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處于認知能力快速提高的階段,也是世界觀、價值觀發(fā)生轉變的重要時期。而文學,就是能夠有效對一個人的認知產(chǎn)生有益影響的重要手段,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對于一個學生獨立學習,形成獨立的人格都能夠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針對獨立閱讀能力的重要性、教學培養(yǎng)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進行有效的培養(yǎng)都做了探析。
閱讀語文教學高中生人格培養(yǎng)一、前言
目前,高中生的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對高中生閱讀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國家也對其極度重視,先后開展了書香校園等促進高中生閱讀能力提升的活動。文字是人類最重要的精神財富,只有一個國家的人民都有較好的閱讀情況,這個國家的未來才是明朗的;而獨立閱讀能力培養(yǎng)最重要的時期就是從小學到高中的一整個階段,且只有在高中更好的實現(xiàn)學生獨立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才能夠保證學生進入到大學有較好的適應力,進入到到社會能夠跟上時代的更新。
二、新時代背景下高中生獨立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1.獨立閱讀能力的提高能夠有效提高語文學習水平。語文作為最基礎的“工具學科”,是學生整個學習生涯中最重要的學習學科,語文學習的最終“目的”也就是能夠讓一個人進行獨立的閱讀,能夠去理解別人,能夠理解身邊事物存在發(fā)展的規(guī)律。而提高了閱讀的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語文學習的水平。
2.獨立閱讀能力的提高能夠幫助到其它學科的學習。獨立閱讀能力的提高對于一個高中生來說作用不僅僅是語文學科單一的一門學科學習效果提高,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也是有良好作用的,譬如地理、政治、歷史等需要較強理解的學科都需要以閱讀能力作為基礎。
3.獨立閱讀能力能夠促進學生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現(xiàn)代大學講究的就是自主學習,所以很多時候學習的效果都依賴于一個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只有一個學生有較好的自主閱讀習慣,有良好的自主閱讀能力,才能夠在大學中順利完成學業(yè),或者考上研究生、博士生,更好地完成人生夢想。
4.獨立閱讀能力,是新時代下一個人進入社會以后生存能力的體現(xiàn)。自主閱讀能力也是一個人自主學習能力的保證,只有提高了一個人自主學習的閱讀能力才會盡可能地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在社會中保持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是確保不被快速發(fā)展的社會淘汰的根本。
三、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模式化。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還是進行“填鴨式”的目的性教學,地區(qū)、學校教材統(tǒng)一,甚至有的學校語文教學的安排、內容、模式都是規(guī)定統(tǒng)一的,這樣很難給學生自由想象的空間,語文的學習漸漸就會失去樂趣,學生在繁重的學習壓力下就更難進行自主閱讀。
2.教師過多引導。一直以來我們的語文閱讀教學都是以教師為主導的引導式教學,但是在高中閱讀教學過程中已經(jīng)不能夠進行過多的引導教學。如果教師站在主導的位置過多對學生閱讀進行引導,過多追求所謂的“標準答案”實際上就是在抹殺學生的自主想象能力,漸漸地學生閱讀也就會不由自主去貼近老師的想法而失去自己的想法。同時在閱讀過程中學生過多依賴于“教參”等一些“工具”,學生往往能夠對文章理解侃侃而談,不是因為其真實的想法,而是“工具”使用過度的結果。
3.家庭教育缺失。很多家長在子女幼小時對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較為關注,但是到了高中以后,會出現(xiàn)覺得孩子已經(jīng)能夠“讀懂”文章書籍了,也就很少關注學生自主閱讀能力培養(yǎng)情況,不能監(jiān)督孩子進行更多的閱讀,也難以對學生的閱讀效果進行掌控。
四、如何培養(yǎng)高中生的獨立閱讀能力
1.打破模式,尊重個體差異。高中語文教學不能夠過多的模式化,“死讀書”只會限制學生獨立閱讀的空間。要鼓勵學生敢講、敢想的進行閱讀,尤其是鼓勵學生放下參考書等,真實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并且要進行鼓勵。并且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要關注不同學生的情況,不能夠簡單地進行一概而論的教學,針對水平層次不同的學生在有條件的基礎上要進行分層教學,有能力的學生要鼓勵多進行閱讀,能力較弱的學生要注重其閱讀的質量,要能夠從閱讀中有自己的理解,要站在討論交流的基礎上針對學生的情況進行引導指導。
2.優(yōu)化教學中的思考問題設置。要盡可能地優(yōu)化問題的設計,在抓住重點的基礎上進行突破,才能夠達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境界。很多時候一篇課文的閱讀教學如果要面面俱到不僅浪費時間影響教學進度,實際上會讓學生產(chǎn)生厭惡情緒,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抓住重點設置問題,引導學生奇思妙想。比如,課文《祥林嫂》完全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祥林嫂的悲劇是由于社會的狀況造成的還是由于人們對其態(tài)度造成的?”這種問題沒有固定的答案,能夠讓學生進行充分的自主思考,這對提升學生自主閱讀能力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3.實行積極教學。閱讀應該是給人一種積極的正面向上的力量,所以必須要更多地通過教師自身形象來對學生產(chǎn)生影響,教師要從自身做起多進行閱讀,才能夠通過自身去影響學生。
4.擺脫邏輯思維,提高審美情趣。我們的閱讀教學基本上是邏輯思維和同一性思維的原則。問題在于,文學作品里存在著一個極其豐富復雜的世界,更具有開放性,要在教學生克服邏輯思維束縛的前提下,教他們以想象力和情感去觀照文本,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大膽質疑。
5.增加背景知識的擴展。增加閱讀過程中文章背景故事,尤其是一些軼事的適當加入,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甚至能夠激發(fā)學生在課后進行自主閱讀的興趣,這樣對于獨立閱讀能力的提高是有積極作用的。
五、結束語
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不能只依靠學校或者老師,雖然教師的創(chuàng)新教學能夠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好處,但是并不能改變大部分學生對于閱讀重要性的認識。因此,要想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必須從國家的角度對現(xiàn)行的高中生閱讀現(xiàn)狀進行改善,積極的采取措施促進學校的教學模式的改革,讓學生在學習閱讀過程中盡可能的自主,為其閱讀能力的提升提供條件。
參考文獻:
[1]景美霞.外國文學賞析對學生欣賞能力的提高——以《白鯨記》為例[J].中國教育學刊,2014,(S1).
[2]殷作富.關于語文知識分類教學的實踐性思考[J].中國教育學刊,2014,(S2).
[3]陳雁鳴.巧婦好為有米之炊——也談中學生如何擁有寫作材料[J].中國教育學刊,2014,(S2).
[4]于愛水.農(nóng)村中學語文閱讀教學新模式淺談[J].中國教育學刊,2014,(S2).
[5]邵新妹.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2014.
[6]歐陽波.關于高中語文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概述[J].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