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 為了解南平市高危人群中艾滋病流行趨勢及危險因素,為決策部門評估艾滋病防治工作效果及制定防治策略措施提供科學依據。方法 對性病門診男性就診者進行問卷調查及艾滋病病毒(HIV)、梅毒抗體、丙肝抗體檢測。結果 400名被調查中,艾滋病知識知曉率88.8%(355/400),最近三個月內與小姐或臨時性伴發(fā)生過性行為的率65.3%(261/400),最近一年曾被診斷患過性病的感染率18.1%(132/400),近一年內參加過艾滋病檢測并知道結果的率2.8%(11/400),本次檢測HIV陽性率0.25%(1/400),梅毒陽性率10%(40/400)。結論 應進一步加強艾滋病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加強干預,提高性病病人HIV抗體檢測率。
【關鍵詞】 艾滋??;性病門診男性就診者;監(jiān)測
【中圖分類號】 R512 【文獻標識碼】 B
為更好地控制艾滋病、性病在我市的傳播,現將2013年我市皮膚性病門診國家級艾滋病監(jiān)測哨點的資料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按照國家艾滋病哨點監(jiān)測方案要求進行,每年開展一輪監(jiān)測,監(jiān)測期為2013年4月1日-2013年6月30日。監(jiān)測對象為監(jiān)測期內首次來門診診治性病、年齡在15歲及以上的男性。收集至少400份血清標本作HIV抗體、HCV抗體、梅毒抗體篩查,同時對病人進行問卷調查。
1.2 試劑由福建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艾所統(tǒng)一下發(fā)。
1.3 性病診斷標準 參照《性病診斷標準和處理原則》(衛(wèi)生部疾病控制司2000年)[1]和《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診斷標準》(WS293-2008)[2]。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使用SPSS 11.5軟件對數據資料進行統(tǒng)計處理。
2 結果
2.1 人口學特征共監(jiān)測性病門診男性就診者400人,年齡最小17歲,最大77歲,平均39.5±11.1歲,主要集中在21歲-59歲年齡段,占95%?;橐鰻顩r以已婚為主,占68.8%(275/400),其次是未婚,占20%(80/400),離異/喪偶占9.0%(36/400),同居占2.3%(9/400)。戶籍以本省為主,占95.5%(395/400)。民族以漢族為主,占99.5%(398/400)。(見表1)
2.2 艾滋病知識知曉率 調查結果共有8道題,答對6題以上算知曉, 2013年知曉率為88.8%(355/400)。對艾滋病傳播途徑知識的認識,認為接受輸血及血制品、共用注射器針頭、母嬰傳播、安全套使用等問題回答正確率較高,都在90%以上;對蚊蟲叮咬、同桌吃飯等非傳播途徑的知曉率較低,都在90%以下。(見表2)
2.3 行為特征 65.3%的被調查者近三個月內與小姐或臨時性伴有過性行為,18.1%(72/397)的被調查者最近一年被診斷患有性??;僅有11人近一年內參加過艾滋病檢測并知道結果。
2.4 既往性病/艾滋病感染狀況 400名監(jiān)測者中,近一年曾被診斷患過性病的有72人,占總數18.1%,其中以淋病為主,其次為尖銳濕疣、生殖器沙眼衣原體感染,
2.5 本次性病/艾滋病檢測 結果400名性病門診就診者中HIV陽性檢出1例,陽性率為0.25%,梅毒陽性檢出40例,陽性率為10.0%;未檢出丙肝陽性者。
3 討論
監(jiān)測結果表明男性性病就診者平均年齡40歲,主要集中在21歲-59歲年齡段,存在臨時性行為及性病感染率高的情況[3]。特別是梅毒的陽性率高達10%,梅毒的危害性或預后僅次于艾滋病,近幾年全國梅毒發(fā)病率大幅度上升,已成為較嚴重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4],梅毒與HIV的感染有相近的生物學和行為學因素,感染梅毒后能增加HIV的易感性。
2013年性病門診男性就診者艾滋病知識知曉率為88.8%,未達到90%的要求??刂瓢滩×餍械?大成功經驗中最主要的是對公眾進行宣傳干預特別是對高危人群的宣傳干預[5,6]。因此,今后應利用各種平臺加強性病/艾滋病的宣傳教育及安全套推廣,加強安全套預防艾滋病的宣傳力度,開展艾滋病的免費自愿咨詢和檢測工作,提倡安全的性行為,促進高危行為改變,減少該人群感染艾滋病的風險,防止艾滋病的進一步傳播。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診斷標準(WS 293-2008)[S].2008.
[2] 衛(wèi)生部疾病控制司.性病診斷標準和處理原則[S].2000.
[3] 李曉靜,朱義彬,馮金保,等.合肥市流動人口性病/艾滋病知識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1,27(12):503-505.
[4] 楊作凱,傅利軍,盧巧玲,等.2012年浙江省紹興市流動人口艾滋病哨點監(jiān)測結果分析[J].疾病監(jiān)測,2013,28(8):648-650.
[5] 伏圣高,孫李娜,王璐艾.滋病哨點監(jiān)測的歷史和發(fā)展[J].預防醫(yī)學論壇,2010,16(5):444-447.
[6] 汪強,歐陽琳,曾藝.重慶市渝中區(qū)2011年艾滋病哨點監(jiān)測結果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4,43(1):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