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糖尿病酮癥酸中毒(DKA)的發(fā)病誘因,代謝指標和伴隨疾病與預后的關系。方法 對我院2011-2013年住院的60例DKA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結果: 主要誘因為感染和胰島素使用不規(guī)則共占53.4%,18例DKA患者二氧化碳結合力為(co2-cp)<10mmol/l,11例血尿酸〉400umol/l,其中2例〉700umol/l的DKA患者死亡;7例DKA患者血肌酐高于正常,1例發(fā)生急性腎功能衰竭。 結論: DKA患者的預后與co2-cp、血肌酐和血尿酸的水平以及伴隨疾病的嚴重程度有關。
關鍵詞: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二氧化碳結合力;血及感;血尿酸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4-0195-02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DKA)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急性并發(fā)癥,起病隱匿,病情兇險,嚴重者發(fā)生昏迷,病死率高。為總結經(jīng)驗,校對我院2011-2013年收治的60例DKA患者進行了回顧性分析。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本組南34例。女26例,年齡12-76歲,平均年齡(37.0±16.8)歲,病程7天-10年。60例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1型糖尿病18例,2型糖尿病40例,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ADA)2例。根據(jù)血糖〉14mmol/l,血PH值〈7.35,尿酮體〉++,co2-cp〈20mmol/l診斷為DKA[1],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酸中毒。
1.2病因分析 本組誘因包括:感染性疾病16例占26.7%(急性腹瀉6例,腎周圍膿腫、肺結核、左足濕性壞疽、上呼吸道感染、牙齦炎各2例);停用正規(guī)胰島素12例,改用魚精蛋白胰島素4例占6.7%,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亢)6例占10%,并發(fā)甲亢危象2例;急性壞死性胰腺炎4例,急性心肌梗死、肺癌、腎病綜合癥、尿毒癥和連續(xù)靜滴葡萄糖液體各2例,共占23.3%;原因不明8例,占13.3%。
1.3 臨床表現(xiàn) 6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惡心、嘔吐和胸悶,其中呼吸困難10例。休克16例,嗜睡、昏迷和上消化道出血各12例,急性腎功能衰竭4例。
1.4 實驗室檢查 尿糖+++--++++,尿酮++--++++;血糖15.90-54.74mmol/l,平均(28.0±10.4)mmol/l,其中20例〉30mmo/l,28例〉20mmol/l;血鉀3.00-7.72mmol/l,平均(5.00-+1.22)mmol/l;血鈉110-153mmol/l,平均(133.00±9.07)mmol/l;血尿酸75-1074umol/l,平均(433.5±252.0)umol/l,22例〉400umol/l(6例)700umol/l);co2-cp2.3-18.4mmol/l,平均(7.99±4.90)mmol/l;血肌酐65-690umol/l,7例>412umol/l;血PH6.75-7.30,本組患者由于條件所限,未能檢測尿酮。
1.5 治療方法 本組60例DKA患者診斷明確后,均使用小劑量胰島素持續(xù)靜脈輸注,24h使用胰島素39-112u,平均2.9u/h和1.3u/kg。血糖超過20mmol/l以上,血壓偏低以致休克的患者,首先靜推10u胰島素,同時靜注生理鹽水和胰島素,1-2h檢測一次毛細血管血糖,6-12h檢測1次腎功能和電解質,血糖降至13.9mmol/l以下,輸注改為5%葡萄糖或5%葡萄糖鹽水,葡萄糖:胰島素為(2~4):1,如尿酮消失,胰島素改為常規(guī)皮下注射。有4例少尿、肌酐超過450ummol/l的DKA患者進行了血液透析;2例急性出血壞死胰腺炎的DKA患者進行腹腔造瘺術,進行持續(xù)生理鹽水灌注沖洗;18例co2-cp〈10mmol/l的DKA患者使用了碳酸氫鈉,以及抗生素控制感染。
2 結果
60例DKA患者中52例病情好轉出院占86.7%,8例死亡占13.3%。死亡原因:嚴重感染,甲狀腺功能亢進危象、心肌梗死和上消化道出血導致休克。
3討論
3.1 DKA主要的誘因 DKA的發(fā)病機理是由于糖尿病患者機體內絕對或相對缺乏胰島素,從而導致高血糖、高酮血癥和代謝性酸中毒。本文中DKA最常見的誘發(fā)因素是各種感染,細菌或病毒感染使機體處于應激狀態(tài),胰島素對抗激素水平增加,胰島素作用減弱,代謝分解作用增強,從而促使DKA產(chǎn)生[2]。其次是胰島素使用不規(guī)則,本組有1例患者因4年內3次發(fā)生DKA;或用長效胰島素替代短效胰島素給1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從而導致DKA。所用這些都是由于患者對糖尿病不過重視,糖尿病知識宣傳普及不過所造成的,需要加大對糖尿病知識的宣傳力度,讓每個糖尿病患者都充分了解合理治療糖尿病的重要性。此外還要注意到:2型糖尿病患者中隱藏的LADA,據(jù)UKPDS研究報告,新發(fā)現(xiàn)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10%是胰島細胞抗體(ICA)或者谷氨酸脫羧酶抗體(GAD-Ab)陽性,這類患者由于體內胰島b細胞逐漸被破壞,胰島素缺乏,已發(fā)生DKA[3-6].
