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來自媒體的新生力量,微信已成為大學生最為流行的即時通訊工具之一。對于學生管理工作者而言,這既是對傳統(tǒng)工作模式的挑戰(zhàn),又是創(chuàng)新工作方式方法的機遇。本文基于微信的特點和大學生使用的現(xiàn)狀,分析了大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挑戰(zhàn),進而提出了應對策略。
【關鍵詞】微信 大學生 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3-0030-02
隨著數(shù)字移動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微信迅速成為大學生最為流行的即時通信工具。微信改變了學生們的溝通方式與信息傳播方式,深刻影響著他們的學習、生活、社交、娛樂等方面,大學生管理工作也因此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與機遇。對此,大學生管理工作者必須順勢而為,積極應對,努力探索微信潮流下大學生管理工作的新途徑和新方法。
一 微信的特點及大學生使用現(xiàn)狀分析
1.微信的特點
微信(WeChat)是騰訊公司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移動社交軟件,支持跨通信運營商、跨操作系統(tǒng)平臺,可通過網絡快速發(fā)送文字、語音、圖片和視頻等信息,并支持多人語音群聊等功能。在此基礎上,微信又新增了微信游戲、微信支付和微信購物等新功能。微信是傳統(tǒng)通訊手段和互聯(lián)網技術的有機融合,是一個集郵件、短信、手機、微博、網上支付、網上購物等應用于一身的個性化立體式通訊服務平臺。
一般而言,微信具有如下特點:(1)傳播的即時性,讓使用者利用手機等移動設備隨時隨地、快捷迅速地傳播自己的內容,并且進行同步的時效交流;(2)傳播主體更加精確和私密。微信整合了QQ和微博的一系列功能,其功能更加完善。由于傳播者和受眾的特殊關系,微信信息交流內容也更為私密;(3)傳播方式的多元化,微信可以通過文字、語音、圖片、視頻等進行交流;(4)傳播模式的多元化,聚合了一對一、多對多、一對一的模式。
2.大學生使用微信的現(xiàn)狀
微信以其社交性、便捷性、開放性、自媒體性等優(yōu)勢,迅速抓住了用戶的注意力。截至2013年11月,微信注冊用戶量已突破6億。微信用戶20~30歲的青年占到了74%,大學生又以64.50%的高比例成為微信的主流使用人群。微信的諸多功能應用,如語音對講、圖片分享、查找附近的人、二維碼、朋友圈、微信公共平臺、微信游戲、微信支付等都與大學生的現(xiàn)實需求相契合,使得微信在大學生群體中掀起了使用高潮。根據(jù)鄭曉娜對于大學生微信使用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84.7%的大學生都在使用微信,42.4%的大學生使用微信已有一年以上的時間,并且過半數(shù)的學生每天至少使用微信一次。無論在校園、教室、食堂或是宿舍,都隨處可見大學生拿著智能手機,刷朋友圈或者閱讀公共平臺推送的消息,微信已然成為了大學生的一種生活方式。
二 微信對大學生管理工作的挑戰(zhàn)
微信便捷好用、緊跟時代潮流,能夠方便大學生及時地了解各種資訊,記錄成長點滴和生活片段,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情感。與此同時,微信對大學生及其管理工作的負面影響也不容忽視。
1.對大學生性格和認知養(yǎng)成的挑戰(zhàn)
微信強大的推送、發(fā)現(xiàn)及快速查找功能,聯(lián)系人都是自己熟悉或感興趣的人,學生能以文字、語音、圖片等形式,對信息進行快速的接受和反饋,并在朋友圈可以看到好友的近況照片及他們分享的信息,這使得一些學生時刻掛念著微信,頻繁查看是否有新消息和新動態(tài),導致過度依賴微信難以自拔。微信依賴癥嚴重地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和正常社交,有些學生甚至形成孤獨、自閉的性格,沉溺在微信的虛擬世界里。
在認知方面,大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尚缺乏理性的判斷能力,易被外界信息所影響。微信上充斥著各種信息,而微信自身并沒有監(jiān)控不良信息的功能,若處理不當,則會影響和控制大學生的思想意識,使大學生的心理認知產生偏差,改變他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微信這一系列負面影響加大了高校正確引導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難度,對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性格和正確的認知具有很大的挑戰(zhàn)性。
2.對大學生管理工作者權威性的挑戰(zhàn)
