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快速發(fā)展,人們對口語也越來越重視。為了提高口語能力,就必須要巧妙地運用文本。針對這種情況,從角色表演、激發(fā)口語表達的欲望談起,具體地介紹提高口語能力的方式方法。
關(guān)鍵詞:角色表演;話題辯論;文本交流
陶行知先生說過,要“解放小孩的嘴”,實際上就是要讓學生勇敢地去說、流暢地去表達、大膽地去交流。在教學中,巧妙地運用好文本資源,利用一切機會,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是充分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一個重要渠道,也是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
一、角色表演,激發(fā)口語表達的欲望
學過心理學的人都知道,學生的表演欲望比較強烈,妙趣橫生的表演能使文本內(nèi)容更加鮮活。因此,在課堂上,我們要積極誘發(fā)學生的說話興趣,讓學生在心中產(chǎn)生渴望表達的欲望。
巧設情境,化遠為近,使文本語言文字更形象,讓學生感覺到自己猶如身臨其境。教學《自己去吧》這一課,在指導學生朗讀理解感悟課文第一段時,我設計了“放飛想象,角色表演,活化口語”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分角色扮演鴨媽媽和鴨寶寶。先給學生同桌合作練習,然后再選擇比較優(yōu)秀的臺配樂表演。在勸導鴨寶寶的過程中,有的學生結(jié)合自己學習游泳的經(jīng)歷在訴說自己的感受,有的甚至把“我能行”的理念也反映在課堂上了……這一角色表演,展現(xiàn)了學生個性化理解和對文本的感悟。學生真正進入角色,進入課文的情境,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了創(chuàng)造性的理解。
根據(jù)文本內(nèi)容的需要,模擬各種現(xiàn)實生活、學生身邊的真實角色,使學生在交際中有話可說,而且說得真實有趣,這種角色的對白、角色的情感交流,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在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時,我讓學生來當“導游”,介紹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讓學生在自己的敘述中,感受小興安嶺的美麗。
二、話題辯論,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
古人說:“一言興邦?!蹦苎陨妻q能使語言魅力四射。因此,在課堂中,我善于抓住每一個契機,有意識地融入口語交際訓練于文本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鼓勵學生敢想善想、敢說善說。在教學《勸說》時,我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各種情境,引導學生進行交流與辯論,把優(yōu)、中、差生合理搭配成交際小組,這樣學生的話匣子一下打開了,他們個個有機會說,人人妙語連珠。學生在問、答、辯中交流,取長補短,互相促進,共同提高。在問答、爭辯、比賽等形式中,既能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精神及集體榮譽感。
在口語交際《講誠信與善意的謊言》這節(jié)辯論課上,我主要和學生探討了關(guān)于“謊言”的話題。更確切地說是區(qū)別什么是“善意的謊言”的話題。
我們都知道說謊是不對的,但《別餓壞了那匹馬》當中,不正是那位殘疾青年的一個謊言,才讓“我”有書可讀,并深深地震撼著我們的心靈嗎?《唯一的聽眾》中,不正是那位老人謊稱自己是“聾子”從而讓“我”避免了難堪,并給了“我”繼續(xù)練習下去的勇氣和決心,最終使“我”走向成功的嗎?不正是《用心靈去傾聽》中的蘇珊用“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唱歌”來解釋小鳥的死,從而消除了文中小男孩對死亡的恐懼,變得快樂、自信的嗎?所以,我們有時候也需要“善意的謊言”,因為那是一種“美麗的謊言”。
那究竟如何來區(qū)別什么是“善意的謊言”呢?通過辯論,最后得出: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說的“謊”,也就是對別人有幫助,但不涉及自身利益而說的“謊”才能算是“善意的謊言”,比如自己考得不好,生怕被家長批評,就故意隱瞞考試成績,那就是為了自身的利益,所以不能算是“善意的”。一個人得了重病,為了讓病人放心,而故意向他隱瞞病情,這主要是為了病人更好地治療,這個“謊”就可以說是“善意的謊言”。
本次辯論從內(nèi)容到方法,我都作了詳細指導,目的是讓學生有備而戰(zhàn),讓學生體會到“舌戰(zhàn)群儒”的快樂。學生親自參與到辯論之中,既鍛煉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也鍛煉了學生的膽量??谡Z交際就是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說話、表達的熱情;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投身到口語交際活動中。
三、文本交流,挖掘口語交際的潛能
文本教學是學生學習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拓展語言的源泉。在進行文本教學時,我們要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自由發(fā)問,讓學生自由爭論,讓學生自由表達,營造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交流氛圍。
學生是有思想、有自我意識的群體。學生說的話,反映了他們的主觀意識,作為教師,我們一定要尊重學生與眾不同的疑問和標新立異的觀點,讓學生毫無顧忌地暢所欲言。這樣,學生的潛能才能得到最大的釋放,個性才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在教學《威尼斯的小艇》這篇散文時,我有意讓學生在讀中去領(lǐng)悟、去感受這獨特的異國風情,并感悟美的熏陶。
學習新課時,我提出問題:“能告訴大家,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嗎?”學生不受我的限制,自由發(fā)言,大膽展示自我。教學小艇樣子這一部分,我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可以讀,可以畫,激起學生強烈的表現(xiàn)欲。學生紛紛動手、動口、動腦,在讀一讀、畫一畫、想一想中感受到小艇獨特的美,尤其是我出示小艇的紙模,讓大家看著模型去追憶小艇的樣子,學生在用不同形式反復讀課文
中,竟能熟讀成誦,擺脫了“要我學”的精神枷鎖,讀起來輕松,背起來愉快?!按虻鸟{駛技術(shù)特別好”這一部分,我讓學生通過想象、表演去感受、去領(lǐng)會,學生個個躍躍欲試、興趣盎然,課堂氣氛異?;钴S。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生領(lǐng)略到小艇的獨特,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在互動的過程中,活動的雙方?jīng)]有主動、被動之分,學生始終處于最積極、最活躍的狀態(tài)。
口語教學與文本教學水乳交融,在課堂活動中,除了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口頭表達的欲望,還指導學生注意認真傾聽,大膽質(zhì)疑、大膽發(fā)表不同意見、大膽發(fā)表不同觀點。作為教師,一定要將口語交際的訓練融入文本教學中,讓交際充滿活力,讓口語在交流中飛揚,讓童心在交際中飛翔……
參考文獻:
[1]譚芳敏.例談口語交際課堂教學策略.廣西教育,2013(1).
[2]邱靜.口語交際之花處處開.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3).
作者簡介:黃仕增,男,出生于1964年5月,本科學歷,小學語文教學,廣西隆安縣第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