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 探討飲食干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營養(yǎng)狀況的影響。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和24小時飲食回顧法,用營養(yǎng)專家系統(tǒng)分析膳食成分,結合實驗室指標,進行飲食指導,6個月后觀察干預后效果。結果 96例患者干預后飲食管理的知曉率達98%,家庭支持率提高到94.5%,干預后能量、蛋白質的攝入增多、鈉的攝入減少(P<0.05),血紅蛋白、血清白蛋白、前蛋白升高(P<0.01),肌酐、尿素氮減少(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制定個體化的飲食方案,教會患者合理搭配與烹調,可以提高患者飲食管理的依從性,改善營養(yǎng)狀況。
【關鍵詞】 維持性血液透析;營養(yǎng)狀況;飲食干預
【中圖分類號】 R151 【文獻標識碼】 A
血液透析(HD)技術作為終末期腎功能衰竭(ESRF)患者主要的替代療法之一,使其生命得以延續(xù),據(jù)報道血液透析患者營養(yǎng)不良發(fā)生率達23-76 %[1]??茖W合理的飲食對腎病的發(fā)展與康復有著重大作用和影響,為此對我院透析中心的門診患者進行了飲食營養(yǎng)狀況調查,制定出個體化的飲食方案,指導患者及家屬合理飲食。
1 資料與方法
1.1 選擇2013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的103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9例,女44例,年齡21-84歲,平均52.64±14.68歲,透析時間36.88±27.49月;其中原發(fā)病慢性腎小球腎炎74例,糖尿病腎病23例,多囊腎3例,原發(fā)性高血壓2例,血管炎1例,均為每周2—3次規(guī)律性透析。
1.2 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由專人進行調查填表,了解患者對飲食管理的知曉度、家庭支持情況,平時的烹調方法及飲食狀況,采用24小時膳食回顧法,記錄其飲食的種類和量,用金鑰匙營養(yǎng)專家系統(tǒng)分析膳食成分,計算出每日能量、蛋白質等攝入量,再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出個體化的飲食方案,使其明確每日攝入主食、副食、蔬菜、水果、食鹽和飲水的量,每周評估患者及家屬的掌握和執(zhí)行情況,加以調整指導,使其能夠正確運用方案,6個月后再次評價。
1.3 觀察指標 干預前后血紅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前蛋白(PA)、肌酐、尿素、干體質量的變化。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
2 結果
2.1 跟蹤6個月后有3人轉他院透析,2人死亡,2人退出,余96例患者進行干預前后狀況比較。干預前對飲食知識比較了解的5例(5.2%),部分了解的79例(82.3%),不了解的12例(12.5%),家庭配合79例(82.3%),家庭不配合17例(17.7%)。干預后知曉率達到98%,家庭支持率達94.8%。
2.2 干預前后飲食、營養(yǎng)狀況比較(x±s) 詳見表1
2.3 干預前后生化指標比較(x±s)表2
3 討論
3.1 知識欠缺 由于缺乏科學、正規(guī)的信息來源,對飲食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家庭支持不夠或存在悲觀抵觸情緒,僅有5.2%的患者能夠知曉如何烹調和搭配膳食,通過PPT、食物模型和文字資料,對患者及家屬的同步宣教,其飲食管理的重要性知曉率達到98%,家庭支持率由82.3%提高到94.8%。
