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難”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大問題。激發(fā)興趣,樹立榜樣;善于積累,背誦佳句;以說促寫,讀寫結(jié)合;閱讀與寫作相結(jié)合;喜于寫作,自由發(fā)揮;易于動筆,樂與表達;勤于批改,變?yōu)榧盐?,從以上七個方面,闡述了如何讓小學生愛上習作的方法與途徑。
小學作文習作方法途徑《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作文教學的要求是:“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nèi)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jù)習作內(nèi)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會寫讀書筆記和常見應用文。能根據(jù)表達需要,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guī)范、整潔”。課標對小學生習作要求不高??稍谛W語文教學過程中有這樣一種現(xiàn)象,學生往往怕作文,不愛寫、不會寫。很多學生認為作文難。“作文難”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大問題。究其原因,主要存在著以下幾方面的問題:一是不知寫什么;二是不知如何寫;三是把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割裂開,單向追求寫的訓練;四是教師對兒童習作要求過高,脫離實際。
那么,怎樣讓學生對作文由“厭”寫變“樂”寫,由被動變主動,由低效變高效,使學生能快樂作文,快樂成長!
一、激發(fā)興趣,樹立榜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yǎng)學生愉悅和諧的心境,使學生的情感、思維均處于興奮積極狀態(tài),主動投入其間,將習作過程轉(zhuǎn)化為主體的內(nèi)在需要而不是外在驅(qū)動,為學生的真情表達奠定基礎(chǔ)。激發(fā)習作興趣教學時,要轉(zhuǎn)變那種把兒童習作等同于成人文章的錯誤做法,以一種欣賞的、贊許的態(tài)度對待兒童的表達練習,努力尋找習作中的閃光點,哪怕是一個詞,一個句子寫得好,都要加以贊揚,同時,我們還可采用 “高分激勵法”、“榜樣示范法”激發(fā)習作熱情。如:習作達到要求的給100分,好的給100和優(yōu),修改后更好的給雙百分,同時把優(yōu)秀作文貼在學生習作專欄上,并組織學生閱讀學習,鼓勵其積極參加各類習作比賽,同時老師向各種刊物推薦,使學生嘗到成功的果子,從而越寫越愛寫,越寫越能寫。時間長了,就能帶動更多的學生積極寫作。
二、善于積累,背誦佳句
背誦范文、整理佳句對提高書面表達能力幫助極大。通過背誦一些典型的課文或篇章,學生能把詞語放到句子、段落、篇章中去理解、記憶和體味。一篇文章背誦下來,其中的詞語、句子給學生留下印象;漸漸地隨著量的積累,許多詞、句在書面表達中便可不加思索地表達出來。恰當運用一些優(yōu)美詞句既能有效地減少文章的病句,又能給文章增添色彩。背誦是鞏固知識的再創(chuàng)造,是使用語言。有良好背誦習慣的學生肯定有良好的語言思維習慣,書面表達能力的提高亦是功到自然成的事了。例如,我們在學習《燕子》一文。文章是著名作家鄭振鐸撰寫的優(yōu)美散文。作者注意精選動詞,描繪春天的景物和燕子的情態(tài),收到了惟妙惟肖的藝術(shù)效果。作者描寫燕子時,精心提煉出“活潑機靈”四個字,對燕子的可愛表現(xiàn)得恰到好處。描寫春回大地,微風吹拂,細雨灑落,柔柳嫩葉展開……簡直把春天萬物寫活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把這些句子背誦下來。如果把這些句子記住了,遇到寫小動物啦,寫景啦,學生都可運用所學,在寫書面表達時就會得心應手,不會沒話可說,表達起來就輕松愉快了。
當然,背誦不是死記硬背,學生應該理解背誦、記憶,并且能夠?qū)W會靈活運用這些句子。在寫作中,鼓勵學生用已有的知識,恰當使用掌握的優(yōu)美詞句,從而提高他們思想表達的準確性。因此,要想提高書面表達能力,要想寫出好文章,背誦是一種必要的方法和手段。
三、以說促寫,讀寫結(jié)合
1.討論與寫作相結(jié)合
這種方法即先議后寫法,是將說和寫的訓練相結(jié)合,以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方法。教師擬定與社會熱點問題相關(guān)的作文題,由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然后由組內(nèi)一名學生執(zhí)筆,經(jīng)小組成員共同修改后在班上宣讀;最后由全班學生評出優(yōu)劣。教師也可同全班同學先共同討論,列出要點,或提供若干句子,讓學生充分展開思維和想象,經(jīng)過認真討論寫成短文。這一訓練方法在蘇教版四年級下冊作文4和作文6中都得以充分的體現(xiàn),作文4要求是對生活中的事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教學中我根據(jù)教材要求 結(jié)合班級情況,引導學生每個小組圍繞一個話題進行討論。有的小組提出對零食這一現(xiàn)象看法的主題。同學們熱情高漲,紛紛談起自己的看法,有學生指出零食的味道好、包裝新穎、賣家極力推薦等使得很多學生喜歡零食,更多的是說出了多吃零食的害處……我同全班同學將討論情況,列出要點,讓學生充分展開思維和想象,把同學們對某一現(xiàn)象的觀點整理成文。這一練習既激起了學生想宣泄傾吐的情感,又鼓勵了學生個性化的思考,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體驗,學生的個性化表達得以實現(xiàn)。
