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巴西世界杯開幕式一結束,網(wǎng)上就開始流傳關于“開幕式上尷尬瞬間”的段子,其中一條是“幾乎所有媒體都錯過了這個激動人心的開球”。之所以令人激動,是因為這一腳球竟由一位截癱的巴西青年踢出。然而當鏡頭終于從熱鬧的開場舞蹈轉向開球一刻時,準確地說,它已經(jīng)錯過了那一刻,因為足球已經(jīng)被踢了出去,并且被“裁判”抱起。
相較之前令人憧憬的宣傳與動畫演示,這短短幾秒沒抓到重點的轉播畫面確實“糟心”,畢竟,那本該是一個“見證奇跡的時刻”。
用意念開球
奇跡來自美國杜克大學“再次行走(WalkAgain)”項目的研究成果——被命名為BRA-Santos Dumont 的“腦控外骨骼”。更直白些,就是一款由腦電波控制的可穿戴機器人。
這款重約10公斤的BRA-Santos Dumont包裹著28歲的諾平托,讓他看起來頗具科幻色彩。
離開輪椅后,BRA-Santos Dumont的機動化金屬支撐結構支撐著諾平托的大腿,使他得以“站立”在地面上。緊接著,這位截癱青年的大腦發(fā)出“開始走路”的信號,頭盔負責捕捉這一意念,并以無線方式傳輸給諾平托背著的一臺筆記本大小的計算機裝置。之后,計算機將接收到的大腦信號轉化為數(shù)字化的行動指令,使機械腿開始模擬腿部肌肉進行前后運動。對諾平托來說,他開始“走路”了。完成這一切只用了300毫秒,也就是0.3秒。
同樣的原理,當諾平托走到足球面前時,他只要在腦中不斷想象抬腳踢球,BRA-Santos Dumont的機械腳就會執(zhí)行動作,把這個腦中的畫面變成現(xiàn)實。
能夠接收到意念的秘密在于BCI——腦機交互接口。隨著科技的發(fā)展,這一技術已經(jīng)沒有看起來那么可怕。曾經(jīng),要使機械外骨骼讀取到人體神經(jīng)信號,需要將電極植入腦內才能實現(xiàn),但現(xiàn)在只需將電極貼片貼在頭皮上。用于開球的“腦控外骨骼”的頭盔中就布滿了此類非植入式腦電信號電極,以此讀取使用者的腦電波信號,也就是大腦神經(jīng)元所發(fā)出的信號。
為了使沒有腳的諾平托在踢球時得到更真實的感受,BRA-Santos Dumont研發(fā)團隊還在外骨骼機身與頭盔上安裝了傳感器,它們被用于“感覺”機械腳接觸足球以及落地時的力量,并通過振動電機反饋給諾平托的大腦。
然而,盡管能夠完成踢球動作已經(jīng)是科研水平的一大進步,也并不意味著機械外骨骼可以隨著意念為所欲為。事實上,在完成一個動作之前需要大量的試驗,為的就是能夠采集到產生那個動作思維時使用者的腦電波信號,并記錄下其中的相關特征。如此一來,當頭盔再次捕捉到具有這個特征的信號并將它傳輸出去時,計算機就能夠分辨出使用者想要執(zhí)行的動作,從而產生一個控制機械外骨骼動作的信號。
但無論如何,巴西世界杯開幕式上這一高科技的展示,仍舊將一個訊息帶給了全球數(shù)十億的觀眾:大腦控制機器已不僅僅是實驗室里的演示或是存在于電影中的幻想,那些因外傷或疾患而致殘的人們,很有可能再次獲得自由行動的能力。
成為鋼鐵俠
就機械外骨骼本身而言,幫助殘疾人士只是研究的一個方面,除此之外,它還有更誘人的應用前景。比如,像好萊塢大片中霸氣的鋼鐵俠那樣,借由機械上身獲得非一般的能量。
美國雷神公司發(fā)布的第二代外骨骼機械軍用裝備XOS2就被賦予“鋼鐵俠戰(zhàn)衣”的美稱。它重達90公斤,然而士兵在“穿”上它后,只會更加“自由”——借助于這種機械外骨骼,最高可以把使用者的力量增強17倍——一名士兵可輕松將200磅(約90公斤)的重物舉起幾百次而不會感到疲勞,能夠重復擊穿3英寸(約7.6厘米)厚的木板,就連負重做上千個俯臥撐也絕對不是問題。
使用時,XOS2上的動作感應器會感應到人體動作,并將數(shù)據(jù)傳輸?shù)诫娔X進行計算,電腦發(fā)布相應的動作指令給各個聯(lián)動裝置,再通過液壓助力系統(tǒng),完成士兵想實現(xiàn)的動作。并且?guī)缀跻呀?jīng)可以達到無延遲的效果。
諸如此類的為大幅提高單兵戰(zhàn)斗力而研發(fā)的還有HULC(人體負重外骨骼系統(tǒng))、HAL5(機器助力服)等,然而受困于電源續(xù)航能力差、造價昂貴以及防護能力低等因素,打造“鋼鐵俠戰(zhàn)士”仍需時日。
相比之下,機械外骨骼在民用領域的應用更為成功。應用此技術的機器看起來更像是《阿凡達》中的AMP服,即在駕駛艙中的人本身就是操作桿,套進具有傳感系統(tǒng)的機械“袖子”后,只要揮動自己的手臂,就能使艙外的機械手做出相同的動作。它們多出現(xiàn)在救援現(xiàn)場,可以迅速清理現(xiàn)場的瓦礫碎片并盡快找到幸存者。
有如神奇的機械外骨骼,隨著科技發(fā)展,人的智能與機器有了更為親密的結合,而科幻世界也就因此離我們更近了。
本欄目責任編輯: 李俏云(lqy521131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