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試卷的講評方法與技巧,不只影響著學生的興趣,還與他們對知識掌握的深度、廣度緊密相聯(lián)。正緣于此,探討與研究講評課的教學就更有必要性。
英語試卷講評方法講評技巧一、激發(fā)學生情感,提高學生參與率
相比而言,高中生自我形象保護意識逐漸增強,不少學生遇到可能會給自已帶來損傷的言行時,常常會回避、退縮,也就自然不能積極參與課堂活動。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實踐證明,激發(fā)情感能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而試卷評析作為總結(jié)性方式,便是一個有效的激發(fā)情感的平臺。
在講評前,教師腦中要有兩本帳,一本是全班學生的橫向比較情況,另一本是學生個體的縱向比較情況。一方面,對成績突出、進步快的學生要一如既往地加以喝采;另一方面,對成績不理想、退步的學生也要不吝表揚,在全班展現(xiàn)他們答卷中的閃光點,以激發(fā)奮發(fā)向上的動力。另外,還要兼顧全面,有意識地讓落后學生回答難度低的問題,讓他們體會到成就感。
二、精心設(shè)計方案,切實做到有的放矢
1.統(tǒng)計錯誤率,分析根源
對學生來說,考試的價值在于發(fā)現(xiàn)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指導下一階段的學習。教師應(yīng)幫助他們發(fā)現(xiàn)、總結(jié)知識盲點,尋找解決方法。介于學習語言的復(fù)雜性,在設(shè)計講評方案時,一定要重視學生的自我分析。有這樣一道題:
—Another cup of coffee? That’s your third since lunch.
—Yeah,well,I ______ all night preparing for my math exam. I can hardly keep my eyes open.
A.stayed up B.have stayed up
C.have been staying upD.will stay up
許多學生錯誤地選擇了C。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結(jié)果呢?學生的思維是多種多樣的,教師應(yīng)允許他們袒露心胸,鼓勵他們暢所欲言,自己挖掘出錯誤的根源,才能事半功倍,獲得預(yù)期的收獲。
2.小組合作答疑,確定講評內(nèi)容
不少教師講評時面面俱到,生怕丟掉哪怕一個細小知識點。事實上,這樣的講評很不深入,更談不上透徹,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倘使教師所評的正是學生所需的,那還用擔心學生的共鳴問題嗎?
所以,講評前可組織小組討論,發(fā)動學生在查閱課本、筆記、錯題集、字典等資料的基礎(chǔ)上,統(tǒng)計出小組無法解決的問題,并將它們作為講評的重點。有這樣一道單選題:
At last the boy had no choice but Dhaving stolen the bread from the supermarket.
A.admittedB.admitC.admittingD.to admit
不少學生做此題出了錯,小組總結(jié)后原因是由于遺忘了知識點,于是,老師跳出了題目本身,與學生一起回憶易忘的一些知識,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重視聽力、作文的講評
聽是重要的語言交際能力,聽力檢測是培養(yǎng)學生交際能力的途徑之一;英語寫作是檢測學生英語學習輸出的一個途徑,對學生語篇思維能力有重要作用。
但是,傳統(tǒng)的試卷講評的重點往往在單選、完型填空和閱讀理解題型上,聽力和作文通常略講甚至不講,結(jié)果是學生在某個聽力題型上一錯再錯;在寫作上,學生不予以重視,且有些基本功較差的學生常有畏懼心理。因此,要把這兩者作為講評重點。
事實證明,教師的重視必然引起學生的重視,尤其要重視對聽力解題技巧的點撥,提高學生審題、謀篇布局的能力。
三、講究講評策略,以學生為主體
在具體操作中,教師要做到吸引學生注意力,使之積極參與課堂活動。這就需要講究策略。通常的注意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1.指導讀題,分析長難句
命題者常常把知識點置于較復(fù)雜的題干中,用干擾學生思維的方法來檢驗學生的能力。對于此類題目,學生常常費時較多,錯誤率高,原因是閱讀長難句是一大障礙。這時我們應(yīng)有選擇性地指導學生讀題,分析長難句。例如:
In his 1930 essay“Economic Possibilities for Our Grandchildren”,John Keynes,a famous economist,wrote that human needs fall into two classes: absolute needs,which are independent of what others have,and relative needs,which make us feel superior to our fellows.
教師應(yīng)細致地告訴學生:該長句中含有同位語a famous economist、that引導的賓語從句和兩個which引導的定語從句分別修飾absolute needs和 relative needs.以引導學生正確思維。
2.合理設(shè)置題目語境
夸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寫道:“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边@種論述反映了學生認識規(guī)律的一個重要方面:直觀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有助于學生感性知識的形成。
在講評單選題中時態(tài)考查題時,創(chuàng)設(shè)合理語境尤為重要,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更有利于他們的理解。
3.實施開放性原則
一是要讓學生開放地參與。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fā)現(xiàn)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這種需要在中學生精神世界尤其重要?!睂W習的主體是學生,必須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他們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切忌教師“一言堂”。
二是幫助學生解決問題要開放。教師要通過一條題讓學生弄懂一類題,要善于抓住題目的特征進行發(fā)散式講解,一題多變、由淺入深、舉一反三。
四、指導錯題整理,提高講評后復(fù)習的效率
語言知識的掌握還需要不斷反復(fù),錯題的整理是一個很好的途徑。學生在平時整理中只是把錯題抄到錯題集上,就事論事的結(jié)果并不理想。
教師要明確整理的內(nèi)容:①考查的知識點。②錯誤的原因。③排除其他答案的理由。④題目中還可以設(shè)置其他哪些考點。⑤原題的變題。⑥同類型的題目歸類。持之以恒地訓練必能有效地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五、心態(tài)平和,自我反思,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
試卷是教師檢驗自己教學效果的重要依據(jù)。在評講試卷時,教師常會說出類似的話語:這個知識點,我已講了無數(shù)次,你還不會?。∮袝r甚至大發(fā)雷霆,這樣做大大挫傷了學生的自信心,從而會導致學生不敢提問,有的甚至懷疑自己的智商。倘若教師換位思考,進行真正意義上的自我反思:知識講解是不是到位?沒有在指導學生構(gòu)建知識框架上下功夫?為什么學生有厭惡情緒?必能優(yōu)化教學過程,融洽師生關(guān)系,從而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