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一切為了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的“生本教學”正處于方興未艾的重要階段。本文結合教學經驗,在闡述“生本教學”核心理念的基礎上,思考了如何積極建構自主學習模式、打造互動交流教學平臺、適時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建立賞識教學評價體系等“生本”課堂實踐方法,從而建構一種能讓學生快樂學習的初中語文“生本”課堂。
【關鍵詞】初中語文 生本教學 理念與實踐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教育開始注重以學生為本,使傳統(tǒng)理念下的“師本教育”向著“生本教育”的方向轉變,把為教師教好轉向為學生學好,讓學生有能夠更加主動、積極地發(fā)展自我的機會。初中語文“生本”課堂的建構,應以“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為核心價值,在尊重學生個性、自由成長的基礎上,在教師的幫助下,依靠學生自身完成對語文知識的建構。在教育發(fā)展的今天,應注重以學生為教育的本體,讓學生盡快自己思考和行動起來,并不斷地去吸納知識、解開問題的謎團,把學習的權力和責任交給學生,從而獲取提升學習質量的嶄新教學模式。
一、“生本教學”的核心理念
(一)一切為了學生
為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保駕護航,是生本教育的核心價值理念,更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語文教育的任務并不是將學生都變成書呆子,而是要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心智成長、道德價值正確、人文素養(yǎng)深厚的生命個體。這樣,語文教育就要打破傳統(tǒng)的灌輸模式,避免學生機械聽課情況的出現(xiàn)。學生跳出了只聽不悟的怪圈,教師也就不會想當然地以自己的教育方式影響或左右學生,不會陷入教與學分離的泥潭,而是能夠感受到教育的真諦,讓學生有展示自己的機會,讓他們在學習中領悟,在思考中建構知識體系。
在“一切為了學生”的教育理念指引下,語文教師必須著眼于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讓學生從文本中有所感悟,通過各種各樣的教學活動使學生收獲知識、培養(yǎng)情感、增強語文素養(yǎng)。在“生本”教學中,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而是蹲下來平視學生的知己朋友,教師不再依靠話語霸權與學生存在距離感,而是在民主、平等的氛圍中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主體性。
(二)充分尊重學生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詹姆斯曾經說過,人最本質的需要是渴望得到尊重和賞識。也就是說,在被認同的前提下,學生的內心會更加愉悅,也更加能夠激發(fā)出學習知識的動力。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特的生命個體,有著自己的心靈世界和自由情感生發(fā)空間,尊重學生,肯定學生的閃光點,并且給予學生證明自己能力的舞臺,能發(fā)揮學生的聰明才智。
不同于數(shù)學、物理、化學等以嚴密邏輯思維為手段的科目,語文依靠的是情感和價值觀念,以形象思維去感受和體驗文本,在獲得審美愉悅的同時,也自然會引發(fā)強烈的情感共鳴。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語文教學中學生的感悟往往更獨到,也更能夠產生不同尋常的觀點。所以,在生本教學中,教師是以尊重學生為教育原則的,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情感態(tài)度、價值判斷等方面的情況組織教學活動。
(三)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認為只要把課堂完全交給學生,那就是“生本”課堂。其實不然,初中生活潑好動、個性鮮明,但心理不夠成熟、思維的深廣度有限,認知能力也不夠強,所以他們還不能夠單獨完成學習任務。特別是在課堂本來就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如果完全交給學生去呈現(xiàn)知識的脈絡體系,勢必會浪費時間,使教學呈現(xiàn)出低效的狀態(tài)?!吧尽苯虒W也需要教師進行掌控和把握,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囊龑?,促使他們連貫、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正是恰到好處地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才能將學生的認知與審美能力激發(fā)出來,使語文課堂更加和諧自然、井然有序,也讓學生能夠展現(xiàn)出更好的學習狀態(tài)。
二、初中語文“生本教學”的課堂實踐策略
(一)積極建構自主學習模式
在初中語文課堂上,“生本”教學的實施需要引導學生建構有效的自主學習模式,從而使學生獲得語文知識與能力。教師應該以啟發(fā)與引導為手段,引導學生進行主動分析思考,促使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教師設計的問題如果能體現(xiàn)多維性和擴展化,那么就可以使學生充分地調動思維,使學生在愉悅中參與教學活動,從而達到“生本”課堂建構的目標。
如在對朱自清的《背影》進行教學時,教師可設計具有開放性的問題:“我覺得朱自清對自己家庭背景的表述文字可以省略不寫,因為這部分內容好像與課文標題沒有必要的聯(lián)系,不知你們怎么認為呢?”這樣的問題可以迅速激發(fā)初中生的思維熱情,將自己的觀點和認識展現(xiàn)在班級同學面前,通過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的形式,學生對語文文本內容的理解便會加深,也能夠嘗試著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問題,進行多元解讀,一些學生會贊同老師的觀點,有一些學生會提出一些相反的見解。
經過班級學生激烈、充分的探討之后,不但教學任務得到了高效的解決而且也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活躍了課堂上的整體氛圍。讓學生帶著疑問去學習語文知識,這種不盲從于教師的見解的思維習慣,可以保障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提出自己的見解,“生本”課堂在自主學習模式的運用下便更能夠發(fā)揮其教學作用。
