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4-0217-01
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如何上好音樂課、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興趣,已然成為廣大音樂教師研究的課題。
蘇聯教育家烏申斯基指出:“沒有任何興趣,被迫進行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向。”興趣是積極探索某事物或進行某項活動的傾向,是求知獲藝的先導,是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也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所以,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對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質,健全審美心理是有著重要作用的。那么,作為教師該怎樣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和發(fā)展對音樂的興趣呢?經過多年音樂課堂教學經驗的積累,我個人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探索和實踐。
一、根據學生心理,創(chuàng)設課堂情景
認知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學生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比鏍I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情景,是實現良好課堂教學的關鍵。小學生天生好玩、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想象力豐富,他們總是喜歡通過肢體的動作和語言來表現對音樂的感受。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孩子們自由表達的能力與膽量,讓他們大膽的“說起來”、“動起來”、“跳起來”。把他們從座位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讓他們既動口、又動手、還動腳,更動腦,愉快地邁進音樂的殿堂,營造一個輕松而富有趣味的學習樂園,讓孩子們不僅學到音樂知識、技能,同時也受到美的熏陶。
二、引導學生想象美,誘發(fā)其興趣
在音樂教學中常常碰到這種現象:不同的學生對同一作品所表達出來的情感不盡相同。有的聽了為之傾倒,如癡如醉;有的聽了味同嚼蠟,毫無反應。前者顯然已通過聆聽,對作品產生了聯想,融入到了作品情境中,而后者純粹只是聽了作品的旋律,沒有展開想象的過程。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為學生營造想象的天地,使他們插上想象的翅膀,放飛音樂的靈性。
如:唱歌課《嘀哩嘀哩》的教學中,我運用了提問、看圖、意境、故事四種導入法。師:“有一個可愛的小花籽在找春天姐姐,可是春天姐姐到哪里去了呢?一會兒請把你們看到的、聽到的告訴老師?!倍嗝襟w課件展示出各種圖片。(冰雪融化、小河流水、萬物蘇醒……)生:“我聽到了流水和小鳥的聲音;我聽到了冰雪融化的聲音;我聽到了泉水丁冬的聲音;我看到了萬物蘇醒,春天來了……”通過有效的引導,使學生對歌曲有了更具體生動的理解,學起來也更有興趣了。
三、師生互動,營造共同學習的氛圍
教師要以共同學習的姿態(tài)出現在學生面前,獲得學生的友愛、理解和信任,共同體驗音樂美的愉悅。因為“施教者和受教者共同面對同一審美對象,處于同一審美情境,雙方共同賞析、共同感受、共同受著教育。施教者傳授知識的權威感因而淡化、隱退。審美媒介的信息不是由施教者向受教者說教和灌輸,而是雙方平等式對稱,其氣氛是活躍、輕松和自由的?!痹谝淮握n堂教學觀摩中,一位出色的音樂教師就是這樣做的。他是教師、是學生、是演員,更是一個出色的導演。在《我的小雞》一課中,為了讓學生體驗愛撫小雞的心情,表現小主人公對小雞的喜愛,唱出小雞的“小”、“絨”、“可愛”,他居然帶來了一只“小絨雞”(道具)那毛絨逼真的樣子,啟發(fā)學生將愛撫小雞的動作“輕”“柔”“愛”表現在歌唱的情感里,學生的歌喉不再吼叫,避免教師語言上的直白:“這兒的力度要強些,那兒的力度要弱些”和機械地“這兒重一點,那兒美一點”的要求。一只小絨雞的出現,師生們都進入了“小雞”的角色,學生還分別扮演小主人公,用動作表現給小雞喂水吃米……教師的忘我投入,消除了師生之間的隔閡,課堂氣氛活躍、濃郁。
四、利用課堂評價,提高學習積極性
課堂評價是為了引導學生更準確的學到知識,更好的開展課堂教學工作,所以評價的前提是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選擇、尊重學生的創(chuàng)新成果。在課堂上運用不同的評價方式,使學生更積極的投入課堂,并樂于參與。前些年我聽見使用最多的一句課堂評價是“你真棒!”。我認為,任何的評價都不應該是隨意的,也不應該是單一的,評價應該遵循學生的年齡特征、心理特點,參與狀態(tài)等方面進行,同時也要突出音樂課的學科性,音樂是聽覺藝術,當學生能正確聽辨音準時,可以稱贊他們:“你們的音樂耳朵真靈!”;當學生演唱歌曲情感到位,聲音優(yōu)美時,可以贊美他們:“同學們的聲音如同小黃鸝般令老師陶醉!”;當個別學生表現突出時也可以表揚他:“你真是五(3)班好聲音!”。此外,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人,生生之間的互相評價,顯得更加真實和親切,也是激發(fā)學生進步的好方法。評價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才是評價的最終目的。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和發(fā)展,課堂的評價體系越來越完善,教師應利用好課堂評價,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另外,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拉近師生的距離,做到感情融洽、氣氛和諧,善于走進學生的感情世界,把學生當作朋友,用心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讓美的音樂去感染他們的心弦,與孩子的心靈靠近。孩子的世界充滿了自由和快樂。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課堂教學上,我們都應該要用心去維護他們的自由,保持他們的樂趣。特別是音樂教師,更應該利用好音樂學科所具有的情感特點去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