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淵源流傳、博大精深。以武術為特色開展學校體育教育,將武術作為學校特色傳承下來,讓小學校園閃亮武術的精魂,具有重要意義。分析了體育課上學習武術的優(yōu)點,提出了武術教學的方法以及武術教學的建議。
小學校園武術體育教育在當今世界多元競爭的時代,世界各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都相互滲透交融在一起,中國學生的體育活動也因此變得更加多姿多彩。韓國的跆拳道、日本的空手道、印度的瑜伽、中國的武術等紛紛進入到各小學的體育課中。作為一名體育教師,要更多地關注武術的走向,在體育課上讓學生學習武術,增強學生體魄。
1體育課上學習武術的優(yōu)勢
1.1能起到減肥健身的作用
在體育課上學習武術能夠起到減肥、健身的作用,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明顯提高。在開展武術教學以來,通過學生的“體質健康檢查表”可以看到,學校許多小胖子通過武術操變瘦了,身體真正強壯了,抵抗力也提高了?!痹凇胺位盍俊币粰诶镲@示,學生肺活量指標比以前提高,表明學生的運動量比以前增大了很多,身體素質相應也有所提高。教師可以讓武術套路與體操相結合,如從傳統(tǒng)套路中摘出的沖拳、彈踢、馬步等動作加以組合而創(chuàng)成“武術操”。相較于傳統(tǒng)的廣播操,“武術操”的活動強度更大,能鍛煉到身體的各個部位。媒體上都讓全校學生都一起做這套“武術操”。出拳、跺腳,要喊出口號,既振奮精神,又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
1.2能對學生進行德育熏陶
習武教育在德育上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些學校開武術課的時候,并非只是想把技能教給孩子,老師們在教授武術的過程中,滲透了中華武學一些武德思想。比如,習武之人要講究武德、要懂得禮讓。這樣就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體現(xiàn)在學生身上的效果很明顯,能交到孩子們融洽相處,杜絕“以武力解決”問題的。所以,創(chuàng)編把武術動作與體操動作結合起來的“武術操”,是因為武術是中華民族寶貴的財富,武術精神更是博大精深,這也是一種德育熏陶。
1.3能夠提升學生的精氣神
在武術課上,除了給同學們傳授武術操之外,還開展了少林拳、太極扇、五禽戲等武術門類課程,這樣滿足了學生強身、健體、成長的需要,同時還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創(chuàng)新欲。中華武術博大精深,學生在學會一些基本套路的基礎上還可以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新動作,每次有了新的動作,得到老師的肯定后,學生都會很興奮。目前,通過體育課上的武術教育,學生能把太極扇、五禽戲等玩得十分嫻熟。有些同學從小就愛表演,老師教學生武術要從壓腿、柔術等基本功開始,在現(xiàn)在的體育教學中,以太極扇為例,因為其以柔克剛、舞動起來非常好看,所以受到許多學生的喜愛。
2武術教學的方法
2.1明確教學目
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學習武術的目的與意義,讓學生認識到學武術可以強身健體、謙和忍讓、見義勇為、遵守社會公德。在平時要讓學生觀看一些愛國主義題材的武術影視片,利用圖片、宣傳畫廊、紅領巾廣播站、班隊主題活動等方法,從古人的英雄事跡以及武術的悠久歷史及練武的內涵等方面,進行大力宣傳,以激發(fā)學生對武術運動的熱愛。學校還要經(jīng)常開展形式多樣的武術活動,排練集體性的節(jié)目,多參加社會演出與比賽,不斷地使他得到外界,特別是來自領導和觀眾的贊揚,給他們增加信心,大大激發(fā)學生對武術的學習興趣。
2.2規(guī)范教學示范
在小學階段學習的武術套路都相對簡單,要求教師在作示范時一定要確保準確無誤。教師的示范應,讓學生為之一振,能夠激起學生習武的興趣與欲望。對于身體素質較好,武術興趣濃厚的學生,可在課前多進行一些培訓,或參與到教師的備課中去,以便在今后的武術教學中發(fā)揮這些學生的骨干作用,同時這也是體育課堂進行德育滲透的良好方法。
例如,在教學生武術基本手型與步法時,其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靈活掌握運用已知的知識,并能在活動中充分發(fā)揮學生主動性、富有個性的學習品質。在開始之前,教師把所要學習的內容告訴學生。在手型動作學習方面,學生可能學習比較容易,而腳上步法練習學習起來可能比較困難。站成馬步,大部分的同學都會做,學生習慣用自己的方式做著自己喜歡的馬步姿勢。這時,教師要進行詳細的講解與練習,讓學生了解武術上的基本動作,并進行自主練習,讓學生的主動性得到充分體現(xiàn)。
2.3規(guī)范教學術語
學生剛開始學習武術動作時,教師可以將動作創(chuàng)編成口訣,方便學生的掌握。運用的口訣一定要突出重點,形象生動,讀起來朗朗上口,便于學生記憶;而且應根據(jù)武術的特點進行術,口語化講解。如講弓步時,口訣可為“前腿弓,后腿繃,挺胸,立腰,像張弓,別晃動”,讓低年級較容易抓住動作的關鍵。
2.4教學方法要注意多樣化
武術教學與訓練,除了要遵循一般的武術教學與訓練的方法外,還必須根據(jù)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來進行系統(tǒng)科學的教學訓練,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如在五禽戲的動作名稱中,即可起到通俗易懂,形象逼真,記憶深刻的作用。無論在體育教學或其它課程中,為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應采取多種教學方法,以至于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主動積極地參與練習,并不斷地掌握體育技能,完成教學任務,而且豐富了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3武術教學的建議
3.1武術教學中應注重文武結合
我們小學武術教學,應該將“文”與“武”結合起來。學生通過武術訓練,了解的不僅是一項具有中國特色的運動,更是一種中國獨有的傳統(tǒng)文化。學校通過武術的開展,實施培育青少年、弘揚民族精神、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功能。小學武術課更應該是一種“文化教育”功能的體現(xiàn),而非“競擊”功能的體現(xiàn)。
3.2采用學生自我互評的教學手段
通過學生自我互評的教學手段,能夠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自我評價能力,增強學生自我參與意識。例如,在武術教學中通過游戲石頭、剪刀、布,讓學生的身心在輕松詼諧的氣氛中,得到愉快的休息調整。武術教學的目標,就是要讓學生體會武術的精、氣、神,能夠使學生舉一反三,模仿出動作的形、神、意。通過課上學生自我互評,能夠了解武術的含義,懂得了練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認真學習的品質,配合教師完成學習任務。
4小結
在小學武術教學中要做到嚴抓齊管,每一學期開學時,負責教武術的體育老師將這一學期的武術開展情況逐項落實,包括比賽、表演、培訓等統(tǒng)統(tǒng)納入到日程。新港小學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2013年10月,王煒老師耗時1個多月的功夫扇團隊代表長江鎮(zhèn)參加2013年如皋市中小學生(第六屆)陽光體育運動會暨常態(tài)大課間體育活動展示,和長江鎮(zhèn)首屆全民運動會開幕式的表演,獲得了領導同仁的一致好評。平時在常規(guī)武術教學中,讓更多的同學知道、了解、喜歡武術,讓小學校園閃亮武術的精魂。
參考文獻:
[1]王玲,王韻博,關博.趣味武術項目東北區(qū)域的試驗研究[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0,(04).
[2]楊亮.淺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神與跆拳道[J].時代教育,2012,(09).
[3]柏祖剛,張斌.武術運動在中小學階段開展的意義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