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食品衛(wèi)生學教學的現狀出發(fā),并結合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的經驗,對食品衛(wèi)生學課程教學談了幾點體會。
關鍵詞:食品衛(wèi)生學 教學 體會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2(a)-0136-01
食品衛(wèi)生學是研究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威脅人體健康的有害因素及其預防措施,提高食品衛(wèi)生質量,保護食用者安全的科學。通過此課程學習,為學生畢業(yè)后從事和食品相關行業(yè)工作打下堅實的理論和實驗基礎。結合從教以來教學和科研經驗,自己僅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下教學心得和體會。
1 授課教師自身應不斷更新相關知識,以豐富教學內容
相關學科發(fā)展使得食品衛(wèi)生學的知識內涵極大的豐富,要求從事食品衛(wèi)生學教學教師要不斷更新知識,使課堂所傳授的知識緊跟相關知識發(fā)展的前沿。使授課內容更加充實,以實現教師自身和學生的共同提高。
在當前復雜的食品衛(wèi)生安全形勢下,從事食品專業(yè)的相關人員不僅要掌握傳統(tǒng)食品衛(wèi)生學的知識,還需要根據時代的發(fā)展掌握新型食品污染物性質、因素、來源、途徑及預防措施等。如在食品化學性污染方面,需要掌握瘦肉精相關理論知識及檢測方法等。食品衛(wèi)生學教學內容,應在原有知識基礎之上,使其能夠做到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源于實踐并高于實踐[1]。
2 優(yōu)化教學模式,改進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和方法
2.1 注意教學手段的多樣性
食品衛(wèi)生學涉及到《食品化學》《食品微生物學》等方面的知識。為了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授課教師要加強授課模式和教學手段的改革,將講授法、實例教學法等手段進行優(yōu)化組合,努力尋找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內容,以激發(fā)學生興趣。將理論知識與視覺感官有機地結合起來。例如在講授食品添加劑章節(jié)時,可以從網絡中下載《食品添加劑是天使還是魔鬼》這個視頻,讓學生從視覺感官角度去了解當今食品行業(yè)中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對人們生活造成的危害;在講授重金屬污染時,播放解放軍音像出版社的教學片《驅鉛在兒童》,讓學生們從中直觀地了解鉛污染的來源、兒童接觸鉛的途徑、兒童鉛中毒的診斷標準及預防措施等知識。通過視頻學習,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發(fā)揮,大大地擴展了書本所學的知識,特別是網絡中經常報道現實社會中發(fā)生的食品安全問題和食品安全事件,可以提高學生學習食品衛(wèi)生學的興趣。
2.2 采用師生角色相互轉換的教學方法,教學相長
大學填鴨式教學方法中,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師生角色互換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某些章節(jié),在教師指導下通過查閱、收集相關資料,利用課堂上的一定時間,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對全班同學授課,而教師可以對學生的講課內容和效果進行點評和總結,這樣可以實現教與學互動,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教學相長。例如,講到《各類食品衛(wèi)生及其管理》的最后一節(jié)《其他食品的衛(wèi)生及管理》時,將學生分成四個組,針對本節(jié)的四個內容:調味品,糕點、面包類,食糖、蜂蜜、糖果及方面食品的衛(wèi)生問題,每組任選其中的一個內容,給學生大約一周的時間準備相關的材料,每組選一名同學在課堂上主講。這樣不僅學生自己掌握了很多相關知識,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3 積極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yǎng)學生自主的學習習慣,有利于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時下食品安全事件頻發(fā),教師可以根據課堂內容的需要,簡介具體的相關食品安全事件,以引起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興趣。例如,在講解食品添加劑時,教師可以講解臺灣塑化劑風波,以引起學生對食品添加劑這章的興趣和重視,再講解食品添加劑的概念、分類等內容。有時案例教學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案例講解時最好講授最新發(fā)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效果會更好些。
3 加強實踐教學,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3.1 對實驗教學內容進行優(yōu)化,盡可能開展設計性實驗
傳統(tǒng)實驗過程中,從實驗內容的選擇到實驗步驟的設計等一概由實驗教師來完成;學生只需按實驗教師的講解和示范一步一步的操作即可。這樣學生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完全沒有主動性,長此以往,就會養(yǎng)成學生對教師的依賴。設計性實驗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途徑之一。通過綜合設計性實驗的實施,可以將學生放在實驗的主體地位,逐漸淡化教師在實驗教學中的角色,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讓學生在實驗內容的選擇、實驗結果的處理與分析等方面進行自主設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科研興趣和創(chuàng)新精神,有利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2]。
3.2 加強見習、實習等環(huán)節(jié)的教學
見習、實習是專業(yè)課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其目的是加深和鞏固學生對所學書本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通過見習、實習可以讓學生了解食品生產的新工藝、新技術和新方法,為勝任未a來本職工作打下堅實地基礎。在見習、實習環(huán)節(jié),可以采用課上講解與參觀現場相結合,請食品專家作報告等的方式;結合書本教學內容,就有關理論知識在實際生產中的具體應用與生產一線工人、專家等進行交流;同時,將見習、實習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在課堂上大家一起交流和討論,以達到促進教學的目的。
此外,通過見習、實習等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本身走出校園,到生產第一線去,可以豐富教師的教學素材,更好地服務于教學,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3.3 開展有關食品安全知識科普宣傳活動
國內外影響廣泛、性質相對惡劣的食品安全事件(如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發(fā)生后,各級政府均能迅速采取措施,全面開展了各種食品安生檢驗專項打擊行動。并于2009年出臺了《食品安全法》,所有這一切均標志我國政府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和重視。在此背景下,教師應號召學生將所學的書本理論知識學以致用,及時傳播給廣大群眾;學生可以采用多種形式開展食品安全的科普宣傳活動,提高廣大居民食品安全和食品衛(wèi)生意識。
參考文獻
[1]潘廷宏.過程教學的研究和實施[J].教學參考,2004(10):13-15.
[2]李妍,黃志明.食品生物化學綜合設計性實驗的實踐與思考[J].廣州化工,2007,35(1):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