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長期以來自初中開始設立英語課程的安排在教育部門的指示下得以取消,在小學階段進行英語教學正成為當前我國外語教學的一大創(chuàng)新特色。一般來看,小學一年級至三年級的英語課程對學生的要求較低,不需要學生記憶過多的英語單詞,而三年級至六年級的學生能夠接受部分單詞記憶和語法訓練,但是難度不宜過大。然而由于我國應試教育的長期存在,加之社會各界廣泛重視學生的基礎教育,商業(yè)領域也鼓吹“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許多小學生背負了太多的學業(yè)負擔,不僅需要在小學階段就完成大量英語單詞、語法、閱讀的任務,還被家長強制留在各種輔導機構(gòu)中進行英語輔導,從而進一步加重了學業(yè)負擔。長此以往,雖然學生能夠在短期內(nèi)學到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但是強制性的被動教育對小學生的英語興趣造成了極大的影響。除此之外,在教材和教學之間也存在很大的問題,當前的小學英語教材變得越來越人性化,力求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以較強的實用性擺脫長期困擾小學生的死記硬背,但從具體的教學來看,大量的學校似乎并沒有領悟到新課程改革的用意,紛紛選擇拋棄教材,通過大量的英語學習資料進行題海訓練,完全違背了英語實用的初衷。
針對以上有關(guān)當前我國小學英語教學方面存在的一些弊端,我們可以嘗試在一些方面尋求一定的創(chuàng)新,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作出努力:(1)以興趣培養(yǎng)為主,注重英語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英語作為一門在世界范圍內(nèi)使用廣泛的語言,在國際交往當中使用頻率非常高,學生在學習漢語之后繼續(xù)重視英語的學習,目的在于將其作為一種交流工具,滿足其與世界溝通的要求。正因為這樣,教師才要強調(diào)英語的具體應用,而語言的學習和使用應該是建立在濃厚興趣的基礎之上。也就是說,在小學階段,這個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關(guān)鍵階段,其英語教學的目標首先應該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除此之外的學習要求都應該盡量減少。(2)以聽力和表達為主要教學內(nèi)容,重點培養(yǎng)小學生英語語言習慣,語言在日常的使用過程當中主要是通過傾聽和語言表達的方式來實現(xiàn),同時日常溝通和使用也是進一步進行相關(guān)閱讀的基礎。為了培養(yǎng)小學生對英語的綜合應用能力,小學階段的教學應該要以聽力訓練和語言表達訓練為主要內(nèi)容,不應該涉及太多有關(guān)閱讀的內(nèi)容。并且要更加重視學生的語言思維習慣,讓英語成為學生心目中僅次于母語的常用語言。(3)以客觀記憶規(guī)律為基礎制定學習標準,切忌死記硬背??v觀世界各國成功的教學經(jīng)驗,可以得出一個結(jié)論:小學階段的教學應該以玩耍為主,開發(fā)智力的時間不宜過早,這樣才能減少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智力提升的傷害。然而,我國的許多小學教育都缺乏這方面的思考,忽視客觀記憶規(guī)律,強行要求小學生記憶不必要的單詞,其結(jié)果就是帶來了嚴重的負面效應,因此,好的小學教育應該尊重客觀記憶規(guī)律,切忌為了成績的短暫提升而對孩子帶來傷害。
基于上述幾個方面的小學生英語教學要求,本文對小學生英語教學課堂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選取有代表性的小學四年級學生為教學對象,以一節(jié)45分鐘的課時為例,具體的步驟如下:(1)教師引導階段。由于英語是一門外來語言,對于任何人都是一門難以輕易掌握的語言,因此進行英語教學應該要認識到學習過程的長期性,而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應該屬于這個長期過程當中的初級階段,也就是奠定基礎的關(guān)鍵時期。對于四年級的小學生而言,他們有的掌握了一定的英語基礎,有的則還沒有入門,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的講課內(nèi)容應該是以基本的日常英語口語的講解為主,將一些簡單的單詞、句子和文章配合卡通圖畫,通過日常生活場景甚至是寓言故事的方式進行講解,這樣一方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又能給學生帶來深刻的印象,如當學生看到一只羊,旁邊又寫上羊的英語單詞時,學生就容易將兩者很好地聯(lián)系起來,這樣的學習效果十分明顯,也滿足了實際應用的需求。(2)朗讀演練階段。當教師對一些基礎的知識進行一定的分析之后,就可以將主導權(quán)交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地進行學習,而常用的方式就是鼓勵和引導學生對所學的內(nèi)容進行朗讀,如當教學內(nèi)容為一個童話故事時,可以邀請學生到講臺上進行英語版本的童話表演,這樣就能使學生將英語自然地應用到生活當中。在進行一段時間之后,就可以選擇一個時期進行一些英語知識的活動,幫助學生提升語言的表達和實際應用能力。此外還可以將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事物和英語聯(lián)系起來,對學生進行提問,引導他們思考和探索,這樣就能鍛煉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將英語學習作為一種生活習慣加以對待。(3)綜合評價與疑難解答階段。英語的學習不必像數(shù)學等學科一樣有必須完成的任務,只需要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多參與朗讀和理解應用即可,在單詞的背誦和作用的完成方面最好適度安排,非強制性,只要學生能隨時找到學習任務和資料即可,當學生有疑問時,教師要及時進行解答,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一定的延伸和概括,這樣對學生的高效學習能夠帶來幫助。
小學英語教學依據(jù)其階段性的特征,應該與其他學習階段在教學目標、教學手段等方面都有所區(qū)別。正是從這樣一個立場出發(fā),本文希望對小學生英語教學進行一些創(chuàng)新性的探析,旨在引導小學生在小學階段就擺脫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束縛,培養(yǎng)良好的英語學習興趣和習慣,為之后進一步的學習打下基礎。雖然當前并不存在十分完美的課程設計,但是教師可以找尋到正確的價值觀念去引導學生向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小學英語的教學從整體來看應向著人性化、個性化的方向發(fā)展,這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只要教師沿著這樣一種思路去努力,高效的小學英語教學策略就會出現(xiàn)。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