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幾年,許多幼兒園教育科研工作呈現(xiàn)出景象繁榮、過程虛化的現(xiàn)象。通過調查研究從教師思想認識、科研能力方面,行政管理、引導方面,現(xiàn)實條件制約等方面分析該現(xiàn)象形成的原因,并從“引導教師正確認識教育科研工作”“多種形式提升教師教科研水平”“強化教科研過程管理”“高度重視,提高全方位保障”四個方面提出了解決策略。
關鍵詞:科研工作;有效性;行政管理
隨著幼教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科研工作得到越來越多幼兒園的重視,幼兒園希望通過教育科研提高教師的素質,形成辦園特色。可是目前幼兒園教育科研工作真的如表面那樣轟轟烈烈、姹紫嫣紅,結果盡如人意嗎?
一、幼兒園科研工作現(xiàn)狀
通過對部分幼兒園科研管理工作和教師課題研究現(xiàn)狀的調查發(fā)現(xiàn),幼兒園的教育科研工作,在促進園所教育教學水平提高和教師專業(yè)水平發(fā)展等方面確實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時也存在“重形式,輕實踐”“重結果,輕過程”“重數量,輕質量”“雷同的多,有特色的少”“掛名的多,干實事的少”“課題成果多,推廣的少”等現(xiàn)象。部分幼兒園把教育科研搞成了一場花里胡哨的虛假“形象工程”:開個像模像樣的開題論證會,開題形式生動豐富,挖空心思力求別具一格,然后一個課題就這樣“完美”結題了。這樣的形式是否真正有實效?幼兒教師在研究中需要思考什么,學會什么?作為園所管理者應該如何進行有效的科研工作管理呢?
二、形成原因分析
1.教師方面
(1)教師思想意識不到位
一提到研究,有的教師就認為這是專家、學者、領導的專利,已經遠遠脫離了一線教師的能力范圍,因而害怕做研究;有的教師認為這不外乎就是評定職稱、崗位競升的一個硬性條件,因而勉強做研究;有的教師認為這是領導的形象工程,無多大實際意義,因而虛假做研究。
(2)教師科研水平有待提升
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幼兒教師在統(tǒng)計、科學分析、調查報告、寫作能力等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在實驗和研討的過程中缺乏調查數據的分析與對比,寫作格式不夠嚴謹,內容結構完整性欠缺。對教育問題與現(xiàn)象的判斷、分析不夠清晰、到位,提出的調整策略往往不夠全面。
2.行政管理方面
科研在某些幼兒園、某些領導眼里成了非有不可的點綴。幼兒園對教師教科研活動的評價往往以是否參加課題和發(fā)表經驗文章的數量與檔次為依據,這樣的評價標準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課題研究成了不急之需或裝飾門面的手段,于是產生了為研究而研究、為職稱而研究、為評比而研究的系列行為。
3.現(xiàn)實條件的制約
目前,由于幼兒園教育科研管理有效性的缺失,教師科研水平現(xiàn)狀的制約,科研工作存在“費時”“費力”“無效”的現(xiàn)狀。教師為一日保教工作所束縛,無法抽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身于科研工作,幼兒園無法保證科研經費的及時投入,只注重做研究的表面文章,形成了漂亮無實用的“塑料花”現(xiàn)象。
三、解決策略
1.引導教師正確認識教育科研工作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倡導教師成為“學習者”“研究者”,要求教師逐步完成由成熟型教師向研究型教師的完美蛻變。幼兒園應讓教師明白研究是教學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讓教師明白開展研究的根本目的是改善教師的教育行為,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所以每位教師都應該是教育研究的實踐者,每一位教師都可以成為研究者。
2.多種形式提升教師教育科研水平
(1)抓好科研理論的學習指導
教師是課題研究的主體,只有提高教師的科研素質,才能激發(fā)其研究的積極性,從而愿意搞科研,喜歡搞科研,學會搞科研。因而幼兒園應該開展多種形式的科研講座和研討活動,組織教師學習各種專題,不斷進行知識更新,了解掌握教育科研和教育改革的新動態(tài)、新成果,提高教師科研素養(yǎng)。
(2)抓好教育科研的實踐指導
幼兒園成立科研組,有計劃地實施園本課題研究,引導教師帶著問題去工作,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讓每位教師都能參與課題研究,通過同伴互助、師徒結對、成熟教師及專家引領的方式,提升教師的理論素養(yǎng),豐富教科研知識,提高教科研能力。
(3)搭建科研成果展示平臺
對教師開展教育科研工作取得的成功經驗要加強宣傳和推廣,請他們交流自己成長的經歷及經驗。通過典型和榜樣,體驗科研工作的幸福和樂趣。
3.高度重視,提供全方位保障(時間、經費、物質等方面)
為保證教育科研工作的順利開展,幼兒園需要成立專項教科研基金,對課題給予經費支持;添置圖書、音像資料、電教設備等,為教師教科研工作提供更充足的物質保障;定時定期活動,讓教師有足夠的時間讀書學習,吸收幼教前沿資訊,更好地開展課題研究工作。
教育科研是幼兒園的立園之本、興園之策、發(fā)展之源。唯有立足于教科研工作,才能把握幼教形勢的脈搏,深化幼教改革,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張更立.異化與回歸[D].南京師范大學,2011.
作者簡介:鄧英,女,1975年10月出生,大學本科,就職于重慶市大足區(qū)龍崗幼兒園,研究方向:幼兒園科研管理。
編輯 王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