在傳統(tǒng)的大學生成長工程中,學校和老師是整個教育活動的中心,是學生管理工作權威主體。而在新時期,微信信息的多樣性、及時性、方便性和強傳播力,大學生很容易從微信上獲取一些沖擊傳統(tǒng)教育權威性的觀點,使得大學生由“老師說的是對的”轉而置疑“老師說的對不對”和“老師說的為什么對”,傳統(tǒng)權威在數(shù)字移動技術高速發(fā)展的時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質疑和挑戰(zhàn),需要引起廣大大學生管理工作者的深思。
3.對大學生管理工作者素質的挑戰(zhàn)
微信作為新生媒體的主體力量,具有極強的參與性和信息交互性,人人都能成為信息的傳播者。微信平臺中“意見領袖”的暢所欲言很有可能形成與大學生管理目標背道而馳的輿論熱點,輿論信息一旦傳播,容易引起共鳴,并在極短的時間內產生意想不到的后果。這就需要高素質的大學生管理工作者參與微信平臺,甄別信息類型,判斷信息是否應該大面積傳播,引起學生的共鳴。如若答案是否定的,則進一步要求管理工作者的技術素養(yǎng)對微信平臺的輿論予以正確引導,不能讓微信成為大學生管理工作的盲點。
三 大學生管理工作的應對策略
微信對于大學生管理工作既是挑戰(zhàn)也是機遇,如何抓住機遇應對挑戰(zhàn),抵擋微信的負面影響,發(fā)揮其正面的作用和功能,是大學生管理工作者亟須思考的重要課題。
1.開通使用微信,做“微”時代的參與者
現(xiàn)在的學生普遍都有微信,大學生管理工作者應將微信帶來的挑戰(zhàn)轉變?yōu)闄C遇,迅速成為“微”時代的參與者。高校輔導員、班主任以及專業(yè)教師應及時開通并使用微信,將自己的微信向學生公開,關注學生的動態(tài),實現(xiàn)各方的信息零障礙溝通。老師與學生通過微信,以文字、語音和圖片等形式與老師進行交流,克服學生的緊張與拘束,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了解學生的實際困難和訴求,實現(xiàn)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2.創(chuàng)建公共平臺,做“微”時代的共享者
高校可以通過微信平臺來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積極宣傳和探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成為引導大學生思想成長和解決問題的有效方式。如通過微信建立“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的信息服務公共平臺,向學生發(fā)布學校相關的管理政策和信息通知。再如,通過創(chuàng)建班級或學院的微信公共賬號,向學生推送校重要通知、熱點新聞、科技競賽、生活小知識、熱門話題討論等信息,創(chuàng)建校園導航、校園信息查詢和科技競賽查詢等與學生學習生活息息相關的模塊,搭建起大學生信息資源共享的平臺。
3.豐富推送內容,做“微”時代的引領者
由于微信信息傳播渠道多樣化、信息傳播快捷方便的特點,利用微信公共平臺數(shù)據(jù)分析功能,可以分析出活躍學生人群以及學生對各類信息的喜愛程度,了解學生更為關注的信息?;诜治鼋Y果,可以進一步更新微信公共平臺的內容,潛移默化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所推送的信息中,搶占大學生心理結構和思維方式的真空地帶,避免其他微信平臺的負面信息對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誤導,真正成為“微”時代的引領者。
4.運用O2O模式,做“微”時代的駕馭者
微信O2O(Online To Offline)即以微信作為工作載體,線上與線下完美結合的管理模式。大學生管理工作者可以通過微信發(fā)起和組織豐富多彩的虛擬和現(xiàn)實世界的校園活動,創(chuàng)新校園文化的內容和形式,吸引大學生的注意力,搶占大學生網絡管理工作陣地。如校園有獎答題線上線下活動結合,用輕松活潑的方式進一步增強學生專業(yè)知識、課外知識與人文修養(yǎng)。同時,堅持線上管理和線下管理的聯(lián)動結合,線上建立學生交流平臺,線下處理學生關心的問題,全面提升大學生管理工作的吸引力。
基于微信平臺的大學生管理是高校學生管理的一個微小的分支,僅僅是學生管理工作的輔助手段,學生與輔導員等管理工作者面對面的交流是不可替代的,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參與學?;顒右彩遣豢苫蛉钡摹:侠砝?,興利除弊,這是開拓“微”時代高校學生工作新領域的關鍵。
參考文獻
[1]蘇蕓.基于大學生群體的微信使用研究初探[J].華章,2013(16)
[2]鄭曉娜.大學生微信使用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以全國208所高校為例[J].思想理論教育,2014(2):83~86
[3]徐靜.微信對大學生社交的影響[J].新聞傳播,2013(2):39~40
[4]梁斌.淺析微博自媒體時代的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J].青年與社會(科教論壇),2013(10):169~170
[5]常明.高校班主任微信管理模式的探究[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1):228~229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