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課堂應提倡以學習取向為教學的起點,順應學生的內(nèi)部自然,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 課堂應從教師表演的舞臺變?yōu)閹熒拥钠脚_,從知識傳授的場所變?yōu)閷W生自主探究的地方. 教師在教學上應多放手,給學生更多的自由空間. 中學數(shù)學教學,教是為了不教,教師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過程中,不應該過多地干預學生的自主學習,而且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課堂教學中凡是學生能做到的,老師就不要“代勞”,凡是學生能自己說的,教師就不要說出來,只有這樣,數(shù)學課堂教學才能真正成為學生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樂園. 但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不是放手不問或者是一放到底,把什么都交給學生,教師應該充分駕馭課堂,真正起到引導、參與和組織的作用. 在課堂上作為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切機會,讓他們充分展示自我發(fā)揮自我,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師要真正做到敢干放手,還學生施展自我的時間和空間.
【關鍵詞】 教師引導;學生展示;探究學習
一、問題提出的背景
傳統(tǒng)教學,教師是課堂上滔滔不絕的講解者,或是整堂課以一連串細小的問題牽著學生的鼻子走,以書本知識的傳授為中心,重知識的接受性、劃一性、機械性,嚴重壓抑了學生的個性,扣殺了學生自主探究語文的實踐能力. 要使學生成為真正的課堂主人,教師應大膽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自主探究,放手讓學生有充分的思維和自我表現(xiàn)的時間和空間. 這樣,老師教得輕松,學生也學得有味. 學生是教學工作的落腳點,也是教學要服務的對象,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挖掘?qū)W生的潛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依靠學生的力量. 教師要敢于放手,善于放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能動作用.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預留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
二、案例再現(xiàn)
就以初中數(shù)學教材中的“確定圓的條件”這節(jié)內(nèi)容為例,這一節(jié)課的自學自研階段,教師首先讓學生閱讀教材,然后以小組為單位簡單進行交流,自主生成目標,然后通過多媒體把教學目標出示給學生,這樣與學生自主生成的目標相對照,就能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了學習任務,第二步是將任務分解為習題,共分成A,B,C,D,E,F(xiàn)六部分,出示后讓小組長自主選擇,然后各組根據(jù)組長的選擇,自主交流、討論,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由各組自主展示. 第一組是小組長指派一名學生到黑板展示,只見這名學生像小老師一樣,拿著粉筆和圓規(guī)一板一眼把過一點的圓和過兩點的圓的作法講解完畢后,說了聲我們組的任務展示完畢就走下講臺,我問還有沒有要補充的,沒人回答,我說那老師提一個問題:過A,B兩點的圓的圓心有什么共同特點?學生是搶著回答. 第二組的問題是經(jīng)過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點如何作圓,請演示. 第二組出來一名同學,拿起三角板,把A,B,C三點順次連接后,又用圓規(guī)作出了這個圓,他是邊畫,邊講解,展示完后他沒有走下講臺,而是問了一句:同學們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嗎?請?zhí)釂?講臺下的學生齊聲回答:“明白了.”沒想到他仍沒有走下講臺,而是說,同學們對這道題都理解了,但我還有一個問題想讓大家?guī)臀医鉀Q一下,問題是:剛才我給大家展示了如何作過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點的圓的作法,那這個圓唯一嗎?理由是什么?問題一提出,各組同學立即聚在一起積極討論,過了一會,就有同學站起來回答,我們組的答案是這個圓唯一,因為線段AB,BC的垂直平分的交點唯一.他回答后,又有同學補充,這一點到三個頂?shù)木嚯x也相等,因此這個圓是唯一. 只見講臺上的同學說,同學們說得很完整,的確是這個答案,我還有一個問題來問大家:剛才說的是過不在同一直線上三點能作唯一的圓,那過同一直線上的三點呢?同學們又積極投入到思考中,并且先是小 聲交流,然后是小組長指派學生展示. 只見一名學生急步走上講臺,拿起粉筆畫出一條直線,在上面找出三點A,B,C,隨手畫出線段AB,BC的垂直平分線,并說這兩條直線平行,沒有交點哪來的圓心,因此不存在這樣的圓,然后走下講臺. 第二組的那位“老師”又發(fā)言了,他回答得很好,這正是我們組的答案,然后走下了講臺. 這時全班同學報以熱烈的掌聲,教者也不由自主地跟著鼓起掌來.