(二)打造互動交流教學平臺
初中語文課堂需要打造一個互動交流的平臺,促使學生以不同的方式學習語文,感受語文的魅力所在。語文學科以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思想道德、審美能力為宗旨歸,這就需要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作為支撐,從而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打造生本課堂。學習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學習效果。對此,語文教師應該打造新穎的教學模式。
針對初中生好動活潑、喜愛展示自己的特點,可利用編演課本劇的形式進行表演型課堂模式建構,滿足學生的表現(xiàn)欲。角色扮演能夠使學生與課文中特殊的語境、人物和故事開展交流與溝通,這樣學生就會對課文所描述的情境產生親切感,更容易體會課文。例如,在講授《孔乙己》這篇課文時,教師可鼓勵學生扮演“孔乙己”“我”“酒館掌柜”等角色,引導他們對這篇小說進行發(fā)揮,改編成課本劇進行表演。采取學生自愿、輪流的方式到講臺上進行表演,學生便會在彩排、演出的過程中更深入地把握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情感態(tài)度,也更好的理解當時的社會氛圍以及時代環(huán)境。
這種教學方式更加生動活潑、輕松愉快,能激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求知欲。教師也可以走到學生當中去當演員,與學生一起表演。根據(jù)語文教材的內容活潑,貼近生活實際的特點,引導學生迅速進入角色,從而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促使語文“生本”課堂的形成。
(三)適時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這一形式倡導合作成員之間互教、互啟、互學,注重個體智慧和集體智慧相結合,實現(xiàn)信息互補,讓學生體驗到集體智慧的力量,感受到合作的快樂,有利于每一個學生在愉快、輕松的合作學習中得到發(fā)展。合作學習大體有以下幾種方式:1.同座合作學習。這種方式是其他合作方式的基礎,兩個人都是“主角”,這種學習活動簡便易行。比如同座討論交流、互讀課文、合作表演、互相檢測等等。2.小組合作學習(一般4-6人)。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利用合作學習,可以讓學生在與他人的對話交流中學習,從而減輕學生的學習重負,取得高質量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授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動物世界)這部分內容時,結合相關課文內容,教師可適當?shù)睦眯〗M競賽教學模式,把全班學生分為松鼠、金龜子、大熊貓、蟬等活動小組,讓學生對課文內容、動物知識、情感態(tài)度和審美價值方面進行辯論賽,這樣,每個小組會根據(jù)本組選定的課文內容、動物種類特點進行闡述和論辯。也可以擴展合作內容,成績優(yōu)秀的小組可獲得認可或其他形式的獎勵。小組合作學習能消除學生的疲乏感,使學習成為一種來自學生內在的“娛樂”,使學生在合作中吸取集體的力量,并且輕松、愉快地展開學習溝通,有效形成初中語文課堂的“生本”模式。
(四)建立賞識教學評價體系
在“生本”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學習中的心理體驗異常重要。也就是說,學生從自身學習情況、教師態(tài)度反饋等方面接受到的信息對學習積極性有很大的影響力,特別是來自教師的評價,在很大程度上會成為學生衡量自身學習效能的重要尺度,也會左右學生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由于初中生自尊心較強,更渴望教師對自己贊賞的評價,有了教師的認同與贊賞,學生便會帶著內心的喜悅,積極的投身到語文學習之中。成功是一種體驗,而賞識正是要適當?shù)慕o予學生這種正向的情感體驗,使學生由“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讓學生找到良好感覺,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充分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調動他們強烈的求知欲和上進心,促使初中語文“生本”課堂的形成。
在“生本”教學中,教師應該對那些有著良好表現(xiàn)、取得哪怕有點滴進步的學生以肯定、賞識的態(tài)度。例如,在語文教學中,有一個比較膽怯、性格內向、朗讀能力較弱的學生,在《沁園春?雪》課堂上,筆者鼓勵學生進行有感情的朗讀,發(fā)現(xiàn)這個學生有想要表現(xiàn)的神情,但是卻又不好意思展示,這時我用“相信自己”、“不要放棄”、“你能行的”等鼓勵性的言語加以引導,最后他站起來對這首詩歌進行朗讀,而且很有進步。
對此,我用“做得好”、“你表現(xiàn)得很棒”等言語,并且用和藹的目光、點頭示意和拍拍肩膀等方式進行賞識評價,他在獲得認同和贊賞之后,明顯表現(xiàn)得很興奮,臉上充滿了自信的表情,這樣使學生產生了成功的情緒體驗,并爭取有更大的進步。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承認學生的差異性和獨特性,盡力捕捉不同學生的閃光點和智慧點,認識每一個學生身上蘊藏著的巨大潛能,通過正確的引導和教育,使這些潛能得以釋放和發(fā)揮,這樣生本課堂也就順理成章的生成。
總之,教育應該以學生為本,實現(xiàn)對“生本”課堂的構建,從而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高效、輕松的氛圍中收獲真知,充分展示自身的才華。在初中語文課堂中,教師應不斷地打破常規(guī),倡導“生本”化的課堂教學觀念,積極地開拓創(chuàng)新,改進“生本”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郭思樂.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邱仲清.淺析初中語文“生本課堂”的建構[J].課程教育研究.2013(16).
[3]唐國洪.生本教育理念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新課程導學.20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