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戴夫·特林布發(fā)起了第一次雷德霍克環(huán)行公路賽。當(dāng)時比賽只有很少的參賽者,沒人能想到這種非法街頭賽事會有一天蔓延到全世界。但現(xiàn)在,該賽事已經(jīng)擴張到了意大利和阿拉斯加,特林布也成了全球卓越的非法比賽組織者之一。2012年,他又組織了一場城市午夜半程馬拉松賽事。
2012年5月一個星期四的夜晚,特林布發(fā)起了這場午夜半程馬拉松。面臨考驗的不只是參賽者的體能,也有他們對紐約市街道的熟悉程度。70多位參加者跑了總計13.1英里的賽程(途中跑丟了的除外),起點和終點都是紐約的下東區(qū),途經(jīng)布魯克林和威廉斯堡大橋。除了兩個簽到點之外,參加者們都沒有確定線路。而且,和其他馬拉松不同,全程都沒有封路。特林布說,他們故意把路線設(shè)計得非常痛苦。
“我說跑,你們就跑?!碧亓植即蠛纫宦暫?,約70名跑步者開始了這場未經(jīng)批準(zhǔn)的賽跑活動。大家一副興奮的樣子。
即使是跑步老手也都會覺得這趟路程很艱難,而且說明書里說過,“如果你迷路了,沒人會去找你。”參加者杰西·彭里奇說,在夜幕下的紅溝區(qū)街道跑步必須得“大步跑、使勁跑”,比紐約馬拉松跑得要更出力。而且,在睡覺時間跑步也是非常耗神的。一位曾參加過紐約馬拉松的跑者說,她在途中不得不找酒吧保安問路。
紅溝區(qū)路邊的吊車、大橋遠(yuǎn)處的地平線,以及昏暗的街燈,都讓這場賽跑有了奇妙的視覺效果。紅溝區(qū)和威廉斯堡大橋的簽到點確保了所有選手都要跑完全程,選手們還要在德蘭西街穿過車流。前三名男女選手獲得了50到200美元的獎勵。
參賽者盧克·卡爾說,午夜馬拉松吸引了一批“與眾不同的人”,“他們靠一個信條生活:任何時候都要享受人生。他們要努力訓(xùn)練,高速奔跑,然后開party玩兒個痛快?!碑?dāng)然,這次比賽的最后一個項目,就是跑完全程的參加者一起瘋狂的party。
“不先跑個步就開這么瘋的party是不負(fù)責(zé)任的,”他說,“當(dāng)然,反過來說一樣。”
特林布專訪:
什么是午夜馬拉松?
就是一次全程13.1英里的半程馬拉松比賽,在午夜舉行,沿路沒有賽程標(biāo)識,最短路程大概是一次半程馬拉松的長度,但如果有人會抄近道的話,我們也不攔著他們。更有可能的情況是他們會拐錯彎,結(jié)果加長了自己要跑的距離。而且,整個賽程都是在馬路上進行的,因此所有參加者都得對他們自己的安全負(fù)責(zé)。
你組織的非法賽事都有不少人來參加。你認(rèn)為這些賽事的吸引力是什么?
我認(rèn)為午夜賽跑提供了一種奇妙的氣氛。你會覺得你在參加一場冒險,在從事一件不一樣的事。而且,非法比賽沒有那么多的規(guī)矩。正規(guī)比賽里,人們連續(xù)幾十年都在做同樣的事,不會發(fā)生任何出人意料的事。非法比賽里,每一秒鐘都可能讓人意想不到。
你覺得比賽能有的最好成績大概是多少?
這不是比誰跑得快,是比誰跑得好。我們設(shè)計的路線極其折磨人。最快的人大概得跑一小時10分鐘吧。肯定有人能一直跑完全程。
最難的部分在于最后,你要加速沖過威廉斯堡大橋,因為橋上風(fēng)很大。80%的路程都很荒,沒什么車,但也有些路段的交通非常擁擠。
辦這場比賽的最大困難是什么?
這對我完全是個陌生的領(lǐng)域。我2011年在米蘭搞了個5公里賽,今年這是第二次。辦跑步比賽比自行車比賽要困難。騎車的通常不在乎路有多遠(yuǎn),因為他們在互相競爭。跑步者則想要知道他們的準(zhǔn)確成績和路程。不過,除了這個之外,比賽都是一樣的,第一個沖線的算贏。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辦跑步比賽還要容易一些,因為進度慢。
誰都能參加嗎?
最多只能有80個人參加,這是極限。而且必須得提前報名,因為要確保參加者沒有打車或者坐地鐵。不過事后的party誰都可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