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運用問卷調查法從學習、生活和心理三個方面對校外住宿生進行了調查研究,獲得了這三方面的重要數(shù)據(jù),為學校在校外住宿生管理方面提供了第一手資料,首次進行了普通高中校外住宿生調查的有益探索。
關鍵詞:校外住宿生;學習;生活;調查報告
為調查分析宕昌一中校外住宿生的學習成績、生活習慣以及心理變化和成長歷程,為學校管理更上一個臺階提供有效的信息及第一手資料,特進行本課題研究。本課題中的校外住宿生是指家在農村,在縣城租住民房的學生。通過統(tǒng)計得知,宕昌一中校外住宿生共2537人,占總人數(shù)的80.5%。他們分散租住在宕昌縣城區(qū)的大街小巷,大多數(shù)無家長陪伴,造成管理困難。校外住宿生的管理已成為學校管理的重點工作之一,稍有不慎就會產生各種問題,影響學校正常的教學運轉?,F(xiàn)將本課題的完成過程及分析結果總結報告如下:
一、調查問卷設計
本次調查研究的調查問卷設計過程如下:
1.通過課題開題會議提出調查問題設計的基本要求,如:調查問題的范圍、學生的適合度、種類、簡便易答性等,要求設計問題20個,要求設計針對本校學生實際情況的問題。
2.調查問題的收集與整理。每位課題組成員利用15天的時間設計問題,回收整理后打印出來,再讓每位課題組成員剔除重復問題,歸并形成問題,最終完成調查問卷。
二、調查問卷的發(fā)放
共打印調查問卷100份。由課題組成員中擔任班主任的老師發(fā)給所在班級[(課題組中有班主任6人,分布在高一、高二、高三等三個年級,所任班級有重點班也有普通班,保證了調查班級的普遍性)],每班16份,要求隨機發(fā)放調查問卷,以保證調查對象的代表性;發(fā)放的同時提出調查問卷的回答要求,即要求學生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回答。
三、調查問卷的回收與整理
在一周之內,班主任把調查問卷發(fā)放到所任班級學生手中,作答之后,再由班主任回收。調查問卷集中后,分發(fā)給課題組成員,每人7份,對學生作答的問卷進行答案歸納整理,再由筆者匯總,進行總結分析。
四、問卷統(tǒng)計
本次調查研究共發(fā)放問卷100份,收回100份,回收率100%。本問卷共設計問題40個,其中選擇題36個,問答題4個。涉及生活、學習、心理三個方面。
五、結果討論
1.生活方面
因為學生在校期間和在住宿處交往最多的是同學,其次是班主任,故他們認為在學校生活中最好的朋友是同學,其次是班主任。學生認為最應該感謝的人是父母。94%的學生出于感激父母而勤儉節(jié)約盡量減少開支。有60%的學生希望父母陪在身邊讀書,27%的學生不希望父母陪在身邊讀書,還有12%的學生無所謂。
有60%的學生父母在外打工,9%的父母準備出門打工。父母親雙方常年在外打工的占35%,父親在外的占27%,母親在外的占12%,父親在外打工的是母親在外打工的2.25倍。父母在外打工時,學生經(jīng)常聯(lián)系的為87%,不經(jīng)常聯(lián)系的為12%。家里人看望學生的頻率,經(jīng)常來的占45%,很少的為41%,一學期只一次的為6%,從來沒有的為8%,家里人到住宿地看望學生頻率較低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部分學生離家較近經(jīng)?;丶?;二是家長在外打工,家里沒人。
關于住宿問題,在住宿動機方面,為能更好地學習而住校的為35%,為鍛煉自己而住校的占53%,其余學生是被動的或無主見。在學校提供住宿條件時,想住在校內的只占17%,視情況而選擇校內住宿的占57%,仍想在校外住宿的占31%。在校外住宿時,喜歡獨居的占58%。選擇校外住宿地點時,首先考慮安全的占50%,考慮生活便利的占18%,考慮租房費用和是否有利于學習的各占16%。
學生住宿地房東情況,有房東的占94%;房東經(jīng)常關心學生的占20%,偶爾關心的占66%,從不關心的占14%;房東關心學生社交的占82%,從不關心的占18%;有房東而且經(jīng)常關心學生(包括學生的社交與學習狀況)的相關結果未做調查,但是本人認為應該對學生住宿處的社交進行教育,說明他們該注意的事項,防止因與他人的不當交往而影響自己的學習生活。
學生平時在宿舍里看書做作業(yè)的占83%,聽歌玩手機的占13%,與人聊天的占4%;下晚自習后在宿舍里看書做作業(yè)的占68%,洗漱睡覺的占25%,與同院的人玩或聊天的占7%。
