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xiàn)行的教育體制下,如何改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的現(xiàn)狀是一個難題,也是一個緊迫的任務。作為教育者只能根據(jù)日常的觀察,積累點滴行之有效的方法,以便于更加有效的服務于學生。據(jù)觀察,有很多學生會針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些科學問題提出自己的想法,并會自己潛心研究。這就是改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的一個契機,作為教育者要去堅持做的就是想方設法讓這些學生的愛提問的習慣維持下去,讓沒有這種習慣的學生激發(fā)出這種習慣來,并啟發(fā)學生樂意去追尋問題的答案,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學會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構(gòu)建起自己的知識體系。
關(guān)鍵詞:提問 科學問題 被動學習 主動學習 教育能動性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882(2014)12-056-02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瓦特發(fā)明蒸汽機的經(jīng)歷:在瓦特的故鄉(xiāng),家家戶戶都是生火燒水做飯。對這種司空見慣的事,有誰留過心呢?瓦特就留了心。他在廚房里看祖母做飯,灶上坐著一壺開水,開水在沸騰,壺蓋啪啪啪地作響,不停地往上跳動。瓦特觀察好半天,感到很奇怪,猜不透這是什么緣故,就問祖母:“什么東西使壺蓋跳動呢?” 祖母回答說:“水開了,就這樣?!蓖咛貨]有滿足,又追問:“為什么水開了壺蓋就跳動?是什么東西推動它嗎?”
可能是祖母太忙了,沒有功夫回答他,便不耐煩地說:“不知道,小孩子刨根問底地問這些有什么意思呢?!蓖咛卦谒婺改抢锊坏珱]有找到答案,反而受到了冤枉的批評,心里很不舒服,可他并不灰心。
連續(xù)幾天,每當做飯時,他就蹲在火爐旁邊細心地觀察著。起初,壺蓋很安穩(wěn),隔了一會兒,水要開了,發(fā)出嘩嘩的響聲。突然,壺里的水蒸汽冒出來,推動壺蓋跳動了。蒸汽不住地往上冒,壺蓋也不停地跳動著,好象里邊藏著個魔術(shù)師,在變戲法似的。瓦特高興了,幾乎叫出聲來,他把壺蓋揭開蓋上,蓋上又揭開,反復驗證。他還把杯子、調(diào)羹遮在水蒸汽噴出的地方。瓦特終于弄清楚了,是水蒸汽推動壺蓋跳動,這水蒸汽的力量還真不小呢。
就在瓦特興高采烈,歡喜若狂的時候,祖母又開腔了:“你這孩子,不知好歹,水壺有什么好玩的,快給我走開!”她漫不經(jīng)心地說。
他的祖母過于急躁和主觀了,這隨隨便便不放在心上的話,險些挫傷了瓦特的自尊心和探求科學知識的積極性。年邁的老人啊,根本不理解瓦特的心,不知水蒸汽對瓦特有多么大的啟示!水蒸汽推動壺蓋跳動的物理現(xiàn)象,不正是瓦特發(fā)明蒸汽機的認識源泉嗎?
瓦特的一生充滿著艱苦和斗爭,他走過的道路是坎坷不平的。他的一問滿足自己的求知欲,他的連續(xù)追問更是讓他在艱苦和坎坷中為人類造了福,為人類前進,開辟了新的里程。瓦特十分重視學習和實踐。提問,激發(fā)了他的靈感;學習,豐富了他的智慧;實踐,結(jié)出了豐碩的成果。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本秃芎玫年U述了學與問與思之間的辯證關(guān)系。小瓦特的故事就很好的闡述了這三者的關(guān)系,并最終引導瓦特走向了成功。這個故事也告知了人們求學時,需要進行不斷的思考,善于思考的人就容易發(fā)現(xiàn)問題,所以作為教育工作者對于積極提問的學生,要進行保護,而且應適當?shù)慕o予肯定,在不斷的肯定中進一步激發(fā)出他們學習的樂趣。千萬不要讓自己成為了瓦特的祖母??!
