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品德教育貫穿于學校教育的始終,是學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效的品德教育可以改變學生的行為習慣,甚至可以改變學生的命運。
關鍵詞:德育教學;轉變理念;全面發(fā)展
品德教育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過程和學生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滲透在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之中,與其他各教育互相促進、相輔相成,對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保證人才培養(yǎng)的正確方向,起著主導作用。因此,品德教育的好壞決定著班主任、教師教育教學的成敗,也決定著學生的命運。
在教育教學中應如何滲透品德教育呢?教育界專家孫曉云曾有過這樣的質疑:“德育為什么是一壺燒不開的水?”這個問題是教育學家以及工作在教育教學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一直研究和探索的難題。通過多方面的調查、閱讀教育學家的文獻資料,通過第一線的教育實踐,我認為:靈活運用品德教育,能夠同時改變教師和學生的命運。
21世紀,教育的形式已經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各種新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層出不窮,而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不斷在教育教學實踐中被質疑、被否定。教育專家在質疑中探索,在探索中前進。因此,教師應轉變教育教學理念,不斷學習、了解新的教育教學趨勢,更新教學思想,讓自己處于接收教育教學信息的最前沿。教師應從哪些方面轉變教育理念呢?我建議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一、由重視智育轉變到重視全面教育
受中國傳統(tǒng)教育思想束縛,大多數(shù)家庭及學校都特別重視學生智育的發(fā)展,甚至用智育作為衡量教師教育教學成敗、衡量學生學校教育成功與否的標準。然而在現(xiàn)代社會,知識固然重要,但習慣養(yǎng)成、個人責任感、創(chuàng)新精神、健康人格等方面的培養(yǎng)更不可或缺,只有全面發(fā)展的學生才是成功的學生,只有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二、相信自己、相信學生
相信自己可以教育好每一個學生,我們是經過師范學校專門培養(yǎng)出來的、合格的人民教師,我們有能力教育好每一個學生。
相信自己的學生,任何一個人都是成功者。從生理學的意義上說,每一個人都是父母體內最健康的精細胞和卵細胞的成功結合,也就是說,在出生之前,孩子已經贏得了許多場戰(zhàn)役的偉大勝利。所以,每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都是成功的人。不要否定自己的任何一個學生,他們都有發(fā)展成天才的可能。
所以,相信自己,相信學生。這樣既樹立了教師自己的自信,又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才能在教育教學中更加得心應手。
參考文獻:
陶行知.師范生的第二變:變個小孩子[M].江蘇出版社,2001.
編輯 王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