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標所倡導的學生學習方式是自主的、合作的,以學生自主學習為基礎,以合作學習為途徑,以探究學習為目的。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出現(xiàn)錯誤在所難免,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決不能拘泥于預設的教案,必須善于捕捉課堂中的錯誤作為生成點并及時納入臨場設計中,巧妙運用教學智慧促成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使學習錯誤變錯為寶。
【關鍵詞】數(shù)學教學 錯誤資源 有效利用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4-0138-01
著名教育家卡爾·威特的教育秘訣之一,就是寬容地、理性地看待孩子的一切,包括“錯誤”。我們要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錯誤觀,讓學生認識到“人生自古誰無錯”,為學生營造一個心理安全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民主的氣氛中學習,思維活躍,敢說、敢做、敢問,從而提高我們的課堂效率。
本學期的鎮(zhèn)內(nèi)賽課,我執(zhí)教的課題是《誰打電話的時間長》。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通過情境圖,讓學生體會生活中存在著需要用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解決問題,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教學的重難點也就是小數(shù)除以小數(shù)。
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突破教學的重難點,我精心備課,充分預設,按照有效教學的課堂理念,在課前制定“導學單”發(fā)給每個學生,讓學生提前預習。
在課堂教學上,我采用的是導學交流的模式,以“導學單”提綱挈領,逐題檢查、提問。在課堂互動過程中,學生對于“復習舊知”、“觀察情境圖”等內(nèi)容完成較好。當進入“探索算法”即“想一想,用豎式計算8.54÷0.7,你能想出幾種算法?”時,我給了10分鐘時間,讓班上同學分六個小組進行討論。
規(guī)定時間到了,我找小組代表詢問結果,其中五個小組有兩種解題方法:
方法一、把單位化成“分”再除:“8.54元=854分 0.7元=70分 854÷70=12.2(分鐘)
方法二、把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同時擴大一百倍,利用商不變規(guī)律:854÷70=12.2(分鐘)
他們匯報完畢,這時另外一組“精靈組”還想補充,我很驚訝,還有什么方法呢?還有沒預設到的嗎?其他的同學也用疑惑的眼神看著他們,聽課的老師也按捺不住了,有的起身向前迎著看他們的導學單,有的下位走到小組中詢問。賽課中,聽課的老師很多,必須積極面對出現(xiàn)的這種狀況。于是我調(diào)整了預設教案,讓這個小組的代表吳明珠同學上黑板演示算法,大家聚精會神地看著。她的方法是直接除:8.54÷0.7=1.22,商是1.22,我看著她的算式和結果,不禁問:“這樣算對嗎?”教室里一下陷入安靜中,大家都在思考。幾分鐘過去了,生1說:“沒有擴大相同的倍數(shù)!”生2說:“生活中花了8.54元不可能只打1分多鐘的電話!”生3:“應該把0.7化成整數(shù)除才對?!蔽医又謫枺骸盀槭裁床荒苓@樣除?”大家又沉默了一會兒,“米老鼠組”的韋容芳舉起小手發(fā)言了:“這樣除,是用個位上的8除以十分位上的7,商是1,實際上是把除數(shù)擴大了十倍,除數(shù)擴大十倍,而被除數(shù)沒有擴大十倍,所以商就縮小了十倍?!甭犃怂幕卮?,在場的所有老師同學都滿意地笑了,不停地點頭。通過對以上錯誤算法的思考和交流,同學們知道了小數(shù)除法的解題方法:利用商不變的規(guī)律轉(zhuǎn)化成除數(shù)是整數(shù)的除法。
評課時,評委劉詠梅老師說:黃老師,你知道這節(jié)課最成功的地方是什么嗎?我認為這節(jié)課最大的亮點是利用了學生的錯誤因勢利導教學,既實現(xiàn)了教學目標,又化解了重難點,處理的非常好?!蔽衣牶蠛苄牢浚锌级啵簩W習錯誤是一種來源于學生學習活動本身,且直接反應學生學習情況的生成性教學資源。面對這寶貴的財富,我們應一改以往對待錯誤像對待敵人一樣的態(tài)度,憑借自己的智慧,利用好這一資源,讓學生在糾錯、改錯中感悟道理,領悟方法,在“吃一塹,長一智”中增長才干和智慧,塑造完美的人格。
在“非預設生成”中,有的是正確的,有的是不成熟的,甚至是錯誤的。只要對教學有意義,哪怕是錯誤的生成也是有價值的,也是可以利用的寶貴資源。因為研究問題既可以從正面入手,也可以從反面入手,而從反面探討往往對人的觸動更大,給人留下的印象更深刻,效果自然會更好。因此,面對有意義的生成資源,教師千萬不要輕易放棄,而應該及時抓住瞬間的意外,并盡力把它放大、做強,演繹不曾預約的精彩。
葉瀾教授在《新教育基礎》一書中提出:“課堂教學蘊含著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師生的生命力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有效的發(fā)揮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養(yǎng)和教師的成長,課堂才有真正的生活?!睂<业脑捳咽局覀儯盒抡n程理念下的教學課堂是動態(tài)生成的,精彩是不可預約的。我們每一位教師在備課時應充分預設,并在課堂中及時捕捉住“非預設生成”的智慧火花,讓課堂綻放生命活力,使課堂教學因生成而變得美麗。
參考文獻:
[1]《新課程標準解讀》,劉兼 孫曉天,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9月。
[2]《學生數(shù)學學習錯誤的認知歸因》,李蘭瑛,《中小學數(shù)學》,2007.4。
[3]《國際視角下的小學數(shù)學教育》,鄭毓信,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2。
[4]《小學數(shù)學教學建?!罚u煊享,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
[5]《數(shù)學教學新視角》,駱玲芳,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版。
[6]《課堂,因“錯誤”而精彩》,周玲棣,中小學數(shù)學(小學版),2005年第一、二期。
[7]《變學習錯為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的契機》,沈正會,小學教學設計,2003年第七期。
[8]《從錯誤中挖掘有益的教學資源》,高枝國,小學數(shù)學教育, 2010年第9期。
[9]《吃一塹,長一智》,羅光姚、馮崇和,小學數(shù)學教育,201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