3.2 能量 由于長期透析易出現(xiàn)電解質酸堿代謝紊亂、營養(yǎng)不良、心血管系統(tǒng)、血液系統(tǒng)等并發(fā)癥,加之高昂的透析費用,部分患者出現(xiàn)絕望甚至自暴自棄的行為,表現(xiàn)為任性、偏食致攝入不足,或暴飲暴食致能量過剩。
攝入充足的熱量可以防止組織蛋白分解,提高蛋白質的利用率,減輕氮質血癥;熱量的攝入一般按0.13-0.15MJ(30-35kcal)/kg.d為宜[2]。消瘦、營養(yǎng)不良患者,進食量減少時,可適當增加一些食糖或植物油以增加熱能,滿足身體基本需要,但糖尿病腎病患者精制糖要限制;對于肥胖的患者熱量應適當減少;宜選淀粉類、薯類替代谷類,如每天主食250g,可用米或面100g+薯類250g+淀粉100g,在其得到同等熱量的情況下,植物蛋白減少了約8.8g。
3.3 蛋白質 12%的患者沿用透析前的低蛋白飲食觀念,致蛋白質攝入不足,37.5%的患者不知或不會用薯類、淀粉替代谷類主食,致非優(yōu)質蛋白質攝入的比例過高。
血液透析可增加營養(yǎng)物質的丟失特別是蛋白質的丟失,同時有促進蛋白異化作用,造成負氮平衡 故透析后應改變透析前低蛋白飲食的觀念,蛋白質的攝入量要根據(jù)每周透析次數(shù)決定,每周兩次者蛋白質攝入量為1-1.2g/kg·d,每周三次者為1.5g/kg·d,其中優(yōu)質蛋白占50%以上,減少植物蛋白的攝入[3],優(yōu)質蛋白質食品包括雞蛋、牛奶、魚蝦禽畜瘦肉類及大豆制品,研究發(fā)現(xiàn)大豆蛋白能明顯減少尿蛋白量,減輕腎組織損害,改善血脂水平[4],故大豆制品可以適量食用;膽固醇攝入<200mg/d,要嚴格限制蛋黃、蝦、蟹、肥肉、蹄筋、動物皮、內臟、腦的攝入。
3.4 鈉 每周兩次透析者鹽攝入量3-4g/d,每周三次者4-5g/d,無尿者攝入1-2 g/d,透析間期體重增長控制在干體重的4-5%以內,如控制不好可發(fā)生心力衰竭、高血壓[3]。5ml醬油≈1g鹽,不食用雞精、味精、蠔油、各種醬、豆腐乳、咸蛋、松花蛋、鹽腌制食品、鹵熟食等,高度水腫者應無鹽飲食甚至低鈉飲食,并限制含蘇打的食物及含鹽的掛面、餅干等。
3.5 合理的烹調方法 烹調油以植物油為主,禁食動物油脂和內臟,少用煎、炸、烤的烹調方法,因為這樣的食品含甲基胍,對腎功不全的病人不利[5],可利用醋、糖、蔥、蒜、辣椒、芥末、肉桂、花椒、香菜、用醬油代替鹽等調料,增加食物的可口性。盡量買新鮮的食物原材料,自家烹飪,避免加工熟食、罐裝食品、火鍋湯、菜汁,青菜最好用開水汆一下,指導巧用淀粉制作各種食品;避免用銅、鋁炊具烹飪。
改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營養(yǎng)狀況,提高其生活質量和長期生存率至關重要,需要醫(yī)生、護士、營養(yǎng)師及家屬、患者的通力配合,通過調查評估及個體化的指導,患者、家屬學會運用食物交換表后,能方便準確的選擇食物并合理烹調,飲食管理的依從性較前提高,實驗室檢查指標有明顯改善,家庭支持配合率上升,由于觀察時間有限,其體重變化無統(tǒng)計學意義,仍需進一步觀察。
參考文獻
[1] 張淵,張亞玲,洪大情,等.不同評估方法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營養(yǎng)評估的比較[J].中國血液凈化,2011,10(8):437-439.
[2] 蔡東聯(lián).實用營養(yǎng)師手冊[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1257.
[3] 陶麗杰.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營養(yǎng)需要與飲食指導[J].吉林醫(yī)學,2011,32(1):156.
[4] 薛長勇,陳巧.糖尿病腎病的低蛋白飲食治療[J].藥品評價2010,1(1):29.
[5] 趙宜利.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飲食指導探析[J].醫(yī)學信息,2011,24(11):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