2.以說促寫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有意識地把學生的口頭表達與書面作文直接掛鉤,由觀察到說話、由說到寫,讀寫結(jié)合、以說促寫,不斷協(xié)調(diào)說與寫的關(guān)系,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自然會得到穩(wěn)步提高。從說到學,讓口頭語言帶動書面語言。口頭語言是書面語言的先導,一般來說,說得明白才寫得清楚,讓學生先說后寫,符合兒童認知規(guī)律,可為兒童習作減緩坡度,降低難度。指導作文時,引導學生審題后,我們不要馬上讓學生寫,而是讓學生思考,打好“腹稿”,然后安排一個自說、互說的訓練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敘說中糾正語病,擴展思路,互相學習。最后才讓學生把所說的內(nèi)容趁熱打鐵地寫下來。在指導學生寫“雛鷹爭章”這篇作文時,可先引導學生說說你打算寫誰,為什么寫她(他),你打算通過哪些事例來突出主要事跡。通過小組說→指名說→寫,環(huán)環(huán)相扣,有效降低了習作難度。
四、閱讀與寫作相結(jié)合
根據(jù)新課程的要求,在教學中要牢固樹立閱讀為寫作服務(wù)的思想,把閱讀教學始終貫穿于作文教學之中。小學課文內(nèi)容豐富,題材廣泛,是訓練書面表達的好材料。要培養(yǎng)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通過廣泛閱讀,不斷擴大和積累詞匯、素材和增強語感,從而提高寫作能力。在書面表達時,學生可以直接引用一定的原文或運用一些優(yōu)美詞句,使筆下的作文顯得流暢地道。教學課文,不僅是在培養(yǎng)閱讀能力與語感,同時也是在為寫作鍛煉思維,積累語言。無論是低年級的用詞說話、看圖說話,還是中高年級的讀段、寫段和寫一篇完整的作文,這一系列的作文訓練,都要與閱讀教學緊密結(jié)合。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為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設(shè)置情境,讓學生從中學到什么寫作技巧,要時刻注意把閱讀中的作文知識有效、合理地切入,通過導讀、課例、基礎(chǔ)練習這一個個訓練環(huán)節(jié),來豐富學生的作文知識。如我們在學習著名作家鄭振鐸撰寫的優(yōu)美散文《燕子》一文,當學到寫燕子外形,從羽毛寫到翅膀,寫到尾巴,無不顯示出活潑機靈這一特點時。對燕子外形描寫我不光引導學生積累優(yōu)美語言,還讓學生學習描寫外形的寫法寫一種你喜愛的一種小動物,這樣學生寫起來不僅有話說,還知道怎么說,真是一舉兩得。
讀寫結(jié)合,解決怎樣寫的向題。語言是思維的外殼,離開了豐富的語言,就無法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小學生習作暴露的另一個大問題就是缺乏豐富的語言。因此,我們一定要把指導學生獲得豐富的語言當作一項重要任務(wù)來抓。
課外閱讀對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拔恼卤咎斐?,妙手偶得之。”想成為妙手,就得有得有廣泛的閱讀。農(nóng)村的小學生所處條件有限,腦海中的詞匯單缺乏,往往表達非所想。為了開闊學生視野、擴大知識面、豐富詞匯的積累,教師可根據(jù)學生實際采取以下的做法:鼓勵學生積極借閱圖書室的圖書進行閱讀,充分利用好圖書角,進行自主閱讀,。為了避免學生讀書的盲目性,使課外閱讀能真正落到實處,每次讓學生閱讀之前,教師應根據(jù)學生認知水平、興趣愛好讓學生選好書,然后再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讓他們運用所學的讀書方法進行有目的地廣泛閱讀。同時,讓學生每人準備一個“采蜜本”,鼓勵學生把課外讀物中的優(yōu)美詞句、精彩片段摘抄下來,也可把對文中主人公的評價及自己讀完后的感受寫出來,隨時翻閱欣賞、細細品味。最后每月開展一次“讀書成果匯報”活動,在活動中把自己的“采蜜本”拿出來相互交流、欣賞,激發(fā)了學生讀書興趣,樹立了讀書信心,享受到了讀書帶來的成就與快樂。這樣長期堅持,學生的語言積累豐富了,寫起文章來,那些優(yōu)美詞句就如泉水般涌出,運用自如,得心應手。
五、喜于寫作,自由發(fā)揮
1.讓學生記日記
小學生的寫作水平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教師應要求學生進行“持久戰(zhàn)”。要想寫好作文勤于觀察,勤于積累,把觀察所得隨時記下來。寫日記就是很好的方法。我們必須堅持記日記,把自己每天想說的話,或所發(fā)生的主要事情記下來,俗話說,滴水穿石不求一日之效,天長日久,方能達到穿石的效果。
2.練筆五分鐘