3.2 DKA是代謝指標的變化 DKA的特點是酮體堆積導致酸中毒,H+K+交換增加,血鉀升高。本組血鉀超過5mmol/l由20例,經(jīng)過胰島素降糖、糾酸以及大量輸液,血鉀6h內降至正?;蛘R韵?,因此對腎功能正常的DKA患者,輸液時就要補充氯化鉀。我們還觀察到本組有22例DKA患者的血尿酸高于正常,6例超過700mmol/l患者中死亡4例,次22例患者的co2-cp均低于13mmol/l,其機理是DKA是血液濃縮,血壓降低,循環(huán)障礙,組織缺血缺氧,黃嘌呤氧化酶催化次黃嘌呤為黃嘌呤進而轉化為尿酸,導致高尿酸血癥[2]。因此可以認為:DKA時的血尿酸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DKA的嚴重程度。本組有14例血肌酐高于正常,1例發(fā)生急性腎功能衰竭,考慮與DKA是的血液濃縮、循環(huán)障礙、組織缺血缺氧和酸中毒有一定關系,這就提示我們在DKA治療時要注意保護腎功能,盡量避免使用腎毒性藥物。
3.3合并疾病對DKA的影響 甲亢、甲亢危象、上消化道出血和冠心病都可出現(xiàn)胸悶、心慌,往往與DKA的癥狀相混淆,如不注意,有可能誤診。本組有2例患者開始出現(xiàn)胸悶心慌,大便發(fā)黑,當?shù)蒯t(yī)院診斷為上消化道出血,給予止血劑治療后,出血停止,2d后再次發(fā)生上消化道出血,繼之發(fā)生休克、昏迷、呼吸心跳驟停。2例甲亢患者出現(xiàn)發(fā)熱、嘔吐和腹瀉癥狀后,停用抗甲亢藥物,胸悶、心慌癥狀加重,心電圖報告為室上性心動過速,給予心律平靜推復律時,血壓下降,發(fā)生休克,1h后呼吸心跳驟停。因此,對于那些治療不能緩解的惡心、嘔吐、心慌和胸悶的患者,要想到是否存在DKA,必須及時檢查血糖,尿酮和電解質,以便盡早發(fā)現(xiàn)DKA,早期使用胰島素治療,降低DKA的病死率。
參考文獻:
[1]胡劭文,郭瑞林,主編。實用糖尿病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998:150-155。
[2]張靖,劉云,糖尿病合并感染126例臨床分析[J].中國糖尿病雜志,2004,12(1):45。
[3]Jurer R,Stratton I,Hortom V,et al,UKPDS 25:autaantibodies to iscetcell cytoplasm and glutamic acid decarboxyiase for predication of insulin reguirement in type diabetes;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ay Group [J],lancet,1997,350(1):159-164。
[4]潘孝仁,楊文英,肖建中,等成人晚發(fā)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特點及診斷重點[J].中華內科雜志,1997,36(3):159-164。
[5]肖建中,楊兆軍,王金平,等。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細胞抗體檢測的意義[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05,21(5):438-440。
[6]楊琳,周智廣,黃萍,等。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胰島細胞功能的6年前瞻性研究[J].中國糖尿病雜志,2004,12(5):335-339。
[7]吳其夏,余應平,尹建。新編病理生理學[M].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1: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