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是學生成長的基礎階段,這一時期的學生教育特別是德育教育尤為重要。而德育工作也是班主任的基本工作。對此,談一談對班主任如何搞好德育工作的幾點看法,從而讓學生更切實地感受到愛與正能量。
關鍵詞:德育工作;愛心;耐心;責任心
對于小學班主任來說,搞好德育工作是工作的重要部分和基點,而要將德育的價值發(fā)揮到最大,就需要班主任從多個方面進行考量,對自身素質、教育方式等都不斷提升,才能夠讓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愛與關懷,茁壯成長。
一、德育工作先從教師自身做起
教師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素養(yǎng),只有教師自己具有高尚的道德和人格魅力,才有能力成為學生的榜樣,有能力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培養(yǎng)。教師要具備多方面的良好習慣和道德素質,要有愛心、責任心,在生活上要有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在學習上要懂得堅持與奮斗等等,這些都會成為無形的力量,影響學生的個人成長。
二、德育工作中教師要做到的幾“心”
1.對學生要有愛心
首先,展開德育工作的重要前提,就是教師要對學生充滿愛心。作為班主任,了解學生是愛學生的第一步,班主任要走到學生中,經常性地了解學生,包括學生的學習、思想、生活等各個方面。
其次,教師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不能以成績來衡量學生,并以此來區(qū)別對待不同的學生。特別是對后進生和缺乏關愛的學生,教師要予以特殊的關心和鼓勵,為他們樹立好的榜樣。
最后,教師要對學生友愛,關心學生,愛護學生。教師要有一顆寬容的心來包容學生、尊重學生,認真聽取學生的心聲,從而根據學生的需要來幫助學生、愛護學生。
2.對德育教育充滿耐心
對小學生來說,耐心是尤為重要的。班主任在進行道德教育工作時要有耐心。在學生犯錯誤時,教師不能逃避或簡單地指責學生,而是要耐心地指導學生,幫助學生改正。
3.對工作要有責任心
班主任要意識到德育工作對學生人格培養(yǎng)和道德養(yǎng)成的重要性,要有責任心,這樣才能保證教師在進行德育工作時,認真對待每一個工作細節(jié)和每位學生的成長問題,才能保證德育工作的順利完成。
總之,小學生的德育工作需要教師用愛來進行,這里的愛不是一個單項的工作,而是集合了多種要素。這是對班主任提出的要求。班主任要時刻以愛為基礎和準則,來進行一系列的德育工作,這樣才能真正幫助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彭鳳儀.讓德育成為學生成長的自覺動力[N].中國教育報,2000.
編輯 王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