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8195;要:本文以技工學校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為切入點,結合實際進行分析,論述技工學校體育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筆者認為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技工學校#8195;體育教學#8195;心理健康
什么是心理健康?從廣義上講,心理健康是指一種高效而滿意的、持續(xù)的心理狀態(tài)。從狹義上講,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動的過程內容完整、協(xié)調一致,即認識、情感、意志、行為、人格完整和協(xié)調,能適應社會,與社會保持同步。
技工學校學生不僅要掌握現代化的專業(yè)技術,而且要有強健的體魄、健康的心理素質、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以及社會適應性。這就意味著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學生身體健康,還要注重其心理健康狀態(tài)。體育教學是調節(jié)情緒、塑造人格、促進心理健康的重要載體,體育教師應正確把握體育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關系,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改變教學方法,同時積極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一、技校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
1.學習壓力小,厭學問題突出
技校生在初中階段,文化課基礎差,缺乏學習的自信心:許多技校里是由于感到升學無望,只是迫于家庭的壓力或是自身需求到技校求學。技校的學習環(huán)境過于輕松,規(guī)定學習時間短、家庭作業(yè)少、沒有任何的升學壓力,也缺少家長的約束,還有的學生很“現實”,片面地認定在技校只需學好專業(yè)技術,掌握一門手藝,其余的課程都無用,因此不求上進。這些想法導致一些學生厭惡學習,上課看小說、打瞌睡,更有甚者經常曠課。
2.人際關系類心理問題
(1)與老師對抗心理:技校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關心、理解、尊重與信任。如果教師缺乏耐心,不能公平公正地對待學生,學生則會失望、自暴自棄。更有甚者,教師對學生缺乏尊重、信任,貶低其價值,使學生的心理傷上加傷。從而使學生對老師反感、失望,產生對抗心理。
(2)與父母之間的溝通問題:技校學生處于青春發(fā)育期,生理上和情感上都在不斷發(fā)生變化。而情感上的變化一般是不會輕易流露的,心理上逐漸顯示出閉鎖性的特點,即他們的內心世界逐漸復雜,開始不大輕易將內心世界表露出來。很多想法也不愿跟父母交流。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并且將自身的價值觀強加到孩子身上,不懂如何走進孩子的心里,不懂如何傾聽、如何交流。而父母多釆用簡單叮囑、專制的管教方式,使孩子越發(fā)沉默,不愿意跟家長交流。進而造成了家長眼里孩子長不大,子女眼中家長的不理解等。
(3)同學間關系問題:在技校學生心中,什么是正確的幸福觀、友誼觀、英雄觀、自由觀和人生觀都還不確定。但他們的自尊心在逐漸增強,十分希望得到家長和朋友的肯定及教師的重視。對于別人的評價十分敏感、好斗好勝,但思維的片面性卻很大,容易偏激、搖擺不定,有極大的波動性?,F代社會賦予了個人越來越多的獨立和自由,但同時也加劇了人與人之間的隔閡與冷漠。由于學習、生活方式及環(huán)境的改變,自身角色的轉變,過強的自我意識和過度的自我保護,再加上青春期心理問題,班級與班級之間、宿舍與宿舍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沖突時有發(fā)生。
3.青春期心理問題
(1)自卑情緒嚴重:部分技校學生在初高中階段學習成績相對落后,成功體驗很少,從而覺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產生強烈的自卑感。生活中很難正確面對失敗,總把失敗歸因于自己無能,因而灰心喪氣、意志消沉,使自卑的心理更加嚴重。
(2)逆反心理普遍:技校學生由于生理上的迅速成長,打破了生理和心理之間的平衡。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在許多問題的認知上,都對家長和教師存在一定的依賴性??墒?,他們在潛意識里卻將自己看作大人,迫切要求自尊、自主、自立,反對過多約束、干涉、指責、控制。而有的家長和老師忽略了這一點,對他們過于關愛,過多干涉他們的生活,要求絕對服從或處處保護,限制其獨立性與個性的發(fā)展,加劇了學生的逆反心理。
二、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體育教學是防止學生心理問題的有效途徑。體育教學可以調節(jié)某些心理問題,使學生注意力轉移,情感發(fā)泄,興趣改變,緊張程度得到松弛,情緒趨向穩(wěn)定。
1.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結合課程內容和學生實際,確定其學習目標。比如跨欄教學中,對自信心強的學生可以在跨過標準欄的時候給予鼓勵,而對自信心弱的學生,可以在成功跨過相對低的欄的時候就給予一定的鼓勵。同時,在教學中要善于發(fā)現學生的特長和閃光點,如有的同學速度快、有的彈跳好、有的投籃準、有的腿腳靈活、有的手腕靈巧。要有針對性地發(fā)展他們的長處,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2.鍛煉學生組織能力和責任心
體育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組織能力和責任心??刹捎幂喠鲹误w育委員的方法。通過轉變角色,讓每個學生在上課組織學生整隊、發(fā)號施令的過程中不斷地克服自身的心理薄弱環(huán)節(jié),也使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更加親密。
3.培養(yǎng)學生團隊協(xié)作精神和良好的適應能力
如今的社會,需要有良好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和適應能力。而我們的學生在團隊協(xié)調方面常常出現問題,主要表現為自我、自私等不良行為和心理。體育教師要做到與時俱進,通過拓展運動、體育游戲和教學比賽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組織能力、協(xié)作精神、忍耐力和良好適應能力等優(yōu)良品質,這對學生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
4.合理運用體育項目,培養(yǎng)學生誠信意識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比如讓同學們在操場跑5圈,經常出現一些學生偷懶、不遵守規(guī)則、投機取巧,也氣喘吁吁地假裝跑完5圈的情況。遇到這種情況教師要針對誠信品德方面的問題對學生進行教育,讓學生明白在生活和工作中,都需要做到誠信,重視誠信品德的重要性。
5.培養(yǎng)學生抗挫折、自我控制、自我調節(jié)的能力
體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只有具有良好身體素質的個體,才能在各種體育活動中表現出較高的自我控制力和堅定的信心及勇敢果斷的意志等良好的心理素質。技工學校有很多學生受家庭溺愛,遭遇的“磨難”太少,受的“苦”太少,幾乎沒有受挫折的機會,他們對挫折的承受能力也有限。體育教育就是一種“挫折”教育,在參與體育鍛煉過程中會遇到種種的困難和阻礙。作為體育教師,應該向學生灌輸心理調控的方法。讓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運動,體驗克服困難取得成功的成就感。讓學生不要輕易地對自己失去信心。培養(yǎng)其不輕言放棄、堅持不懈、頑強拼搏的精神力量和意志品質。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技校體育教學不再是單一的鍛煉學生體質的教學活動,還必須擔負起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的義務,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應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身體活動中,使學生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體之中,為社會培養(yǎng)高素質、健康的技工人才。
參考文獻:
[1]任治洪.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加強體育課教學[J].職業(yè),2010(2).
[2]林永紅.體育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啟示[J].黑河學刊,2010(1).
[3]徐文博.淺談高職體育教學中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民營科技,2011(7).
[4]馬肖義.體育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作用[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2).
(作者單位:即墨市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