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 只要探討冠心病支架術后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針對這些心理問題進行護理。方法 問卷調查、電話調查、面對面調查。結果 50歲以下發(fā)生心理問題的男患多于女患。結論 加強護理,做好術前和術后教育,采取疏導與勸慰,解釋與鼓勵的護理措施,提高患者的心理應對能力。
【關鍵詞】 支架術后;心理問題;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B
隨著現代生活方式的改變和社會老齡化的加快,冠心病已成為一種常見病和多發(fā)病。冠心病其發(fā)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增加。隨著心臟介入治療的廣泛開展已成為治療心臟的重要手段,但該技術為創(chuàng)傷性操作,風險大,費用較高,因此對患者的心理、社會等諸多方面均有一定的影響。許多患者出現焦慮和抑郁等心理問題,這些不良的心理反應會直接影響手術過程和術后康復。如何改善支架術后病人的心理問題已成為當今的熱點話題之一。我們護理人員應了解病人的心理狀態(tài),消除其不良情緒,調動患者積極的心理應對能力,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統(tǒng)計我科從2012年1月-12月共行支架置入術241例,其中男性177例,女性64例。60歲以上117例,60歲以下124例。
1.1.1 心理特點 大多病人焦慮、緊張、恐懼。其中大多數為突發(fā)住院,沒有心理準備,其中有三人是40歲以下男性。術后病人失眠,食欲下降。
1.1.2 抑郁、悲觀、絕望 40-60歲之間的男性患者為多數,都是青壯年,其中50%的人由于為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擔憂,表現為悲觀、失望、愁眉不展、經常嘆氣。
1.1.3 自卑 患者術后床上排大小便,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覺得自己成為家人的負擔,感到很自卑。
1.2 方法 調查內容:患者的一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職業(yè)、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居住情況、經濟收入、患病時間等。調查方法:問卷調查、電話調查、面對面調查
2 結果
其中選患者 ,年齡在40-60歲之間,資料如下表1。
因此,從表格可以看出,做完支架出現心理問題的男患多于女患。
3 討論
3.1 放松療法 術后要保持病室安靜,溫濕度適宜,減少噪音,術后可做深呼吸,傾聽音樂進行心理放松。
3.2 加強健康宣教 責護應向患者講明手術過程,術前術后的一些護理知識,消除病人緊張恐懼心理。結合不同病情做好健康宣教,增加術后患者康復的信心。
3.3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責護要主動介紹自己,還要經常巡視,主動為患者服務,開導患者,協(xié)助其生活護理,增強患者對護士的信任感、安全感。
3.4 加強心理護理 大部分人擔心預后是否能完全康復。40-60歲患者擔心術后會影響工作、生活、家庭、經濟等問題。有的還擔心會加重子女的負擔,擔心醫(yī)療費用的問題以及今后的經濟、醫(yī)藥是否有保障。護士應該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反應,給予安慰和關注,讓患者說出自己的顧慮,做好心理護理,介紹康復的病例,樹立樂觀向上的人生觀,并動員家庭成員及朋友給予關心和支持。
3.5 做好出院指導 出院時告知病人規(guī)律服藥、定期復查,糾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從飲食、服藥、排便、活動、情緒等方面做好耐心的講解,不光要讓患者了解,還要向患者家屬講清楚一些注意事項,最好制定一個活動計劃表。第一個月聽聽音樂、澆澆花,在室內散步等;第二個月可上下樓,在室外散步,買菜,打太極拳等;第三個月可上班工作,但別做重體力勞動,逐漸增加活動量。如有胸悶不適立即停止工作及時就診。預防感冒,保持情緒穩(wěn)定,戒煙酒,避免過飽,保持大便通暢,保證充足的睡眠,要定期復查(1個月、3個月、6個月、12個月)。
4 小結
綜上所述,我們體會到做好冠狀動脈支架術前、術后的心理觀察及護理的重要性。人作為生物—心理—社會的整體,心理因素已成為影響身心健康,不言忽視的因素之一,尤其對支架術后患者,我們白衣天使更應該向患者介紹有關疾病及介入治療的知識,更應給予患者感情上的支持和鼓勵,幫助患者建立正確認知,提高患者心理應對能力,同時采取放松療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消除患者焦慮、抑郁的情緒,促進身心健康,延長生命。
參考文獻
[1] 沈曉穎,周郁秋.心臟介入治療術患者的心理干預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07,(4).
[2] 宋美燕,朱麗霞,林碧蓮,黃荔萍,戴子燕.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調查[J].護理學雜志,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