學生的作息情況:起床時間在5:00~5:30的占12%,5:30~6:00的占10%,6:00~6:30的占41%,6:30以后的占37%,由此可知大多數(shù)學生起床時間在6:00以后;晚上休息時間在10:30~11:00的占8%,11:00~11:30的占22%,11:30~12:00的占43%,12:00以后的占27%,絕大多數(shù)學生休息時間是在11:30以后,故大多學生休息時間為6個半小時,按中學生睡眠時間要求為7~8小時的要求,睡眠時間短半個小時至1.5小時,這也可能是部分學生學習效率差的原因之一。午休情況:26%的學生每天有午覺的習慣,可補充晚上睡覺時間,偶爾睡一覺的占55%,從來不睡的占19%,很多學生的午覺沒有或不規(guī)律。
只有極少數(shù)人沒有手機;少數(shù)人用手機上網(wǎng),極少數(shù)人認為上課睡覺的原因是因為上網(wǎng);多數(shù)學生認為學習壓力大,晚上看書,學習任務重是上課睡覺的主要原因。
有男女生來往的占一半,都認為對學習沒有影響,有少數(shù)人認為有促進正常交往和學習的作用。
經(jīng)常自己做飯的占94%,在飯館吃飯的占6%。每月零碎開銷100~200元的占55%,300~400元的占11%,低于100元的占34%。校外住宿生經(jīng)常亂花錢占73%,偶爾亂花錢占17%,從不花錢占10%,這項數(shù)據(jù)說明學生自制力較差,不會管理自己的經(jīng)濟。
2.學習方面
在學習方面,具有良好學習習慣的表現(xiàn)和比例如下:家長不在身邊能自覺認真地完成學習任務的占85%,能經(jīng)常復習功課的占26%,自己看書完成作業(yè)的占34%。不具有良好學習習慣的表現(xiàn)和比例如下:不能自覺認真地完成學習任務的占15%,遇到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時任其積累的占2%,從來不復習學過的內容的占2%,在做作業(yè)時直接抄襲別人作業(yè)完成任務的占1%,在不想聽的課上完成的占29%。具有好的學習習慣的比例與學習成績無相關關系。
3.心理方面
住宿后對學生性格的影響情況為:76%的學生認為住宿后自己的性格變了,24%的學生認為住宿后自己的性格沒變;36%的學生認為在校外住宿對個人的影響是積極的,5%的學生認為是消極的,59%的學生認為介于兩者之間。
學生在家里的地位情況如下:38%的學生認為你在家里居于核心地位,9%的學生認為自己被家里所忽視,53%的學生認為自己在家里的地位很正常。
學生和家里溝通的情況是:50%的學生在周末及放假回家時自覺地向家長匯報自己的學習情況及在校表現(xiàn),50%的學生不是這樣。
學生對校外住宿的感受是:有一半的學生認為很辛苦,有一半的學生認為不辛苦:但都認為其中有苦也有樂。
學生在校外住宿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有:學習中出現(xiàn)的疑難問題無人幫助解決;停水停電,樓上沒水,須向樓上提凈水和向樓下提臟水,做飯?zhí)闊┯掷速M時間,突發(fā)疾病,無人洗衣服;宿舍取暖,手機無信號,無房東管理,住宿地很吵鬧,住地偏遠交通不便,社會上的人時常打擾;交際問題,鄰里討厭,想家,與同宿舍的人鬧矛盾,打架斗毆。
學生在校外住宿過程中得到相應的好處有:縣城內學校教學質量好;獨居無人打擾,有安靜的環(huán)境學習,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獨立學習時間增多,養(yǎng)成了自覺學習的習慣;增強了溝通能力,加強了與同學交往的能力,討論問題的能力;鍛煉了獨立生活的能力,可以洗衣做飯,養(yǎng)成了獨立作息的習慣,干活減少,可自由支配時間增多,閑暇時聽音樂,星期日早上可以跑步鍛煉;有學生提出建議,認為學校應多關注住宿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袁幼階,袁偉.中學生校外租房現(xiàn)象調查分析[J].教學與管理,2008(01).
[2]張培校,許廣生.對大學生校外租房居住現(xiàn)象的思考[J].河南職業(yè)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yè)教育版,2004(01).
[3]曹鳳才,田偉飛.大學生校外租房現(xiàn)象的調查及管理對策[J].山西農業(yè)大學學報:社科版,2008(06).
作者簡介:張虎林,男,1970年10月出生,碩士研究生,研究方
向:中學生物學教學。
包長忠,男,1977年8月出生,中學二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高中物理教學。
楊元軍,男,1969年7月出生,中學一級教師,專科,研究方向:高中英語教學。
趙將銘,男,1979年4月出生,中學二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高中化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