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討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護理方法和有效措施。方法:采用2010年2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78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護理人員給予優(yōu)質的護理條件進行分析。結果:78例患者經護理人員的綜合治療后,45例有明顯的效果,意識清醒,33例呼吸和意識逐漸好轉,需要進一步治療。結論:呼吸衰竭的治愈重點是護理吸痰、吸氧、用藥以及生活上的健康護理,可以促建患者的康復治療重點。
關鍵詞:慢性呼吸衰竭; 患者; 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6-0244-01
慢性呼吸衰竭是一種常見的呼吸疾病,主要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肺通氣和換氣功能嚴重障礙,當患者出現(xiàn)嚴重呼吸衰竭的癥狀時,會出現(xiàn)嚴重的神經異常癥狀。而慢性呼吸障礙可以通過優(yōu)質的護理和合理的治療方法可以改善病情的惡化,因此,護理人員要加強對患者的治療手段進行研究和改善,提高患者的治愈效果,先將2010年2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58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進行分析,先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我院2010年2月~2012年1月共收治慢性呼吸衰竭患者78例,男55例,女23例,年齡49~76歲,平均(59.9±7.2)歲。
2 護理措施
2.1 一般護理
2.1.1 囑病人絕對臥床休息,并保持舒適體位,如坐位或半坐臥位,以利呼吸。鼓勵和幫助病人進行有效咳嗽,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還應加強心理護理,消除其緊張情緒,使病人處于有利于治療康復的最佳心理狀態(tài)。
2.1.2 病室環(huán)境優(yōu)雅,空氣流通,溫濕度適宜,注重保暖,防止受涼,預防感冒,保證良好的睡眠和休息,給予低鹽、高維生素、高蛋白易消化營養(yǎng)豐富的清淡飲食。
2.1.3 指導病人堅持縮唇腹式呼吸,隨時給病人提供支持與幫助,盡量減少病人說話次數(shù),減少環(huán)境中嘈雜聲的干擾。
2.2 病情觀察:嚴密監(jiān)測生命體征、意識、尿量變化,尤其是血壓和心律失常情況。觀察患者呼吸速率、深度、規(guī)律、胸腹起伏是否一致、呼吸費力程度。觀察患者有無缺氧和高碳酸血癥的癥狀。觀察患者精神癥狀,呼吸困難、發(fā)紺的程度等,觀察有無肺性腦病現(xiàn)象,如有異常及時通知醫(yī)生。觀察患者有無消化道出血,及時做好搶救準備,嚴格記錄24小時出入量,維持體液平衡[1]。
2.3 加強飲食及營養(yǎng):老年慢性呼吸衰竭的病人由于咀嚼功能差,胃腸功能減弱,如果營養(yǎng)不良,病人迅速消瘦,機體抵抗力降低[2],所以老年慢性呼吸衰竭的病人應給予營養(yǎng)豐富,易消化且葷素搭配合理的膳食,增加維生素及蛋白質的攝入。
2.4 心理護理:呼衰的患者常對病情和預后有顧慮,心情憂郁,對治療喪失信心,應多了解和關心患者的心理狀況,特別是對建立人工氣道和使用機械通氣的患者,應經常巡視,讓患者說出或寫出引起或加劇焦慮的因素,教會患者自我放松等各種緩解焦慮的辦法,以緩解呼吸困難,改善通氣。
2.5 用藥護理:按醫(yī)囑及時準確給藥,并觀察療效及不良反應。使用呼吸興奮劑時應保持呼吸道通暢,適當提高吸入氧分數(shù),靜脈滴注時速度不宜過快,注意觀察呼吸頻率、節(jié)律、神志變化以及動脈血氣的變化,以便調節(jié)劑量。若出現(xiàn)顏面潮紅、面部肌肉抽搐、煩躁不安等,表示呼吸興奮劑過量,需減慢滴速,及時通知醫(yī)生。
2.6 促進排痰,維持氣道通暢: 如患者突然出現(xiàn)呼吸困難、顏面發(fā)紺、大汗淋漓,提示病人有痰液阻塞呼吸道,應立即給予清除淤痰。根據(jù)老年人的生理特點,咳嗽反射遲緩,支氣管分泌物增多而粘稠,痰不易咳出,且老年慢性呼吸衰竭的病人大多比較消瘦,營養(yǎng)不良,所以老年人大多咳嗽無力。對于清醒的病人,鼓勵病人進行有效排痰,用力咳嗽排痰,臥床的病人每1—2小時變換體位,給予叩背,通過震動和體位變化使痰咳出[3]。
2.7 氧療的護理:當病人出現(xiàn)呼吸加快,呼吸費力,三凹征明顯,并出現(xiàn)發(fā)紺時,提示病人嚴重缺氧,當患者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煩躁不安時,提示病人可能出現(xiàn)肺性腦病,護士在工作中,必須認真觀察病情,當病人出現(xiàn)上述癥狀之一時,立即給予氧氣吸入。慢性呼吸衰竭的病人應給予持續(xù)低流量吸氧[4]。不能因為患者缺氧癥狀明顯而給予高流量吸氧,因為這樣雖然能夠很快糾正缺氧,但同時能夠消除缺氧對中樞神經的刺激使呼吸更趨于抑制,更加重了二氧化碳的渚留。在吸氧過程中要加強巡視,注意觀察呼吸、皮膚黏膜、發(fā)紺情況,心率、尿量、神志等。
2.8 并發(fā)癥的觀察及防治
2.8.1 體液失衡:定期采血進行血氣分析和血生化檢查,根據(jù)血氣分析結果判斷酸堿失衡情況。呼吸衰竭中常見的酸堿失衡包括: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謝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謝性堿中毒。針對這些酸堿失衡,臨床上除做到充分供氧和改善通氣以糾正呼吸性酸中毒外,可遵醫(yī)囑靜滴少量5%碳酸氫鈉以治療代謝性酸中毒,或通過采取避免二氧化碳排出過快、適當補氯、補鉀等措施緩解代謝性堿中毒。
2.8.2 上消化道出血:嚴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病人,應根據(jù)醫(yī)囑服用硫糖鋁以保護胃黏膜,預防上消化道出血,同時予以充足熱量及高蛋白、易消化、少刺激、富維生素飲食。注意觀察嘔吐物和糞便情況,出現(xiàn)黑便時,予以溫或涼的流質飲食;出現(xiàn)嘔血時,應暫禁食,并靜脈輸入西咪替丁、奧美拉唑(洛賽克)等。
參考文獻
[1] 李文玲,陳靜.不同給氧方法糾正老年性低氧血癥的療效比較.實用護理雜志,2000,16(1):19
[2] 蔣大生,王東.重癥患者監(jiān)護治療手冊.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44.
[3] 楊春燕.老年慢性呼吸衰歇患者的康復護理分析.泰山醫(yī)學院學報,2008,29(3);228—229.
[4] 2011全國護士資格考試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