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每講一篇課文,可以嘗試講一個小故事,把教學內(nèi)容、知識目標、情感目標和能力目標融入故事,既可以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又可以拓展和豐富學生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讓學生喜歡語文、愛上語文,以更大的興趣和熱情學語文、用語文。
關(guān)鍵詞:故事;教學;策略
小學語文第九冊有一篇課文《師恩難忘》,課文中有這么一段話:“田老師每講一課,都要編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我在田老師那里學習四年,聽了上千個故事,這些故事有如春雨點點,滋潤著我?!?/p>
田老師的課,學生之所以愛聽并給作者劉紹棠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因為田老師愛編故事,講故事,也對本課作者劉紹棠①今后成為著名作家有很大的影響。我認為,如果能借鑒田老師的做法,那么語文課一定充滿樂趣,將是孩子們最喜歡的課、期盼的課。那么在教學中我們能采取哪些策略呢?
策略一:編
葉圣陶說:老師是最適宜做兒童文學作家的。動筆是在修煉自己,讓我們童心不泯,讓我們永遠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如果我們能做“教師型的兒童文學作家”,或者“兒童文學作家型的教師”,我們的教學工作會變得很愉快。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嘗試著每學一課,都要給學生講個故事,為了少占用課堂教學時間,編寫一些微童話。比如,學習《鮮花和星星》時,我編寫了一篇微童話《花兒和星星》:
早晨,太陽公公看見花兒妹妹滿臉露珠,好奇地問:“孩子,你怎么哭了?”花兒妹妹說:“小星星弟弟不見了。”太陽公公撫摸著花兒妹妹的臉,幫她擦干臉上的淚花,笑著說:“傻孩子,到了晚上,小星星弟弟還會回來的。”花兒妹妹不信,不知風婆婆在花兒妹妹耳邊說了什么,花兒妹妹竟然高興地舞蹈起來。
策略二:選
例如,教學課文《魯班和櫓板》時,為了加深學生對魯班的印象,學習魯班愛觀察、善聯(lián)想、能創(chuàng)造的優(yōu)秀品質(zhì)和良好習慣,我給學生講了《鋸是怎樣發(fā)明的》的小故事:
有一回,魯班造一座宮殿,需要很多木料,就叫他的徒弟上山去砍樹。當時還沒有鋸,砍樹全靠斧子,一天砍不了幾棵。魯班很著急,就親自上山去看。
山很陡,魯班抓住樹根和雜草,一步一步往上爬。他的手指忽然被一棵小草劃破了,流出血來。
一棵小草怎么會這樣厲害?魯班仔細一看,發(fā)現(xiàn)小草的葉子邊上有許多小齒。他試了試,在手指上一拉就是一道口子。這可提醒了魯班,他想:如果用鐵打一把有齒的工具,在樹上來回拉,不是比用斧子砍快得多嗎?他馬上回去打了一把,拿到山上去試,果然又快又省力。魯班就這樣發(fā)明了鋸。除此以外,他還發(fā)明了傘、石墨、云梯——難怪人們都尊敬地稱他為木匠的祖師,稱他為大發(fā)明家!最后,學生帶著對魯班的敬佩之情,向魯班學習,決定在平常生活中既要動手又要動腦,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策略三:改
《放小鳥》是一篇充滿著濃濃的人文情懷的文章,講的是姑媽送“我”一只小鳥,“我”非常喜歡,“我”把它養(yǎng)在籠子里,可是小鳥不吃不喝。經(jīng)過內(nèi)心的斗爭,“我”決心放小鳥回家。這是一篇具有教育意義的優(yōu)美散文,不但生動形象,文質(zhì)兼美,而且準確妥帖,耐人尋味。通過課文中“我”的“得”小鳥與“放”小鳥過程,讓學生從中明白鳥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要愛護它們,保護它們。文本思想觸及了學生的情感世界,學生純真的童心折射著善良的光輝。保護弱小、珍視生命、維系親情,大多數(shù)學生有過這方面的生活體驗和情感體驗,這是童心中閃光的金子。保護鳥類、愛護自然的意識,一旦與學生的情感世界相碰撞,自然會迸發(fā)出共鳴的火花、成功的火花。學習課文時,我根據(jù)本課文內(nèi)容改編了一篇微童話《放小鳥》,內(nèi)容如下:
明明在背誦“小河是魚兒的家,泥土是種子的家……祖國就是我們的家?!被\子里的小鳥聽見了,一邊哭泣一邊說:“天空是我的家,樹林是我的家,我想出去找媽媽?!泵髅髀犚娏耍睦锵耄骸靶▲B沒有了家,也沒有了媽媽,真可憐,我還是把它放了吧?!泵髅靼褷敔?shù)镍B籠打開,偷偷地把小鳥給放飛了。
策略四:續(xù)
童話故事是孩子們的最愛。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在課堂上最專心致志、最鴉雀無聲的時候也就是給他們講童話故事的時候。既然孩子們那么喜歡故事,我們?yōu)槭裁床蛔尯⒆右苍囈辉嚹兀幰痪幩麄冃闹械墓适隆?/p>
我根據(jù)孩子愛想象的特點,指導他們續(xù)編童話故事,以提高孩子的說話、寫話水平。如,在學完了《會走路的樹》一課后,要求學生在充分想象的基礎上續(xù)講故事“小鳥來到小馴鹿的家……”。
讓學生續(xù)編故事,給他們的思維留下了廣闊的空間,他們的童話故事是沒有限制的,他們根據(jù)自己的喜好,賦予人物性格特點,根據(jù)自己的想法,設計故事發(fā)展的結(jié)局,寄托了孩子們的思想和情感,因此編童話,不但能體現(xiàn)兒童的內(nèi)心世界,而且能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與思維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我深深體會到,教師只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智慧,準確而又富有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挖掘利用各種資源,不但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語言發(fā)展,而且我們的語文課堂也會綻放出無窮的魅力。
參考文獻:
肖川.煉就一點講故事的本領[J].青年教師,2010(02).
作者簡介:劉家朝,男,1980年11月出生,本科,就職學校:江蘇省豐縣趙莊鎮(zhèn)劉集小學,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