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從2011年11月—2013年11月入院治療的85例糖尿病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合理的飲食指導,收到了很好的治療效果。糖尿病是常見的內分泌疾病,隨著人們生活方式改變和老齡化的日益增長,我國糖尿病患病比率呈快速上升的趨勢,成為繼心腦血管、腫瘤疾病之后的又一嚴重危害人們健康的慢性非遺傳性疾病。飲食調整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治療方法。合理的控制飲食可減低β細胞的負荷,有助于血糖的控制,也成為糖尿病治療成功的關鍵。
1 一般資料
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我科住院符合1999年WHO公布的糖尿病診斷標準的糖尿病患者共85(人)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30例;年齡23-80歲,平均年齡50歲。
2 飲食治療的原則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是必須以病人的年齡、性別、體重及病情等情況算出患者每日所需營養(yǎng)量。
2.1 計算方法 1.控制總熱量根據(jù)患者的標準病情和體重估算出每天所需總熱量,例如臥床的患者每天每公斤體重需30-35千卡;輕體力者每天每公斤要35-40千卡;對于營養(yǎng)不良者,可適當增加熱量;肥胖者應適當減低熱量,使體重降低到標準體重甚至更低些(5%);2.碳水化合物酌情控制主食攝入量每天大約300克左右,建議食粗制米、面及雜糧;3.蛋白質應因人而異,對于成年人每天每公斤體重需1克左右,營養(yǎng)不良者需1.5-2.0克;魚、肉、奶及大豆等食物中可獲得優(yōu)質蛋白質,對于糖尿病腎病者要限蛋白質的攝入量。4.脂肪每天每公斤需1克左右,有人建議應扣除蛋白質后剩余熱量的45%-50%;即便肥胖患者,每天不應低于40克;但是,不能過低,更不能影響食欲及必需脂肪酸的攝取,避免吃含脂肪較多的食物和肥肉,如動物脂肪、油炸食品、奶油蛋糕等,多用不飽和脂肪酸為好。5.糖依據(jù)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及患者的具體病情,每天糖攝入在200-300克左右;建議最低量開始,可使胰島功能得到充分休息,控制理想,可逐漸調整到300克,若不理想,需配合藥物。6.維生素、微量元素在蔬菜及限量水果中攝取,特別是深色果蔬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膳食纖維和維生素,蔬菜可多吃西紅柿、黃瓜作充饑食物,海藻類、木耳、大蒜等食物可降低膽固醇。7. 適當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可延緩血脂、血糖的吸收,保持大便暢通,增加飽腹感,建議多食豆類、塊根類、粗谷物等;8.低鹽飲食,食鹽用量不超過5g/日;.限酒的攝入,水不限,飲水有益于體內廢物的排除和血糖的稀釋。酒中的熱量很高,1g酒精可產(chǎn)7ka的熱量,無營養(yǎng)元素,使肝臟增加負擔,空腹飲酒可出現(xiàn)低血糖,特別是應用降糖藥物時應避免空腹飲酒。9.應以少吃多餐為原則,可避免血糖突然增高;有人建議每天進餐4-5次但不易做到;一日三餐,熱量可合理調配,建議均量分配。10.營養(yǎng)分配糖尿病病人每天飲食的營養(yǎng)元素比例為蛋白質約15-20%;脂肪20%左右;碳水化合物60%-70%。
2.2 療效觀察 通過對飲食治療病人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連續(xù)監(jiān)測,結果85例患者餐前、餐后血糖均有明顯下降,部分患者血糖控制理想,甚至胰島素有不同程度的減量,而且平均住院天數(shù)也縮短。
3 小結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終身性疾病,而且患病率逐年增高,需長期、綜合的治療,合理飲食是糖尿病治療的基本方法,引導患者樹立正確的飲食觀,糾正錯誤理念及盲目行為,養(yǎng)成科學合理的飲食習慣,可使患者的血糖、血脂及體重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可阻止及延緩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及發(fā)展,可達到正常人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夏春英.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3,3:264.
[2] 胡文治.淺談糖尿病的飲食調理[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