由于學科的原因,科學涉及的知識面是很廣的,與現(xiàn)實生活又有緊密聯(lián)系,生活方面的問題也就相對較多,而且問題都比較客觀,學生的問題往往涉及更多的解決生活能力方面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尤其要注意開發(fā)孩子的問生活問題的能力。
縱觀學生問問題的情況,將學生分為如下幾類:
1、 善問型學生
善問的學生在問的過程中,提問的主動性較強,而主觀性往往不強,更多的是被動接受知識,與老師缺少的是一種探討式的互動。針對的問題范圍主要集中在平時的一些習題上。作為老師可能想象不到學生從這里面感受到的快樂,但可以感覺的到學生的那種在興趣支配下無意識的學習逐漸在轉(zhuǎn)變成潛意識的學習,這種潛意識的學習往往得不到老師的重視和支持,從而使學生們的學習主體性得不到體現(xiàn),學習的主動性也得不到調(diào)動。然而,當一個學生將提問變成一種習慣的時候,就是他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的時候了。
陶行知曾經(jīng)說過真正的教育必須培養(yǎng)出能思考會創(chuàng)造的人??梢娭鲃臃e極的參與學習是創(chuàng)新學習的前提和基礎(chǔ),也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體現(xiàn)。只有主動參與,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的能動作用,激活學生的思維、發(fā)揮他們的潛能、讓他們有創(chuàng)新性地學習。善問的學生很好的完成了“主動參與”這一步,接下來就看教育者如何激發(fā)出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了。
2、好問型學生
好問的學生數(shù)可以以“物以稀為貴”來形容,他們提問題的特點之一是打破沙鍋問到底,為人師的你稍有不慎,就容易被將住軍;特點之二是問題必是“冷門”------非常冷僻,可能有種聞所未聞的感覺;特點之三是他們在提問的同時往往伴隨著一些奇思妙想。小瓦特就應該是屬于這一類的。
愛因斯坦認為想像力比知識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的源泉。而好問的學生的想像力更能左右著整個人類社會的發(fā)展。當學生對某一種感興趣的事物或現(xiàn)象產(chǎn)生疑問時,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奧秘,這時最便捷、最簡單的方法,莫過于教師把自己了解的知識直接傳授給學生,令學生得到暫時的滿足。但是學生的自主想象能力得不到發(fā)揮,而教師的科學引導則有助于激發(fā)學生想象的空間。很多偉大的發(fā)明和發(fā)現(xiàn)都來自于靈感,來自于偶然的巧遇。
3、偶問型學生
顧名思義,就是提的問題不多的學生,這應該是當下學生中占主流位置的。造成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有個人性格原因的;有學習困難原因的;有學習習慣原因的。每個人不盡相同,但他們都缺乏與教師交流的勇氣,也就讓他們的學習變的被動起來了。
那么不同類型的學生,如何激發(fā)他們多提問題呢?尤其是對于偶問型的學生。教育者就要充分發(fā)揮出教育能動性來,激發(fā)出他們學習的熱情來,可以多嘗試一些不同的方法,要拿出屢敗屢戰(zhàn)的勇氣來。
針對以上學生的特征,特總結(jié)了以下一些策略。
1、捆綁式策略
該策略主要針對群體是偶問型的,具體操作如下:首先根據(jù)對學習的不同認知程度,將基本上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捆綁(按4人一小組進行分組)。這一步很重要,因為如果將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在一起,他們的知識構(gòu)建情況不一樣,容易造成層次好的學生對簡單的問題不感興趣,層次差的就難以領(lǐng)會層次好的學生的問題,使老師的工作反而被動,也達不到以問促學的目的。
其次要求他們提的問題范圍僅限于課本各種習題,以提問帶動學習和增強對課本知識的掌握。再次小組中一個成員如有問題,其他成員必須與他一起來提問、討論。在老師解答期間,2個成員在老師的左側(cè),另2個成員在老師的右側(cè),學生不能站在老師的前面或者后面。
