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驗證熊蜂在設施果樹上的授粉效果。[方法] 于2013年春進行設施果園熊蜂授粉試驗。[結果] 設施果園內用熊蜂為果樹授粉,果樹坐果率顯著提高,提高了產量,改善了果實品質,果實成熟期提前。[結論] 應用熊蜂在設施果園內授粉值得大范圍推廣。
關鍵詞設施果園;熊蜂;授粉;坐果率;果實品質
中圖分類號S893.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517-6611(2014)24-08203-02
Pollination Experiment with Bombus terrestris in Facility Orchard in Linqu County
YIN Changnian(Bureau of Agriculture in Linqu County, Linqu, Shandong 262600)
Abstract[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validate the pollination effect on facility fruit trees. [Method] The pollination experiment with Bombus terrestris in facility orchard was conducted in the spring of 2013. [Result] B. terrestris was used to pollinate fruit trees in facility orchard, which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fruitsetting rate of fruit trees, enhanced the fruit yield, improved the fruit quality and advanced the fructescence. [Conclusion] Pollination with B. terrestris in facility orchard should be popularized in large scale.
Key wordsFacility orchard;Bombus terrestris;Pollination;Fruit setting rate;Fruit quality
近年來,隨著種植結構的不斷調整,山東省臨朐縣果樹溫室栽培得到迅速發(fā)展,因為冬季室內缺少自然授粉昆蟲,一直采用人工授粉或激素處理,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果實的品質,一部分種植戶采用蜜蜂授粉,因其活動溫度較高,相對縮短了有效授粉時間,致使達不到理想的坐果率。熊蜂是一種為設施作物授粉的蜂種,是國際公認的優(yōu)良授粉昆蟲,屬于膜翅目蜜蜂總科熊蜂屬,是一類多食性的社會性昆蟲[1],其進化程度低,趨光性差,具有旺盛的采集力,能夠抵抗惡劣的環(huán)境,對低溫、低光照的適應能力強,活動溫度低,飛翔能力強,訪花次數多,專以花粉為食,不采蜜,特別適合給溫室栽培作物授粉。2001年,龔禹峰等利用熊蜂為溫室栽培油桃授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筆者于2013年春通過大規(guī)模對比試驗研究熊蜂在設施果樹上的授粉效果。
1材料與方法
試驗的果樹品種有大櫻桃、油桃、李、草莓4種,選擇6個設施果園進行對比試驗,將每個設施果園用防蟲網隔成2個小區(qū)——熊蜂授粉區(qū)和蜜蜂授粉區(qū)。在2個小區(qū)內各隨機標記10個果枝,分別記錄總花數和坐果數。其中,油桃棚1個,位于龍山吳家辛興村,竹架塑料大棚,棚長98 m,跨度12 m,東西向,大棚墻體為雙層夾心磚墻,內填鋸末、爐渣等隔熱材料,墻體厚度65 cm,桃樹品種為中油5號,樹齡4年,大棚分2個小區(qū),分別用熊蜂1箱、蜜蜂2箱進行授粉;李子棚1個,位于龍山吳家辛興村,竹木結構塑料大棚,棚長60 m,跨度10 m,大棚分為2個小區(qū),分別用熊蜂1箱、蜜蜂1箱進行授粉;大櫻桃棚3個,城關月莊村1個,鋼架式塑料大棚,長70 m,跨度18 m,高度7 m,南北向,大棚分為2個小區(qū),分別用熊蜂3箱、蜜蜂4箱進行授粉;辛寨王家樓村1個,鋼架式塑料大棚,長52 m,跨度20 m,高度7.5 m,東西向,大棚分2個小區(qū),分別用熊蜂2箱、蜜蜂2箱進行授粉;山旺杭山村1個,竹木結構塑料大棚,長62 m,跨度19 m,南北向,大棚分2個小區(qū),分別用熊蜂7箱、蜜蜂7箱進行授粉;草莓棚1個,位于蔣峪鎮(zhèn)西牛河,竹架塑料大棚,后坡式結構,長63 m,寬9.5 m,大棚分2個小區(qū),分別用熊蜂1箱、蜜蜂1箱進行授粉。試驗用熊蜂由淄博京魯生物授粉有限公司提供。
