麝嚨亍苯逃饔谩N闯赡耆说闹黧w是廣大中小學生,因此學校應主動擔負起思想道德教育“主陣地”的責任。而家庭是未成年人的第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啟蒙教師。父母的人生態(tài)度、道德觀念、言行舉止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當前,家教方面存在的問題很多,主要表現(xiàn)為:(1)一些家長對孩子太過溺愛,照顧的太多,滿足的太多,孩子要什么給什么,把孩子培養(yǎng)教育成了一個“小皇帝”,以自我為中心、驕傲自大,盛氣凌人、無法無天,只知道索取,不懂得奉獻,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許多缺陷。(2)一些家長,自身缺乏成就感,把愿望寄托到孩子身上,對孩子批評指責多,賞識鼓勵少。特別是孩子學習困難,行為不良被老師找家長后,經(jīng)常不問青紅皂白,對孩子打罵相加。孩子因為老師“看不起”,家長“看不上”而產(chǎn)生嚴重的自卑心理,或唯唯喏喏,自甘墮落,或?qū)Ω改?、老師懷有抵觸、仇視心理。(3)一些家長,為了掙錢東奔西走,只知道滿足孩子的物質(zhì)需求,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需求,使孩子由于孤獨無聊、缺乏監(jiān)護而誤入歧途。(4)一些家長外出務工留下孩子,一年難得回家一次,甚至幾年不回家,通過書信、電話與父母聯(lián)系次數(shù)極少,缺乏溝通、監(jiān)管,使孩子與父母的感情越來越淡薄,留守兒童“隔代教育”,使青少年普遍存在心態(tài)早熟、心理脆弱等問題,嚴重影響著留守兒童身心發(fā)展,尤其是品德、心理健康成長方面問題日益凸顯。(5)一些家長拉車、撿破爛、干力氣活供孩子上學,而孩子卻不知感恩,反而認為父母干的活給自己丟面子,不敢在同學面前認父母,而父母也不懂得如何引導孩子,反而默默躲在孩子背后為孩子付出一切。(6)還有一些家長,只要求孩子刻苦學習,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不注意給孩子創(chuàng)造文明的家庭環(huán)境,不注意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家長有責任創(chuàng)建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另外,利用“六一”兒童節(jié)、“十一”國慶節(jié)等重大節(jié)日,聘請革命前輩和英模到學校講傳統(tǒng)、作報告,現(xiàn)身說法,也不失為對青少年學生進行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教育的好形式。
只要家庭、學校和社會各方面密切合作,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互為補充,形成合力,就會造成一個教育、引導、影響青少年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和輿論氛圍,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道德是種子,育德是播種。正如美國一位教育家所說:種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種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品質(zhì);種下一種品質(zhì),收獲一種命運。種子生根發(fā)芽,需要沃土、陽光和空氣,也離不開籬笆和種殼的多重保護。這種保護像電腦的防毒殺毒軟件,需要時時升級、常常更新,才能為未成年人的“道德之種”健康發(fā)芽、茁壯成長筑起一道堅實的“道德防火墻”。我愿用心培育,期待每一朵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