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紅色資源的運用不夠,運用原則不合理,教育內容流于表面,教育方法單一,缺乏創(chuàng)新性,需要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加強對紅色資源教育的研究,在合理的運用原則上,深化教育內容,豐富教育方法,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紅色資源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關鍵詞:紅色資源;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28-0179-02
一、思想政治教育運用紅色資源的原則
(一)實事求是原則
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之一,需要我們貫徹和堅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運用紅色資源時,我們需要做到實事求是,客觀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同紅色資源之間的內在關系,利用紅色資源的合理部分去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目標,發(fā)揮紅色資源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紅色資源是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之一,具有內涵豐富、品質優(yōu)良、理論科學和影響深遠等特點,是優(yōu)質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然而現(xiàn)代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境與過去不同,社會思想和價值觀多元化,需要我們有效利用紅色資源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強化服務意識。
(二)科學性原則
紅色資源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科學運用。第一,用發(fā)展的眼光運用紅色資源。紅色資源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結合當代思想政治教育實際進行運用。紅色資源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寶貴資源,但是必須結合當代實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進行開發(fā)利用。第二,要用整體的角度去運用紅色資源。整體性原則是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之一,任何事物都是有機聯(lián)系統(tǒng)一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把紅色資源作為一個系統(tǒng)整體來進行開發(fā)利用。第三,紅色資源的運用要做到共建共享。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不僅要學會合理利用紅色資源,還要學會建設紅色資源,紅色資源是豐富的多元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進行建設和整理,并建立資源共享系統(tǒng),提高紅色資源利用效率。
(三)人本化原則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共產黨的一切工作都要以為人民服務為工作宗旨。通俗來說,以人為本就是要尊重人的價值和權利,現(xiàn)代思想政治教育對紅色資源的運用同樣要以人為本。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教育對象為主體,尊重受教育者的客觀實際,合理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要運用人本化的管理和服務,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服務意識;同時,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大眾化,教育不僅僅針對特殊群體,而要面向大眾展開愛國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公民素質教育;最后,教育內容和方式方法一定要符合教育規(guī)律,要生動貼切,能被受教育者樂意接受。
二、深化紅色資源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一)民族精神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中對紅色資源的開發(fā)利用需要突出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第一,傳承和發(fā)展紅色革命精神和傳統(tǒng)。紅色資源是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時期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如發(fā)動群眾,武裝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等革命經(jīng)驗;不怕犧牲,敢于勝利等革命精神。第二,傳承和培育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精神的培育歷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我們需要利用紅色資源提升國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紅色資源中的愛國主義內涵是十分豐富的,如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全民族一致對外的團結精神、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打倒帝國主義的獨立精神、抗美援朝時期的保家衛(wèi)國精神都是可以充分運用的紅色資源,用紅色資源來鼓舞群眾的振興國家、復興中華民族的熱情和意志。
(二)歷史素養(yǎng)教育
歷史素養(yǎng)教育是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運用紅色資源加強歷史素養(yǎng)培育,包括歷史知識素質教育和歷史觀教育。第一,歷史知識素質教育。紅色資源記錄了我國從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到解放戰(zhàn)爭時期近半個世紀的革命歷史,它反映了我國在共產黨領導下如何追求解放、獨立和自由的斗爭歷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重復利用這一資源進行歷史知識教育。第二,歷史觀培育。紅色資源記錄的我國革命斗爭史充滿了曲折,我們需要運用紅色資源教育教育對象樹立實事求是、辯證認知和借鑒歷史的思想意識,培育他們對人民群眾的思想情感,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意識。
(三)公民素質教育
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公民素質教育逐漸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受到重視。公民素質教育一般包括公民意識教育、道德教育以及政治教育。紅色歷史本來就是一個共產黨領導各族人民群眾追求獨立、民主、進步以及自由平等的奮斗歷史,包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民主精神、愛國精神以及人本思想等豐富內涵。第一,公民意識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利用紅色資源加強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等理念建設,如根據(jù)地民主建設和新民主主義紅色資源。第二,公民道德教育。在公民道德教育上可以靈活運用的紅色資源有許多,如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整風運動紅色資源,馬克思主義道德觀等。第三,公民政治教育。在公民政治教育上有豐富的紅色資源可以得到利用,如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以及鄧小平理論等資源可以用以提高公民政治素養(yǎng)。
三、拓展紅色資源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一)理論教育