2結果與分析
2.1熊蜂授粉對坐果率的影響由表1可知,在設施果園內,用熊蜂授粉比用蜜蜂授粉的果樹坐果率有明顯提高。3個試驗點大櫻桃的坐果率分別提高18.2%、17.8%和134%;油桃坐果率提高19.7%;李子坐果率提高10.5%。
2.2熊蜂授粉對成熟期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同一個設施果園內用熊蜂授粉比用蜜蜂授粉果實提早3~7 d成熟,并且成熟較為整齊,整個采收期縮短6 d左右。
3討論與結論
設施果園用熊蜂授粉,果樹坐果率得以明顯提高、果實個頭增大、果實成熟期提前,這些都是由熊蜂自身的形態(tài)特征及生物學特性決定的。坐果率提高,畸形果減少。 熊蜂蟲體粗壯,個體大,一般為蜜蜂的3~4倍,口器發(fā)達,中唇舌較長,吻長9~17 mm,飛行距離長,全身密被黑色、黃色或白色、火紅色等各色相間的長而整齊的絨毛,花粉攜帶數量大,對蜜粉源的利用比其他蜂更加高效,有助于作物授粉和授粉完全。熊蜂耐濕性強,比較適應在濕度較大的溫室內的活動。此外,熊蜂能夠耐低溫和低光照,在陰冷天氣蜜蜂不出巢的情況下,熊蜂可以照常出巢采集授粉[3]。利用熊蜂耐低溫的生物學特性,能夠實現溫室作物周年授粉,特別是冬季授粉。當設施園內氣溫超過8 ℃時熊蜂就岀巢采集花粉,而蜜蜂只有在14 ℃以上才岀巢活動。在臨朐縣1~2月氣溫較低的情況下,在設施園內熊蜂比蜜蜂每天可多活動3 h以上。在設施園內熊蜂從8:00左右一直活動到下午16:00~17:00,蜜蜂的活動時間是10:00到下午15:30。熊蜂活動時間的延長增加了給果樹授粉的時間,使其在花粉成熟最佳、柱頭活力最強的時間進行授粉,使花粉萌發(fā),形成花粉管,穿過柱頭進入子房,實現受精。熊蜂授粉使果樹提早受精,受精后植株產生一系列受精生理反應,刺激營養(yǎng)物質向子房運輸,促進果實和種子發(fā)育,由于植株向幼果輸送營養(yǎng)物質的作用增強,避免了因營養(yǎng)不良而使果柄處產生離層,導致落果,這些都是熊蜂授粉能提高果樹坐果率、減少畸形果的重要原因。
此外,熊蜂使植物及時和較好地實現異花授粉,對于豐富其遺傳物質基礎以及提高其適應能力和抗逆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作物產量得以提高和品質得以改善的主要原因[4]。
導致設施栽培果樹果實品質下降的原因除了溫度、濕度和光照等因素外,授粉不充分也是影響設施栽培果樹果實品質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設施栽培果樹采用人工授粉或激素處理可以使其結果,但人工授粉是機械性的定時操作,很難保證每朵花在花粉成熟最佳的時間進行授粉,激素處理則是通過刺激子房發(fā)育而結果,使果實品質變差。露地栽培的果樹開花時有很多授粉昆蟲為其授粉,它們能在花粉成熟最佳的時間進行授粉,以達到完全受精、促進坐果的作用,果實發(fā)育正常,品質佳[5]。應用熊蜂在設施內為果樹授粉,就是模擬自然界有授粉昆蟲的環(huán)境,利用其活動溫度低,活動時間長,訪花數量多,授粉完全的特點,顯著提高果樹的坐果率,提高產量,改善果實品質,避免激素污染,值得大力推廣。
①當熊蜂授粉時間超過2周以上時,蜂箱內自帶飼料就基本耗盡,此時應及時增加飼料,以滿足蜂群的營養(yǎng)供應,延長授粉時間。飼喂方法為:將50%的糖水倒入盤或碗中,放在蜂箱附近便于熊蜂采集。②利用熊蜂為設施果樹授粉,放風口處必須用紗網罩嚴,以防熊蜂逃逸。③熊蜂對農藥非常敏感,設施園內應盡量避免施用農藥,若果園授粉期間防治病蟲害需施農藥,要等熊蜂回箱后把蜂箱移出溫室,方可施藥,2 d后再放回園內。
參考文獻
[1] 安建東,彭文君,梁詩魁.熊蜂的生物學特性及其授粉應用前景[J].蜜蜂雜志,1999(9):3-4.
[2] 龔禹峰,邢艷紅,馬書英,等.熊蜂為溫室油桃授粉技術應用[J].中國養(yǎng)蜂,2001(5):18-21.
[3] 吳杰.小峰熊蜂及其在現代農業(yè)授粉實踐中的應用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09.
[4] 王鳳鶴,遲晶.熊蜂授粉的增產機理[J].蔬菜,2005(2):26.
[5] 安建東,邢艷紅,彭文君,等.日光溫室桃園釋放熊蜂授粉試驗[J].中國果樹,2003(5):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