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程改革的目的是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消化、理解、運用知識的能力,而“五元”這一新的教學模式正好解決了這一難題。
關鍵詞:五元;合作;探究;能力提升
一、對“五元”教學模式的理解
“五元”模式的流程就是“疑、探、展、評、用”,其實質是“疑”和“探”?!耙伞本褪亲寣W生學會“問”,“探”就是合作探究。我們中小學課堂最大的缺陷就是讓學生學“答”而非學“問”。學問,學會“問”,才能叫有“學問”。一節(jié)課是“講會”,“學會”,還是“會學”,結果雖然都是“會”,但實質內容卻有極大差別。“探”是學生自我思考,合作探究的過程。學生自己探究出來的問題,自己解決的問題,自然會在腦海里留下深刻印象,比老師填鴨式教學效果好得多。
二、對“五元”教學觀摩課的感受
聽了運用“五元”教學法講授的近十節(jié)課后,我認為: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五元”教學模式的根本區(qū)別就在于,一節(jié)課的內容是教師講會,還是讓學生學會。新課改倡導“合作探究”,“五元”教學模式正是體現(xiàn)了這個精神,不同的是,新課改實驗中依然是由教師提出問題,再讓學生“合作探究”,而“五元”是讓學生提出問題,再由學生探究答案,后者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疑”讓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通過“探”,讓學生學會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由學生自己去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再由學生自己去探究、解決這些問題,才是課堂教學的最高境界。
1.在“自探”這個環(huán)節(jié)里,教師都是根據(jù)所教內容的特點,簡潔恰當?shù)貙胝n,都能圍繞學習目的進行歸納、梳理和補充,教師都能通過創(chuàng)設適宜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參與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去主動地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里,雖然是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可是教師始終在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發(fā)現(xiàn)—提問—選擇—梳理的思維過程,這也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的第一步。
2.在“再探”這個環(huán)節(jié)里,教師不滿足于讓學生解決自己所發(fā)現(xiàn)的問題,還得引導學生不斷挖掘問題,提出更有深度,更有價值的問題。教師一方面引導學生解決新問題,另一方面慎重處理、解答學生提出的怪異問題,收放有度。對于老師也沒把握的問題,師生把這些問題帶到課外進一步探究,但是在課堂上教師對學生提出的有難度的問題不能有應付的現(xiàn)象。
三、對“五元”教學模式的思考
1.在“五元”教學模式中,我們如何把握好學生的“獨究”與“合作”?
2.“五元”教學模式有其獨到之處,我們是否要拋棄以前先進的教學模式,例如,“導學案,分層教學法”等?
作者簡介:陳占坤,男,1966年3月,大專,現(xiàn)就職吉林省東遼縣金州小學,研究方向:小學語文。
Actively Promote the Curriculum Reform Subjectivity According to the “Five Yuan”
Chen Zhankun
Abstract: The curriculum reform i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lassroom teaching, to improve students to digest,understanding,knowledge, and“five yuan” the new teaching mode just solves this problem.
Key words:RMB five yuan;cooperation;inquiry;ability
編輯 孫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