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教學中,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很強的課程,并且還是最能將我國傳統(tǒng)文化體現(xiàn)出來的一門課程,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時,有必要根據(jù)需要進行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將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調(diào)動起來,提高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關鍵詞:創(chuàng)新思維;情境創(chuàng)設;師生交流
作文先導式教學便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將作文教學作為載體,從而進行互動平臺的建立,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語文學習和作文寫作。在使用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時,應該重視科學教學方式的選擇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挖掘,重視情境創(chuàng)設和師生交流。
一、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
作文先導式指的是,教師在布置作文時,應該在學生活動的基礎上進行,確保學生能夠理解教師的意圖,這樣學生才能夠?qū)⒆约旱目捶ê陀^點表達出來。
小學生本身的社會經(jīng)歷比較少,對一些事物認知的能力比較差,這便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對學生進行仔細觀察,并根據(jù)學生的情況來制訂教學目標。
對于小學生而言,作文應該是能夠?qū)W生日常生活或者經(jīng)歷表達出來的文字,而不僅僅是通過套用模板來進行文字寫作。由于受到自身經(jīng)歷的限制,學生在寫作文時,很難寫出精彩的東西,所以,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帶領學生參加體驗性比較強的活動,并要求學生在活動結束之后將自身感受以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這樣學生寫的文章也會比較真實。
教師也可以讓學生交流自己周末的一些經(jīng)歷,這樣不但能夠提高學生自身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夠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寫作素材。此外,教師還可以安排學生閱讀文章,這樣學生能夠更好地在名篇中找到知識,提高自己作文寫作能力。
二、創(chuàng)設情境
在進行小學語文作文先導式教學的時候,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非常有必要。比如講到《贈汪倫》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先對這首詩進行預習,然后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進行表演,這樣不但學生的學習興趣會明顯提高,教師還能更加直觀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對下一步教學有著重要作用。
在新課改背景下,將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運用到語文教學中,不但能夠豐富語文教學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意識,還能夠?qū)W生的學習動機激發(fā)出來,提高學生自身的作文水平。
參考文獻:
方展畫,龐紅衛(wèi).小學語文“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探索[J].教育探索,2009(4).
作者簡介:李靜,女,出生于1985年6月,大專,就職于重慶市巫山縣朝陽小學,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曾純龍,男,出生于1985年11月,本科,就職于重慶市巫山縣朝陽小學,研究方向:小學語文。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