理論教育法就是一般意義上的理論灌輸學習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目的、有計劃地向受教育者展開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系統(tǒng)地介紹和灌輸馬克思主義理論,幫助受教育者逐步樹立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然而利用紅色資源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理論教育法需要得到適度的轉變。首先,需要將傳統(tǒng)的單向灌輸教育法轉變?yōu)楸容^說理法或者間接灌輸教育法。思想政治教育的說理應該與時俱進,紅色資源的利用做到舉一反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正面與反面相結合,抽象與具體相結合,邏輯嚴密系統(tǒng)且符合事實,通過紅色資源的運用讓受教育者信服馬克思主義理論。其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從單純說教的方式向說教與實際相結合的方式轉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運用紅色資源時,需要在貫徹黨的精神和原則下,堅持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結合群眾實際,結合群眾身邊的問題,聯(lián)系教育對象的心理需要和發(fā)展需要,以解決問題為前提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有效和受歡迎。
(二)實踐教育
實踐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另外一種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組織和引導人們參加相應的教育實踐活動,從而提高教育對象的思想覺悟和水平的方法。這是一種既改造受教育者的主觀世界又改造客觀世界的一種教育方法。實踐教育是對理論教育的繼續(xù)和發(fā)展,相比起理論教育,實踐教育更具有實效性,但是實踐教育業(yè)離不開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指導。在實踐教育中靈活運用紅色資源的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第一,社會實踐,紅色資源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采用諸如社會調查和參觀訪問等形式進行。第二,實際工作實踐,這種實踐教育的形式比較多樣,如在豐富紅色資源地區(qū),讓教育對象擔任當?shù)丶t色旅游景點的兼職解說或維護員,在實際工作深化他們對紅色歷史的認識。第三,勞動實踐。勞動實踐主要是可以讓教育者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進行勤工儉學、生產實習以及公益勞動等。第四,問題互動實踐。文體活動實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紅色資源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過紅色文藝晚會、歷史故事演講、歷史話題辯論、歷史詩歌朗誦等多種形式進行灌輸。增加紅色資源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多樣性和有效性。
(三)隱性教育
與理論灌輸教育法相比,那種“寓教于不教”的間接的思想政治教育法被稱作為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又被稱作為感染教育法。受教育者在一種特定的,看起來沒有特別強的目的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境中,無意識地受到教育者的思想影響,認可教育者的思想觀點和道德規(guī)范。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西方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比較常用,我國紅色資源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借鑒利用。如思想政治教育為了達到感染性教育的效果,可以整合學校、社會和家庭等多方面的教育力量,將紅色資源的思想政治教育設計到這些教育力量中能涉及的教育途徑中去,如平時有意識地組織群眾觀看革命電影、學習革命歌曲、講述革命故事等,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設計很多紅色資源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讓人們潛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四、思想政治教育中創(chuàng)新性運用紅色資源
(一)網(wǎng)絡化教育
隨著現(xiàn)代網(wǎng)絡技術的發(fā)展,我國網(wǎng)民數(shù)量越來越大,占總人口的比例已經(jīng)接近一半,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入網(wǎng)絡技術,開發(fā)紅色資源,展開思想政治教育。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學會利用信息技術,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和渠道,重視互聯(lián)網(wǎng)輿論宣傳。在紅色資源開發(fā)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網(wǎng)絡建立宣傳愛國主義精神和革命傳統(tǒng)的紅色網(wǎng)站、紅色網(wǎng)絡論壇、紅色網(wǎng)絡社區(qū)等。一方面,我們要在網(wǎng)絡上大力宣傳紅色文化,宣傳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等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和價值觀,另一方面,紅色網(wǎng)絡文化要做到精益求精,提高紅色文化的內涵和質量,增強紅色網(wǎng)絡文化對網(wǎng)民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社會化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中對紅色資源的利用還要進一步提高其利用的社會化程度。紅色資源本身具有開放性、社會性以及實踐性的特點,傳統(tǒng)的紅色革命精神、紅色革命理念在社會中是具有一定的影響力的,也是受到一般群眾所愿意接受和喜歡的。思想政治教育應充分利用這一特點,讓更多的人參與對紅色資源的開發(fā),在紅色資源的開發(fā)過程中進行紅色思想政治教育。如建立紅色旅游景點、紅色博物館、紅色電影會展等都可以擴大紅色資源的社會化程度,讓人們在開發(fā)和認知紅色資源的過程中,深化對馬列主義、愛國主義以及社會主義的認識和認可度。
(三)實踐化教育
實踐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效果最好,影響最深的教育方式之一。紅色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也同樣需要提高實踐教育水平。由于當代社會環(huán)境與以前的革命環(huán)境有很大的差異,如果再用過去的傳統(tǒng)的理論和觀點來要求現(xiàn)代人的行為方式和習慣是不切實際的,為了提高現(xiàn)代人們對革命歲月所遺留下來的寶貴精神的認識,可以積極地探索紅色資源實踐教育方式。
(四)特色化教育
隨著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fā)展,我國社會發(fā)生了巨大變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中對紅色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要符合時代發(fā)展變化要求。紅色資源思想政治教育在現(xiàn)代社會要堅持三大時代主題以適應時代要求。第一,堅持反腐倡廉教育。紅色資源中的黨在革命時期的作風建設和整風運動可以為反腐倡廉教育提供很好的借鑒。第二,堅持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是紅色資源的內核,在新時代需要得到傳承和發(fā)展。第三,堅持公民意識教育。公民意識教育是我國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利用紅色資源加強公民意識教育也是題中之義。
參考文獻:
[1]谷玉芬.紅色旅游與紅色資源關系解析[J].商業(yè)經(jīng)濟,2006(3).
[2]曾喜云.紅色文化資源開發(fā)利用中所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對策[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8.
[3]運生,陳勃.論井閃山紅色旅游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實現(xiàn)[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