教師每天上課前5分鐘,可讓學生進行自由練筆,學生可自定題目,寫人、寫事、寫景、寫物都可以,圍繞一個主題自由寫。天天堅持,必有好處。教師也可把這種活動進行變化,即每天定一個統(tǒng)一的題目,讓學生寫5分鐘。完成這一練習可指導學生準備專門的本子,還要給學生進行定期交流、展示的機會。這樣學生既有了積累,又激發(fā)了興趣,為寫作文準備了大量素材。
六、易于動筆,樂與表達
1.俗話說得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習作更是如此
學生整天被封閉在學校里,與社會隔離,生活單調(diào)枯燥,缺乏親身體驗。所以做起文章來只能閉門造車,胡編瞎侃。如果讓我們的學生 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去讀讀自己喜愛的書,做做自己喜愛的事,積累生活經(jīng)驗,獲得切身體會。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四年級下冊作文7是寫“我的體驗”作文,我事先布置學生親自參加一次有意義的實踐活動,去經(jīng)歷過程,感受過程。作文課上,學生表現(xiàn)很精彩 ,有談當小老師的喜悅、當家的辛苦,有說參加文體活動的興奮,有的感受到了盲人的不易……無論是興奮、無奈還是疲憊,孩子們都能生動地表達出了最真實的感受。這緣于充分的實踐活動提供了學生體驗的真實空間,使情感成為有本之木。
2.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shè)情境,提供話題,讓學生進入寫作狀態(tài),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熱情
作文是一項比較復雜的智力活動,它要求學生綜合運用字詞句篇,表情達意。這就需要付出一定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小學生的生活閱歷淺,語言文字還沒有學出門道,感到作文困難自然是難免的。《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與表達;應引導學生關(guān)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教師所要做的就是要想方設(shè)法創(chuàng)設(shè)情境,提供話題,調(diào)動孩子已有的生活積累,讓孩子進入寫作的狀態(tài),這樣即使平時寫作水平較低的學生也能相對容易的寫出好作文來,盡管可能錯別字多一點。
3.我口抒我心,我手書我口
“我口抒我心,我手書我口”(葉圣陶)式的小學生作文,是一種供學生展露心靈的渠道。教學中我們要鼓勵學生心里怎么想的就大膽說出來、寫出來。要多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毫無顧忌的表述空間,做孩子們的知音,讓孩子們的作文走近其本色與本質(zhì),讓孩子的個性“像野花一樣自由地生長”,換來一個作文個性化的春天。
七、勤于批改,變?yōu)榧盐?/p>
在老師方面,要重視對學生作文的批改和講評。批改方式多種多樣,有下列幾種:
1.老師面批
針對語言錯誤特別多的學生,請到辦公室,邊批改,邊解釋,這樣學生更能集中注意力,老師也能把問題講清說透,及時反饋自己的看法從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2.學生互批
因為學生書面表達中的錯誤不盡相同,而相互批改可以取長補短,要求批改者在有疑問的地方可請教老師,也可與同桌或周圍的同學商量來得到滿意的答案。這樣,既可提高教師的批改效率,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又能使學生從自己的錯誤中獲得學習的機會。
3.部分精批
將學生的作文全部收起來,但每次只對部分學生的作文進行細致的批改,全收可以督促所有的學生都進行寫作學習,使教師清楚地了解學生的寫作情況。
教師要根據(jù)不同學生的不同作文水平,用多種不同的標尺來進行量體裁衣,對于那些水平不高但確實付出了勞動付出了努力的學生的作文應該給予認可,哪怕他的作文再差只要是他真實水平的再現(xiàn),甚或還略超出了他當前的水平,我們的老師都應該毫不吝嗇地給出良好甚至優(yōu)秀的等第,對孩子的作文多一點理解和欣賞。同時要善用眉批和總批,讓學生能看到自己作文的優(yōu)點及不足,為學生作文能起到一個很好的引導的作用。
在批改的同時還要收集學生寫作中出現(xiàn)的一些典型錯詞錯句,并在課堂上和全班學生一起訂正講評。對于好的、有特色的文章可以被選中在班上交流或宣講,甚至直接用作范文。
以上幾種方法和途徑,可以用來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學生只有持之以恒,堅持背、堅持寫、堅持練,不半途而廢,才能使寫作水平得以提高。我相信,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學生會對作文由“厭”寫變“樂”寫,由被動變主動,由低效變高效,真正使學生能快樂作文,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
[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小學語文教師,2009,(4).
[3]于永正.作文教學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