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探討中藥安全應用中的誤區(qū),為臨床用藥提供方便。查閱相關文獻并結合多年醫(yī)院藥房工作實踐,對目前存在的較為突出的中藥安全應用誤區(qū)進行回顧性分析,旨在為中藥的安全應用提供參考。中藥多來源于天然的植物、動物和礦物品種,在我國的應用已達數(shù)千年,其治療效果已為臨床所證實,相關作用機制也不斷得到闡明。由于種種原因,中藥相關知識的普及還不夠,在臨床實踐中缺乏中醫(yī)藥理論指導的隨意用藥普遍存在,臨床用藥及百姓自購用藥(非處方藥)中存在對中藥安全應用的誤區(qū),這些誤區(qū)的存在明顯增加了中藥應用的安全隱患。
關鍵詞:中草藥;用藥安全;誤區(qū)
【中圖分類號】
R749.05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6-0298-01
大部分中藥均源于天然的植物、動物和礦物品種,經過數(shù)千年的臨床發(fā)展,其治療效果已為臨床所證實,相關作用機理也不斷得到闡明;中成藥也有著悠久的歷史,應用廣泛,在防病治病、保障人民群眾健康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很多人愿意服用中成藥來調理身體的一些不適,并且認為中成藥服用安全,可隨意增減劑量,無礙大事。然而,服用中成藥也必須對癥下藥,才能取得應有的治療效果。很多人其實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中藥應用的誤區(qū)有以下幾個方面:
1 中藥無毒副作用
中藥大多數(shù)來自天然動植物,經過不同方法的炮制,加之在中醫(yī)理論的指導下通過適當?shù)呐湮?,一般很少發(fā)生毒副反應。但是因此就認為中藥無毒副反應則是錯誤的,西藥所表現(xiàn)的毒副作用及不良反應,中藥也都有,從較輕的過敏反應至較嚴重的肝腎功能損傷,乃至致死,中藥都會發(fā)生。一些人們認為很安全的藥如甘草、菊花等用之不當也會發(fā)生不良反應。
2 藥效慢不能用于急救
西藥,特別是西藥注射液由于使用方便、藥效快,所以傳入我國后被普遍認為是治療急性病的良藥,人們得各種急性病后首先想到的就是西藥,而不是中藥資料來源。久而久之,人們便產生了一種誤解,認為中藥不適用于治療急性病。其實中藥不但可以治療急性病,而且可以用于急救?!蔼殔薄ⅰ皡⒏綔?、“四逆湯”都是古人用于搶救危重病人的良方。現(xiàn)在已根據(jù)古方制成了療效更好、更迅速的中藥制劑,其中“參附注射液”、“清開靈注射液”等已被列為急救室的必備藥物。只要用之得當,中藥是可以治療急性病的。
3 中藥可以長期應用
中醫(yī)歷來講究“中病即止”,兩千年前《黃帝內經》就提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養(yǎng)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痹S多中藥,特別是礦石類中藥更容易產生蓄積中毒等不良反應。即使是防風、白術類中藥長期應用也有發(fā)生不良反應的報道。
4 夏季不宜服湯藥
有人認為,中藥湯藥煎煮熱服在夏季使用不便,從而有夏季不宜服湯藥的說法。其實無論是從應用方便與否,還是從療效上講,湯藥在夏季都是可以應用的。古人已總結出許多適合夏季使用的名方,如“藿香正氣湯”、“黃連解毒湯”等。當然由于天氣炎熱,藥汁宜被細菌污染,煎煮好的湯藥應防止染菌變質。有條件的家庭最好把煎好的湯藥貯存在冰箱里,服時再溫至適當溫度就可以。
參考文獻
[1] 曹恒炎,江艷華.正確認識中藥不良反應[J].海峽藥學,2010,22(06):241-243.
[2] 何志霞.中藥不良反應的成因和預防[J].哈爾濱醫(yī)藥,2009,29(0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