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書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靈,它幫助我從腐臭的泥潭中脫身出來,如果沒有它們,我就會溺死在那里面,會被愚笨和鄙陋的東西嗆住?!?這段高爾基的話在特定的人群中是引起一定共鳴的。閱讀能改變一個人的生命狀態(tài),閱讀的高度也能決定一個人的生命高度。
【關鍵詞】閱讀 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4-0081-02
一、從名人看閱讀的重要性
莫言,當代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莫言小學五年級就輟學了,在農村勞動長達10年,他無書可看時,他就看《新華字典》。母親為他買了一套范文瀾的《中國通史簡編》,靠著這套書他度過了那段最艱難的歲月。后來莫言參軍了,在擔任圖書管理員期間,他閱讀了大量的文學書籍,圖書館里1000多冊文學書籍他幾乎全部看過。我們應該可以明白了,莫言之所以寫出了那么多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并最終獲得諾貝爾文學大獎,并非是通過正規(guī)的學校學習得來的,而是源于他后期在圖書館里閱讀了大量的文學書籍,這是他文學養(yǎng)料的發(fā)源地所在,才促成了他今天的智慧和才情的迸發(fā)。閱讀讓一個很早就失學的人擁有了巨大的成就和輝煌的人生。閱讀的原動力真是不可以小覷!
二、從自身論閱讀的成長
我小時候,生活比較困難,所以精神層面的追求還談不上,也不現實。唯有上學期間可以讀讀教科書,看些漫畫之類,主要是為了識字和消遣,談不上興趣和愛好。后來改革開放了,農村逐漸解決了溫飽問題,我在老師的引導下竟可以買來幾本閑書翻看了,首先了解的是我國的四大名著,每一本書,每一人物都在我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跡;之后興起的就是魯迅的《狂人日記》,老舍的《駱駝祥子》,《紅巖》中的江姐,促使我對生活對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慢慢的,我又開始閱讀外國文學作品了:《羊脂球》、《安娜·卡列尼娜》、《巴黎圣母院》……都進入了我的閱讀范圍,我沉迷其中,逐步有了自己的幼稚思想和浪漫情懷。每讀完一本書之后,我都好似在一個特別的世界里走過,感覺自己進步了許多,需要思考的問題也會一個個涌出來,并有強烈的表達欲望和沖動,作文寫起來竟然覺得輕松和愉快了。
工作以后,更因為當老師的緣故,我又陸續(xù)讀了一些中外名家文學作品:巴金的《家》、《春》、《秋》,矛盾的《子夜》,魯迅的《吶喊》、《且介亭雜文集》、《朝花夕拾》,老舍的《四世同堂》,郭沫若的《女神》,老子的《道德經》,清帝列傳,馬克吐溫短篇小說集,《歐也妮——葛郎臺》、《格列佛游記》,伏爾泰小說選,《包法利夫人》,莫泊桑中短篇小說選,托爾斯泰的《復活》等等吧,好些已經記不清楚了。總之,在這個讀書的過程中,我好似活過了許多年,走過了許多地方,認識了許多不同背景、形形色色的人物,我或者和他們交往,或者和他們談心,或者向他們學習,或者從他們身上進行反思。我又好似也成熟了很多,至少在精神方面是充實而愉悅的。
三、從教育議閱讀的方向
教育是一門專業(yè)性很強的職業(yè),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熱愛學生,想方設法指導學生學好文化基礎知識,承擔好作為一名專業(yè)教師的職責,具有較高學歷和較高文化知識水平,那是必不可少的,但僅靠在上學期間學校的學習和積累是不可能用一輩子的?!敖虒W相長”,這是孔子說過的話,固然不錯,但只從教學實踐中得來些,也還是不夠的。一位教師如果想成長得更快,走得更遠,還需要有專門教育教學方面的理論知識做鋪墊,以幫助自己提升實踐層面的水平。理論,實踐,再理論,再實踐,有這樣一個螺旋式的經歷和思考,才可能讓自己不斷走向高端和成功。當然,除了閱讀專業(yè)的書籍,我們還要去讀一讀人文的、社會的、自然的、科學的、養(yǎng)生的、休閑的……無不可以,只要可以培養(yǎng)自己高雅的興趣和良好習慣方面的,我們都可以捧讀。只有走進高端人物的思想,與高尚智慧的人經常對話,我們才可能逐漸高尚和厚重,內在精神才能得到成長,道德方面也才會逐漸提高!教師讀專業(yè)的書,是為了實現職業(yè)尊嚴;讀其它各種書籍,是為了提高志趣、道德、學養(yǎng)。因此,作為教師,是一定要讀一些書的!哪怕讀得很慢,讀得不多,只要不停下來,堅持著,就一定會在情感、意志、道德、理論、學養(yǎng)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和厚重,更主要的是能以自己的行為去引領身邊的孩子們也去讀書。
鑒于教育工作的需要,我于是又捧起了系列教育專著:干國祥的《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李希貴的《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魏書生的《 班主任工作漫談》,李鎮(zhèn)西的《我的班主任》,朱永新的《新教育實驗》,《教育有樂》……我于是又認識了許多讀書人,認識了許多卓有成就的中外古今教育專家,走進了他們的心路歷程。在專心于讀教育書籍的日子里,我對孩子、對教育、對學校管理,都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我會很溫和地對待孩子們,會慢慢地等待著他們;我會和老師們一起學習和研究,不斷探索改進課堂教學的方法和途徑;我會理性地分析各種教育現象和問題,辯證進行我的教育工作;我激情滿懷地在教育園地中行走,不停地向前行進著……
雖然我目前還沒有做出過什么巨大成績,但是,我知道我如今的這些信念是來源于我不停地閱讀著書籍。我在閱讀中學習著,在閱讀中思考著,更主要的是我在閱讀中去實踐著自己的教育理想,我對教育工作逐漸有了更多的自信和樂趣,有了更多的思路和方法,我對學校和學生也更充滿了熱情。我管理學校,從事教育教學研究,也顯得更加得心應手。我堅信:我的讀書必將促使我有更長足的長進,不僅是在精神層面的,還一定會直接影響到我現在的及今后的工作。
王蒙說:“讀一部《紅樓夢》,等于又活過了一次,至少是二十年?!笨梢娮x書的魅力竟是如此地不可估量!
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我深切的明白:閱讀涵養(yǎng)了我生命的“根須”,厚重了我前行的腳步;閱讀改變了我的思想方式和行為軌跡,必將繼續(xù)引領我堅定而自信的走向明天,走好教育生活的每一天!
閱讀,是奠定生命根基的好事情,是決定一個民族未來發(fā)展和生活品質的基礎,我們一定要引導孩子們從小做好閱讀這個“大工程”
參考文獻:
[1]孟昌譯,《高爾基論青年》,中國青年出版社,1956年4月
[2]朱永新,《朱永新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
[3]王蒙,《王蒙談紅說事》,北京出版集團公司,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