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初中英語教師努力將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和方法滲透、運用到自己的英語課堂教學中,在傳授學生英語知識的基礎上,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語言運用能力。本文旨在教學實踐中探索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字】初中英語 課堂教學 研究與實踐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新課標》界定:初中英語教育任務除了要教會學生基礎英語知識外,更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加強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簡而言之就是學以致用,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內(nèi)容要在實際生活中加以運用。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合作精神和自主學習的能力,著重讓學生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來獲取和領悟英語,可以使學生樹立自信心,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從而形成一定的英語綜合素養(yǎng)及語言運用能力。
目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改革的新時代已經(jīng)來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成為當今教育部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同時也成為眾多教育專家、學者和任課教師們認真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課題。因此,激發(fā)英語課堂教學的活力,增加課堂教學的生命力,探索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現(xiàn)代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
一、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現(xiàn)狀
何為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現(xiàn)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哪些影響教學有效性的因素?
首先,何為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是現(xiàn)代教育教學中普遍應用的一種教學方式,它是教師給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全過程,主要包括教師講解,學生問答,教學活動等以及課堂教學過程中所使用的教具。課堂教學是學校教書育人的主要形式和基本途徑。然而,什么是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和素質提升,即通過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學有所獲,能力得到提高,真正做到讓學生喜歡學習,主動學習,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稱之為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表現(xiàn)在:學生在英語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對英文的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特征可以列舉很多,但最核心的一點是看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是否愿意學、主動學以及怎么學、會不會學。然而,現(xiàn)實中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卻受到這樣或那樣的因素的影響,致使學生在英語課堂中得不到進步發(fā)展。主要可以從教師與學生課堂兩大主體進行分析:一方面是,教師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如,英語教學內(nèi)容的泛化、英語教學層次的低下、英語教學滯后于學生的發(fā)展水平和學習能力、英語課堂教學的外化。由于初中教師對英語資源的利用缺乏有效經(jīng)驗,實施過程中出現(xiàn)了教學內(nèi)容的泛化現(xiàn)象,現(xiàn)在的英語課堂教學往往層次不分明,而且缺乏一種動態(tài)的、變化的觀點。學生內(nèi)在的對英語的特有思維和情感并沒有真正被激活。另一方面,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由于對英語學習的誤解,有的學生從不開口讀英語,連基本的拼讀知識也沒有,不記單詞,不背句型,不會自己歸納總結。懶惰,怕吃苦,缺乏恒心和毅力,缺乏自控約束能力,上課精力不集中、課前課后不預習也不及時復習鞏固,抄襲甚至不完成作業(yè)。缺乏內(nèi)在的學習動力,一遇到困難就等待老師和同學的幫助,存在嚴重的依賴心理,對一切有關英語學習的活動無熱情、無興趣。問題逐漸增多,成績下跌。
二、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探索研究
1.依據(jù)教學目標做好英語課堂教學的充分準備。初中英語教師應努力提高自身的英語綜合素質。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參與的實效性,英語教師的綜合素質至關重要。首先應制定教學目標,這也是新課改的重要一步;然后英語教師必須認真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這是實現(xiàn)英語課堂有效教學的基礎。備課時教師們應認真學習英語課程標準,花大氣力研究教材,系統(tǒng)合理地設計課時教學案例。備課時還須了解學生的知識結構及學生的個性特質,教學設計應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特點和他們的興趣愛好。還可以采取個人備課與集體備課、課前備課與課后備課相結合的方式,集思廣益。特別是“課后備課”,在英語教學活動中,多數(shù)英語教師注重的是“課前”和“課中”,對課后總結備課往往不夠重視。而實際上,在英語課堂教學課后做些教學反思,寫些英語教學心得,然后再改寫英語教學教案,進行“課后備課”來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是非常必要的。另外,由于英語課堂教學枯燥乏味,英語教師應在課前多準備和制作多媒體PPT或幻燈片課件來吸引學生,從而增添教學活力,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2.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化、情境化、生活化。初中英語教師在設計英語課堂時應充分考慮活動形式的多樣性,采用靈活的英語教學手段和方法,創(chuàng)造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以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與此同時,實踐性和交際性是英語教學的基本特征,初中英語的教學不能僅僅局限于一般的教學,如重復、模仿、套用、改寫等,而是要在實際中利用英語進行交際和模擬交際。筆者在實際教學中探索到的英語課堂教學方式,有運用小組合作實施英語課堂學習和構建英語語言學習情境以及積極采用多媒體資源進行英語課堂教學等。(1)小組合作實施英語課堂教學。合理運用小組合作,增強有效的英語課堂教學參與。英語教學中,許多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靠教師“教”出來的,而是靠學生“練”出來的。組織課堂小組活動的目的是要讓全體學生在小組中積極、充分地進行言語表達,從而達到學生個體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發(fā)展。(2)構建英語語言學習情境。同時,可以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構建一些真實的話題情境,能夠引導學生在探究實踐中自主地理解英語知識,使學生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在一種自然、真實或模擬真實的情境中體會語言、掌握語言的應用。(3)積極采用多媒體資源進行英語課堂教學。多媒體教學為英語課堂教學提供了克服傳統(tǒng)教學弊端的全新的教學方式,使抽象的、枯燥的英語學習內(nèi)容轉化成可視的、可聽的、有趣的、形象的動感內(nèi)容,成為英語教學的發(fā)展趨勢。這樣不但增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在講解一些內(nèi)容比較抽象的英語課文時,還可以為學生提供直觀形象的情境;運用多媒體電腦教學,還可以大大提英語高課堂容量,使英語課堂內(nèi)容更加充實。
三、英語課堂教學的積極反饋與評價
新課標下的初中英語課堂評價可以通過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兩種方式來實施,即關注學生學習結果的同時也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要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比如課堂活動評價、問卷調查、訪談、平時測試、家長反饋等過程性評價方式。結果性評價是檢驗學生英語綜合語言的運用能力和教學效果的反饋,可以通過口語、聽力、筆試等多種形式,科學全面地考察學生階段內(nèi)英語學習掌握情況。英語教師作為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發(fā)起者、組織者,要針對學生特點以及英語知識特點預設英語教學問題,指導英語教學活動,進而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提高教學活動質量。另外,通過多元評價促進學生自我發(fā)展能力多元化評價是指通過多種途徑,采用多種方法,在學生學習、發(fā)展、形成的過程中,在非結構化的情境中,評價學生學習情況的一系列評價方法。具體體現(xiàn)為:評價標準多元化、評價過程多元化、評價方式多元化。
真正的課堂教學就是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幸福中成長;在學習中感受著快樂,在成長中收獲著幸福。這是教學的最高境界,也是教師能力發(fā)揮的極致。學生由后臺走上前臺,變聽為講,由傳統(tǒng)“要我學”的被動接受者變成“我要學”的主動參與者。角色的轉變,標志著學生學習觀的徹底轉變。
但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英語課堂更加活躍了,英語教學活動中又會產(chǎn)生許多新的問題,即我們所說的生成問題。這樣的問題正是學生思維活動的真實表現(xiàn),它反映出學生參與英語學習過程的主動性,以及學生對所學英語知識的理解程度與思維障礙。那么,我們要想深入地推進新課改,首先要下功夫進行有效性自主學習的研究,創(chuàng)設英語課堂教學的新境界,有效地提高英語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