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替卡西林鈉克拉維酸鉀;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R453 【文獻標識碼】B【文章
編號】1002-3763(2014)02-0094-01
病例:患者,男,68歲,因“反復咳嗽20余年,現(xiàn)復發(fā)一周”入院治療,診斷為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感染,血常規(guī):WBC7.88×109/L,RBC3.92×1012/L、中性粒細胞百分率42.5%,尿常規(guī):WBC2+,尿培養(yǎng)檢出大腸埃希菌(對替卡西林鈉克拉維酸鉀、環(huán)丙沙星、磷霉素、復方新諾明等敏感),肝腎功能正常,根據(jù)藥敏結(jié)果給予注射用注射用替卡西林鈉克拉維酸鉀(江蘇海宏制藥有限公司,批號:110102)3.2g+0.9%氯化鈉注射液(武漢濱湖雙鶴制藥有限公司,批號: 1203170302 )100ml,q12h,靜脈滴注,靜滴15分鐘后患者感到雙下肢疼痛,調(diào)低滴注速度后疼痛有所緩解,用藥完畢后90分鐘疼痛消失。第二次用藥后10分鐘患者有感到雙下肢疼痛難以忍受隨即停藥,1小時后癥狀消失,之后換用磷霉素納注射液(遼寧東北制藥總廠)4.0g,q12h,患者再未出現(xiàn)類似癥狀。追問病史:無不良嗜好,體健,無關節(jié)炎,痛風。
討論:注射用替卡西林鈉克拉維酸鉀的主要成份為替卡西林鈉與克拉維酸鉀,按有效酸計,替卡西林鈉與克拉維酸鉀的配比為15:1。替卡西林是青霉素類廣譜殺菌劑,而克拉維酸則是一種不可逆性高效β-內(nèi)酰胺酶抑制劑。對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均有殺滅作用, 對革蘭陰性菌作用更強,適用于治療已檢出或疑為敏感細菌所致的嚴重感染、術后感染、骨及關節(jié)感染、皮膚及軟組織感染、呼吸道感染、嚴重的或復雜的泌尿道感染,其不良反應多為過敏反應,胃腸道反應,少數(shù)有肝臟、血液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反應,未見有下肢疼痛的報道。
本例患者無藥物過敏史,在第一次靜滴替卡西林克拉維酸鉀時出現(xiàn)雙下肢疼痛癥狀,降低滴注速度后癥狀緩解,用藥結(jié)束后癥狀消失。再次使用后出現(xiàn)同樣癥狀,且是在單停該藥后癥狀緩解,之后換用磷霉素納注射液,后未再出現(xiàn)同樣的癥狀,而且此癥狀不是病人本身疾病可以解釋的,因此患者的下肢疼痛時該藥引起的可能性很大。查詢該藥的說明書和藥物臨床信息參考在不良反應中有報道[1],高濃度用藥時偶可出現(xiàn)驚厥、抽搐、癲癇發(fā)作等神經(jīng)毒性癥狀。腎功能不全者尤易發(fā)生[2]。但本例替卡西林克拉維酸鉀的使用劑量、配制方法、配置濃度都按說明書操作,患者無明顯抽搐癥狀,查體下肢肌肉張力無明顯增強,也沒有明顯的關節(jié)痛感覺,所以該患者的下肢疼痛應與藥物臨床信息與說明書上所載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不同,其發(fā)生機制需要進一步研究,也提示臨床使用過程中隊一些新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給予關注,以提高其臨床應用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曹春強; 郭鵬; 張曉菊等.替卡西林鈉克拉維酸鉀序貫療法治療老年社區(qū)獲得性肺炎療效觀察,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09年,11期:53-54.
[2]杜斌; 劉大為; 隆云等. 替卡西林/克拉維酸和頭孢他啶治療中重度感染41例,中國新藥雜志, 2002年, 08期:634-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