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中物理教學來看,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是長期性工作,要求教師開展針對性引導,還要求學生熟悉、訓練和掌握基礎知識,形成物理思維。物理教師應該具備良好的專業(yè)知識以及淵博的其他知識,并使用風趣幽默、通俗易懂、精練的語言進行教學,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高中物理解題能力培養(yǎng)興趣解題方法高中物理課程是一門系統(tǒng)性、邏輯性較強的學科。要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就必須要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物理解題方法,幫他們了解物理解題的基本過程,掌握規(guī)范的解題程序。從高中物理教學來看,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是長期性工作,要求教師開展針對性引導,還要求學生熟悉、訓練和掌握基礎知識,形成物理思維。在此過程中,要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思維,全面提升學生的基礎知識運用能力。筆者結(jié)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就“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談幾點看法。
一、培養(yǎng)高中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提高成績的關鍵,是學生學習物理最好的老師。通過高中物理興趣培養(yǎng),可以調(diào)動學生內(nèi)在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促進學生解題能力的提高。物理教師應該具備良好的專業(yè)知識以及淵博的其他知識,并使用風趣幽默、通俗易懂、精練的語言進行教學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例如,光波爐是通過紅外線來加熱食物的,教師可由光波爐的原理引出紅外線的教學,繼而向外延伸出紫外線等。這樣可使課堂有聲有色,使學生深受感染,對教師產(chǎn)生欽佩之心,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通過興趣的提高與培養(yǎng),促進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促進學生解題能力的提高。
二、全面、準確地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規(guī)律
了解高中物理特點及其對學生能力培養(yǎng)方向的要求,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物理解題能力,是提高學生物理學習成績的基礎。針對高中物理課程標準要求,可以明確高中物理解題能力提高培養(yǎng)的主要方向。要加強理論學習,要求學生對定理、定律等爛熟于心,方便解題過程中對于定理、定律的應用。例如,對力的概念的理解,包括對具體的力(重力、彈力、摩擦力、電場力、安培力、洛侖茲力等)的概念的理解,也包括對一般、抽象的力的概念的理解,還包括力作用于物體產(chǎn)生不同的效果的理解等。我們需要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力的概念,我們在繁雜的力學問題中,在帶電粒子在電場和磁場運動問題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力,通過這些問題不斷加深對不同性質(zhì)的力的理解,也不斷加深對抽象的、普遍的力的概念的理解。
三、高中生物理解題能力培養(yǎng)
1.掌握方法,知識轉(zhuǎn)換為能力
在研究物理習題的過程中,學生要很好地利用相關的數(shù)學知識來分析物理問題。而且還要將物理解題注意力放在解題上面,物理成績的考核也需要以解題能力為基礎。這是因為學生在物理解題過程中要利用數(shù)學知識和技巧來解決物理問題,這體現(xiàn)為綜合能力。解題能力的高低,表明了學生的物理思維素質(zhì)以及水平。所以,在此過程中要不斷地鉆研解題方法,注重一題多解,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靈活解題的能力,體現(xiàn)了解題思維的多向性以及獨創(chuàng)性。例如,一物體作勻變速直線運動,某時刻速度大小為4m/s,1s后速度大小變?yōu)?0m/s,求在這1s內(nèi)物體的加速度?從學生解題中發(fā)現(xiàn),這道題的錯誤率偏高,其中大多數(shù)錯在思維不會變通上。多數(shù)學生認為物體只作勻加速度直線運動,很快得出a=6m/s2,卻忽視了物體作勻減速直線運動的另一種情況。如果稍作變通思考,用豎直上拋運動作比擬(豎直上拋運動是勻減速直線運動),就很好理解了;當然,也有少部分學生對豎直上拋運動是勻減速直線運動本來就不太理解,那么,進一步作變通,從勻減速直線運動的定義出發(fā):只要物體的加速度或合外力與初速度的方向相反,就可以認為是勻減速直線運動,不難求出a=-14m/s2。對原題進行適當引申變化,如改變原題的結(jié)構,改變已知條件,改變題目設置的情景,把力學問題放在電學中去思考,等等,進行一題多變,一題多改。有時盡管對原題變化后的結(jié)果不甚了解,甚至模糊,但是,作了變通思考,有利于開闊視野,拓展思路,提高應變能力,防止定勢思維的負面影響,其效果不是僅做一題所能比擬的。
2.優(yōu)化計算題解題方法
物理計算題是由簡單的物理過程、簡單的物理知識疊加而成的,是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考查學生能力的一種途徑。近幾年,高考物理計算題均突出考查了學生對物理過程的分析能力,學生普遍感覺有一定難度。其實,只要有了分析綜合題的正確方法和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做好這類題也不是難事。無論哪類題,先要認真審題,列出題目中所提供的既定條件,審題時要認清已知,明確所求。抓住題目中的關鍵字、詞、句,挖掘隱含條件,排除干擾因素,分析臨界狀態(tài),找出解決問題的突破口;作示意圖、過程圖、草圖,建立物理模型等等。抓住問題的實質(zhì),對關鍵字、詞、句作記號,反復看題,甚至輕聲朗讀題目也是很有必要的。之后運用不同的思維方式,來找到解題思路。之后再畫圖,在畫圖的基礎上來形成直觀性較強的物理情景。教師要教授學生放棄初中階段較為傳統(tǒng)的羅列公式以及生搬硬套的習慣。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的解題步驟以及思路,從而大幅度地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
3.重視改錯
很多學生在復習中有一個誤區(qū)——喜歡做新題,而不重視錯題改正。改錯題的意義通俗地比喻學習就像牛吃草,而改錯本就如同反芻。我們每天都在不間斷吃進很多的知識,其中絕大部分都沒有經(jīng)過充分的咀嚼,我們需要一個改錯本,給我們提供一個反芻的空間,進行深入的剖析、研究和總結(jié)。同學們一定要明白,復習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考出好成績,而考出好成績的關鍵是在考試時少失誤,如果復習時不能認真仔細地改錯,那么今天的任何一個錯誤都可能出現(xiàn)在明天的考試中。
在全面推進新課改的過程中,高中物理教學仍然存在著較大的難度。高中物理解題能力的提高,是一項長期的教學工作,不僅僅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的進行引導,同時還需要學生對基礎知識、思維等進行自我訓練。因此,廣大的高中物理教師要切實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多種教學方式,不斷優(yōu)化計算題解題方法,將所學到的基礎知識轉(zhuǎn)換為解題能力。這樣才能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不斷地提升高中學生的解題能力,促進學生的物理思維發(fā)展,更好地服務于新課改和素質(zhì)教育。
參考文獻:
[1]楊霞.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解題能力[J].神州,2013,(19).
[2]丁紅芹.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淺析[J].文理導航,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