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對老年性骨質疏松患者輔助治療的效果。方法 資料隨機選自2013年7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性骨質疏松患者126例,將其平均分為兩組,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基礎治療,研究組則在對照組治療基礎進行健康教育講座,藥物指導、組織戶外活動等,并對兩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對老年性骨折疏松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患者治療的效果以及骨密度均優(yōu)于對照組,比較有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老年性骨質疏松患者行健康教育的效果較為確切,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 健康教育;老年性骨質疏松;輔助治療
【中圖分類號】 R592 【文獻標識碼】 B
骨質疏松是老年人群匯總較為常見的一種代謝性疾病,其主要以骨骼退化為主要病癥,隨著我國老齡化人口的增多,骨質疏松患者也逐漸上漲,嚴重影響著老年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尋求科學有效的治療以及護理手段,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顯得尤為重要[1]。本文主要就健康教育對老年性骨質疏松患者輔助治療的效果進行分析,并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資料隨機選自2013年7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性骨質疏松患者手術126例,年齡在40-6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2±1.27)歲,將其平均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63例。其中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健康教育講座,藥物指導、組織戶外活動等。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均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治療;研究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健康教育,選擇臨床經驗豐富的醫(yī)護人員對患者健康教育,并能夠及時掌握骨質疏松癥狀的醫(yī)學知識以及護理方法,必要時采取有效的措施,如進行健康教育宣傳,編寫、發(fā)放有關骨質疏松癥知識的宣傳資料;定期組織患者參加關于骨質疏松癥防治的專題講座、觀看相關錄像等讓患者多渠道了解骨質疏松癥的病因、主要癥狀、并發(fā)癥和防治方法等相關知識;護理人員每周對患者進行1次評估指導,同時組織患友之間互相介紹經驗,以增加說服力[2]。
1.3 評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教育前后生活質量以及輔助治療效果,并從顯效、有效以及無效三方面進行評定;其中,顯效:治療后,患者疼痛病癥消失;有效:經治療后,患者疼痛病癥有所好轉;無效:經治療后,患者疼痛病癥無明顯變化,甚至病情加重。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處理和分析,各項指標采用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比較采用X2檢驗,當P<0.05時,表示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病人干預前、后骨密度比較 教育干預前,兩組患者的骨密度比較無差異(P>0.05);干預后,研究組患者的骨密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比較有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情況對照 經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3.65%,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90.95%,比較有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老年性骨質疏松是指人們在老年期間固執(zhí)松弛、沒有力氣等,其多因發(fā)生垂體、股骨上段骨折以及腰背疼痛等癥狀,疼痛會沿著患者脊柱向兩側擴展,仰臥或者坐位時疼痛就會減輕,直立或者舒展時疼痛會劇烈增加,白天疼痛會減輕,夜間或者清晨時疼痛增加,嚴重影響著患者的正常生活。據相關研究表明,對骨質疏松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不僅可以緩解患者的疼痛,而且還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生命質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3,4]。
本次研究表明,教育干預前,兩組患者的骨密度比較無差異(P>0.05);干預后,研究組患者的骨密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且經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3.65%,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90.95%,比較有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健康教育對老年性骨質疏松患者輔助治療的效果較為顯著,不僅能夠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而且還可以拉近醫(yī)患之間的關系,較少醫(yī)療糾紛,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韓晶.老年性骨質疏松患者的護理干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09(05):115-116.
[2] 凌玲.健康教育在老年性骨質疏松癥中的應用[J].吉林醫(yī)學,2013,02(34):395-396.
[3] 張潔,宋敏.老年性骨質疏松患者的護理干預[J].大家健康,2013,07(11):144-145.
[4] 吳海.健康教育對防治老年骨質疏松癥的輔助效果觀察[J].臨床報道,2012,05(24):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