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校學生多是農(nóng)村孩子和邊遠山區(qū)的孩子,很多學生家長都外出打工,學生由祖父母或其親朋等照管。生源的特殊性,致使在學生管理上存在許多突出問題。
關鍵詞:山區(qū)學校;學生管理;特殊性
一、學生習慣有待加強
由于農(nóng)村許多學生的父母都在外打工,造成許多家長沒有肩負起教育孩子的情況。學生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決定了學生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都比較差,一些本該在家庭中養(yǎng)成的好習慣,如講衛(wèi)生、講禮貌、講文明、語言美等,一些學生難以達到,由此造成了學校常規(guī)工作“反復抓、抓反復”,仍起色不大的現(xiàn)狀。
二、學生活動難以開展
由于“分數(shù)唯上”思想的部分殘存,學校各項文化娛樂活動較難開展,比如陽光體育活動、文藝書畫興趣小組活動、理化生實驗興趣小組、文學寫作小組等活動學校雖然有安排,但學生的積極性很差,課外活動時間學生忙亂于繁忙的作業(yè)當中,使學生體育活動嚴重不足,課外興趣活動得不到發(fā)展,直接影響到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各方面的能力培養(yǎng)受到制約,難以勞逸結(jié)合,有“高分低能”的傾向。
三、學生學習方法單一
農(nóng)村學生受家庭教育環(huán)境影響,主要通過讀、背、抄、仿的方式來學習,學習缺乏情境性、生動性、趣味性,較少涉及網(wǎng)絡學習、電視學習、報刊學習,長此以往,造成學生見識少、知識面窄、眼光低的不良后果。
四、師生矛盾時有激化
教師管理學生有畏難情緒,部分學生嬌生慣養(yǎng),說服教育無濟于事,少數(shù)學生因家庭矛盾如父母離異、單親等原因?qū)е滦睦碚系K,逆反心理嚴重,對老師、同學出現(xiàn)敵對情緒,有的家長甚至不能正確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時不時地還和學校、老師發(fā)生沖突,導致教師出現(xiàn)不敢管、不愿管的現(xiàn)象,只有聽之任之,放任自流。也有部分班主任及科任教師管理學生方法不當,盲目沖動,缺乏思考。
面對上述現(xiàn)象和問題,筆者認為良好的師生關系、家校關系以及優(yōu)秀的德育工作隊伍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辦法。
1.開展家庭教育培訓
依托家長會、家庭教育指導培訓會等形式,以名人成長經(jīng)歷、本鄉(xiāng)本土家庭教育的成功案例教育全體家長,使他們懂得家庭教育在孩子一生的重要作用,明確父母是孩子健康成長的第一任老師的重要職責,古來就有一句俗語“上梁不正下梁歪”,良好的家庭教育不僅是對孩子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更對孩子具有感染熏陶、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對家長進行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學習培訓,幫助家長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發(fā)揮表率示范作用,做一個合格、稱職的家長。
2.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班主任要平衡好與學生的關系。在班級日常管理中,班主任要特別處理好與班干部、優(yōu)秀生、學困生三類學生的關系。班主任要熱愛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對待學生不能因為他的工作出色或?qū)W習成績好而特別親之愛之,也不能因為他的成績差、行為不端而惡之厭之,而應是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對班干部要求要嚴格,使他們在搞好學習的同時積極為班級同學服務,各司其職,各盡其責,要獎罰分明,絕不姑息遷就。學困生往往由于學習成績差,或者某方面不如人而顯出悲觀、苦悶、憂郁等消極情緒,所以對待學困生特別要注意尊重、理解他們,應肯定他們的長處,指明他們的努力方向,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激勵他們克服自身的缺點。班主任只有一碗水端平了,才能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任。學生才能感到老師是公正的,班級才能產(chǎn)生向心力。班主任與學生關系融洽了,班級管理才能步入正軌。
3.教師要講究批評藝術
批評是思想教育的一種重要手段。正確地運用這一手段,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并改正錯誤。要使批評達到一定的效果,就要同他們心靈相融、感情相通。批評要掌握事實,使批評不會讓學生覺得是空穴來風。有的學生為了避免老師對他的“懲罰”,往往會不承認自己的錯誤。如果老師沒有事實根據(jù),空講幾句批評的話就達不到矯正的效果,反而讓其覺得可以瞞天過海,反復犯錯,甚至是變本加厲。尊重他們的自尊心,被批評的學生就不會感到自己是在挨罵,而是在接受教育,他們會從心底感激你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老師的話才會聽進腦子,并努力地去做好。盡管我們的批評未必會有切膚之痛的深刻,但能從尊重學生、愛護學生出發(fā),學生最終會領悟老師的用意,那么這樣的批評會與表揚有異曲同工之效。
參考文獻:
耿彥君.學校學生管理法治化中的常見問題及其對策[J]河北經(jīng)貿(mào)大學學報:綜合版,2008(01).
作者簡介:薛文軍,男,1969年11月20日出生,學歷:本科,就職于甘肅省靈臺縣梁原中學,研究方向:初中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