最后,在時間上實行初期每個星期要求有一定的次數(shù)(可以根據(jù)自身的工作強度適當合理安排),以后可以適當?shù)恼{(diào)整提問的次數(shù),每周小結(jié)一次,每月總結(jié)一次。對于達不到要求的小組可以適當?shù)挠枰蕴幜P,以罰促問,對于超額完成的小組可以適當?shù)挠枰跃癃剟?,以獎維問。
2、激勵式策略
該策略主要起激勵和引導作用,對于善問和好問的學生,首先要引導他們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問題始于觀察,沒有對事物的觀察,就不可能對事物提出問題。學生養(yǎng)成了觀察的習慣,就會對觀察的事物提出問題,觀察越仔細,提出的問題就會越多。所以,引導他們學會觀察顯得越發(fā)的重要。
其次,對于突然產(chǎn)生的奇妙的想法要進行細心的呵護。一位教師在教學《生物的啟示》一課時說:“飛機是仿照鳥兒制造的,船是仿造鴨子制造的?!币晃粚W生突發(fā)奇想:“老師,能不能制造一種既像鳥又像鴨子的東西,讓它既可以在天上飛,又可以在水中游呢?”老師呵斥道:“能造得出來嗎?你只會異想天開!”且不說教師的孤陋寡聞,單說學生剛剛產(chǎn)生的一點創(chuàng)造性思維火花被他無情地、粗暴地澆滅了,實在令人痛心疾首!所以,要激勵孩子的提問的興趣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多一點呵護少一點呵斥。
再次,可以通過短信以表揚的口吻告知家長孩子擁有好問問題的良好學習習慣,家長定會以第三者的身份表揚自己的孩子,更能激發(fā)學生問問題的熱情。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謂態(tài)度決定高度,抱著一種積極進取的學習態(tài)度,必會使學生達到相應的高度。
3、懲罰式策略
主要針對違反紀律的學生,如平時抄襲作業(yè)的;課堂提問未答對的;課堂上肆意破壞紀律的等等。
首先在構(gòu)成事實的情況下,讓學生在一些懲罰措施上自主選擇(如罰跑和罰問問題),學生絕大多數(shù)會選擇問問題。前提條件是他們自主選擇,可以防止他們反悔。
其次,可以在選好問問題的基礎(chǔ)上,規(guī)定好問問題的次數(shù)和時間,以免拖延時間。
最后,商量好完不成任務的處理方法,商量很重要,可以體現(xiàn)出教師的民主性,讓受罰的學生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在懲罰結(jié)束之后,教師一定要告訴學生懲罰他的目的,讓學生明白懲罰他問問題的方式是希望他能認真聽講,同時通過問問題轉(zhuǎn)變原來的學習態(tài)度。
總之,教育者需要做的是保護能提出稀奇古怪問題的學生,要提倡他們多問問題,不能打擊這種通過提問來提高學習積極性的做法?,F(xiàn)行的社會是急需創(chuàng)新的社會,而那些奇妙的想法的載體,也許就是那一個個奇葩,終會綻放出智慧的光芒來?!度耸侨绾螌W習的》一書中提出:“學科學意味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修正、拓展自己觀念,而不是記住事實性的信息和定義?!睂W生通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來增加科學知識的儲備和對科學課本中的概念的理解,同時更是修正、拓展了自己觀念。綜觀科學發(fā)展史,無論瓦特發(fā)明蒸汽機還是法拉第發(fā)現(xiàn)電磁感應現(xiàn)象,無不是從提出問題開始的。允許學生奇思妙想,允許奇談怪論,允許他們不可思議的提問,這是新思維、新思路誕生的土壤,是創(chuàng)造奇跡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徐榕《科學家的故事》,華東師大出版社出版.
[2]周友富《呵護奇思妙想》科學課 2012年10月刊,中國教育學會科學教育分會會刊.
[3]黃士力主編:《實效課堂》,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4]陶行知《陶行知教育名篇》.
[5]王發(fā)金 李守麗《引導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科學課2012年7月刊,中國教育學會科學教育分會會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