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對一、二年級學生提出的寫話要求是:“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睂τ诘湍昙壍膶W生來說,他們剛開始接觸寫作,那么就如何打開這些孩子的寫作思路顯得至關重要。如何讓孩子對寫話有興趣,怎樣樂于去動筆,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
一、融合口語交際,充實寫話內容
低年級學生,通常能說但不善于寫,為了激發(fā)他們的興趣,我在教學中試著采用讓孩子們先說話再記錄下來的方式。另外,我還布置口語家庭作業(yè),讓學生在家庭中進行口語交際的同時,訓練寫話的能力。
二、通過觀察生活,挖掘寫作素材
生活的積累是最主要、最基本的準備之一。每個人的一生是自己的寶貴財富。從懂事之始,所見、所聞、所感、所思,五彩紛呈。只要培養(yǎng)學生多觀察生活、感受生活,多生情愫,成立一個自己的信息室,所寫的內容從生活這個生活的大家庭里提取。我引導學生去觀察周圍的人和事、去捕捉生活中的小細節(jié),讓學生知道去觀察生活,對生活有話可說時,學生便有源源不斷的東西寫出來。
三、結合閱讀教學,積累寫話素材
1.利用書本插圖,讓學生試著想象寫話
省編教材圖文并茂、色彩斑斕,我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這正是“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充分體現(xiàn),低年級孩子說話沒有顧忌,口無遮攔,也因為這樣,他們的思想才會蹦出火花。這樣沒有阻礙,沒有限制的說話,讓學生敢想,才會敢做,敢寫。低年級學生接觸最多的就是童話和語言故事,有課文續(xù)編,如《狼和小羊》《狐貍與烏鴉》;利用教材的空白處想象寫話,如學習了《小山羊過河》后,我鼓勵學生想象,如果再有小熊兄弟來,小山羊是不是還會那樣做呢?
2.仿照課文寫話
學了《秋游》一文后,我試著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因為秋天發(fā)生的變化,班里的李星小朋友寫了如下的一篇文章:
秋天
幾陣秋風,天氣涼了,樹上的葉子漸漸地黃了。媽媽說:“秋天來了。”
天下起了雨。雨細細的,密密的,好幾天也不見太陽。媽媽說:“秋雨就是這樣沒完沒了?!?/p>
花園里,菊花盛開了,五顏六色,爭奇斗艷;桂花也開了,香飄十里,沁人心脾。媽媽說:“秋天是芬芳的?!?/p>
田野里,稻子黃了,高粱紅了,棉花白了,大豆飽了……果園里,黃澄澄的是梨,金燦燦的是橘,紅彤彤的是柿,紫瑩瑩的是葡萄;笑咧了嘴的是石榴,羞紅了臉的是蘋果……媽媽說:“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jié)?!?/p>
我說:“秋姑娘,你的本事真大!”
雖說,這篇作文很普通,但小作者卻能拿日常生活來寫,就是閃光處。
我想,作為老師,不要因寫話的質量而丟失了學生的童心,結合教材,找到學生感興趣的地方,給學生表達的機會,不急著打斷,相信會收獲孩子創(chuàng)造性的回答。這樣,學生的寫話能力一定會取得“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效果。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