接下來的四組也都進行了精彩的展示,這節(jié)課就這樣在學生的講解和相互提問中圓滿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三、案例教學反思
上完這堂課之后,教者反復思考,覺得教師講、學生聽的數(shù)學課堂教學已不能適應現(xiàn)代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生渴望“自由”,樂于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解決自己想要解決的問題,我們的教學目標既然是為了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應過多地干預學生的學習方式,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凡是學生能做到的,老師就不要“代勞”,凡是學生能自己說的,教師就不要說,有了這樣的前提條件,數(shù)學課堂才能真正屬于學生. 不過,也不等于課堂上教師就放手不問,什么都交給學生,教師也應起到主導作用,作一名有效教學的組織者、參與者,在課堂上給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們展示自己,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對學習感興趣,達到終身發(fā)展的目的.
通過展示,充分把課堂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激發(fā)他們主動探索的意識,從那名學生的探索情況可以看出,他已深入思考,并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教學效果,同時,也帶動了其他學生進一步的思考,對知識的認識就更進一層,其實,這比教師一般的講授效果明顯好得多,我們過去的數(shù)學課堂是老師高高地站在講臺上,高談闊論,學生以聽為主,活動很少,而學生愛聽不聽,甚或睡覺,真是毫無興趣可言,甚至有時上課者也有此感. 而這節(jié)課則是以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探究、展示表現(xiàn)為主,絕大多數(shù)學生參與進來,學習積極性空前,學生在積極探求的濃厚氛圍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在交流中思維得到碰撞,迸發(fā)出耀眼的火花.
其實無論是哪種教學方法,在課堂上,只有讓學生的心靈得以放飛,只有讓學生的激情得以燃燒,只有讓學生的情感得以流露,只有讓學生的才能得以施展,這才是我們的教學得以延伸和提升的有效途徑. 當然,學生的學習也離不開教師的指導而獨立存在,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是一種雙邊活動,需要互動起來,才能有更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的引導﹑點撥就應該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的始終,教師必須積極主動融入學生學習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步驟,時刻敏銳地發(fā)現(xiàn)學生遇到的問題,并隨時積極應對,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如學生自學遇到困難時教師需要引導、點撥,學生在討論過程中走入誤區(qū)時教師需要引導、點撥,學生的解題思路出現(xiàn)偏差時教師需要引導、點撥. 教師正確的思路引導更能幫助學生真正體會所學知識.
當然,點撥并非簡單的代替,教師應從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出發(fā),當點則點,當撥則撥,切不可面面俱到. 學生經(jīng)過老師的適當點撥能解決的問題應盡量讓學生自主解決,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實際教學中,只有充分發(fā)揮出教師的引導、點撥作用,只有充分發(fā)揮出學生的主體能動性,我們的教學才會達到一個新的境界. 學生自主探索問題,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感受,也就有不同的見解,或是分段不一,或是對某一問題產(chǎn)生分歧. 這時,教師并不以“權威人物”來下結論,而是珍視學生不同的思想見解,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理由進行反駁,充分拓展學生求異思維下的空間. 只有給學生爭辯的機會,才能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才能使學生敢于質(zhì)疑,善于質(zhì)疑,才能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求異思維,敢于向“權威結論”挑戰(zhàn). 想象是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核心,許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就源于想象,學生的內(nèi)心總是充滿幻想. 在課堂上,教師應把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融入學生中,同他們一起放飛思維. 學生才是真正的課堂主人,只有給他們一個真正的自由空間,讓他們充分自主地參與學習,才能使他們的智慧得到啟迪,能力得到發(fā)展,創(chuàng)新意識得到培育,個性得到張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