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通過對其中的創(chuàng)新教育的分析探討出小學音樂教學中相應的創(chuàng)新點,以此培養(yǎng)小學生的樂感。
關鍵詞:創(chuàng)新教育;小學音樂;小學生
目前,創(chuàng)新教育是我國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工作。為此,小學音樂教學也需要進行相關的創(chuàng)新教育。小學音樂作為兒童音樂的啟蒙教育,對兒童未來的各項發(fā)展具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教育是小學教育的必然。
一、以興趣作為學習動力,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也是創(chuàng)新的發(fā)動機。事實上,要讓學生對音樂有興趣,關鍵取決于老師的引導。因此,教師應轉變自己在教學中的陳舊觀念,以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能力。所以,教師應當在音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在課堂中布置相應的場景,讓學生融入場景中,匯入音樂,使得音樂課堂更加生動有趣。如教師在給學生上音樂童話故事《龜兔賽跑》一課時,在教室布置一個美麗的大森林,教室內放著各類花,屏幕上則顯示幾棵大樹,用綠色的地毯作為草地。這樣學生不僅能夠欣賞到美妙的音樂,還能融入場景中,從而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二、以課堂為學習的主渠道,從生活中取材,展開創(chuàng)新思維
結合學生的生活,將其運用于教學之中,使其對相關的知識印象深刻。如:在表演《粉刷匠》的教學中,讓學生將音樂與生活聯系,讓其親身試一試粉刷動作,想一想怎樣才能表達出其真實的韻味,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再次創(chuàng)造,最后還原于生活,將音樂教學生活化,讓學生加深對音樂的理解,體會到音樂無處不在,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
三、以多媒體的直觀演示,促進創(chuàng)新思維
在音樂教學中利用計算機進行輔助教學,這不僅有助于學生的形象思維的發(fā)展,還能使學生對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并且能夠使音樂教學實現立體化、形象化。如:《鴨子拌嘴》中清一色的樂器顯得有些乏味,通過使用多媒體教學,根據樂曲的背景圖制作出相應的三維動畫,使得課堂更加生動、形象有趣。通過頑皮可愛的鴨子,使得音樂隨之變得形象、具體,各種形態(tài)的鴨子為小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能力提供了條件,從而有效地引導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金梅.關注細節(jié),讓預設自然生成——以《循環(huán)小數》為例談教學預設[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1(40):202-203.
[2]楊欲.試論如何加強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J].商情,2011(30):207-207.
作者簡介:黃世坤,女,1979年9月,大學本科,內蒙古烏海市海勃灣區(qū)第五小學,音樂,教學方面。
。
Analysis of Creative Education in Music Teaching of Primary School
Huang Shikun
Abstract:The analysis on the innovation education explore the corresponding innovation to cultivate students’ sense of music in primary school music teaching.
Key words: innovative education;primary school music;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編輯 白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