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賞識是溝通師生情感的紐帶,是和諧課堂氣氛的調(diào)味品,是煥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一服良藥,是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有效途徑。近幾年,筆者在語文課堂上嘗試使用賞識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賞識教育 小學語文 作用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5-0127-01
一 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是成功者
怎樣才能使學生體會到自己是成功者,我首先在語文教學中,教給學生自信,這樣學生就會有成就感,而教師對學生的信任是一種巨大的力量。無論是哪個層次和哪個類型的學生,無論他的學習成績?nèi)绾?,教師都要給予尊重,找尋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發(fā)現(xiàn)他們的點滴進步,及時給予贊賞和鼓勵,讓他們相信他們也有成功的希望,都具有成功的潛能,而教師的作用就是喚醒學生的自信。讓學生和教師建立一種平等、和諧、民主的關系,于是我在課堂上就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權威,學生也不是唯命是從的卑微者。這樣學生的心理才能放松,又有安全感,充滿信心,思維才有可能被激活,才敢于提出問題,敢于質疑,才能使學生積極主動配合。在課堂上,教師要力求做到態(tài)度親切。如一個贊賞的眼光,一個微笑,輕輕地點頭贊許等,這些輕微的表情都會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贊賞和鼓勵,從中感到溫暖和甜蜜,這樣就縮短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每當學生有精彩的表現(xiàn)時,教師要給予表揚和激勵;當學生回答錯誤時,教師更應給予鼓勵,因為他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只有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更大的學習熱情,他們才能積極思考,敢想、敢說、敢質疑,無所顧忌、積極主動地參與整個教學過程,這樣就達到課堂上獲得知識、體驗情感、促進發(fā)展的目的。這就是學生喜歡我上語文課的關鍵所在。
二 通過閱讀和作文,讓學生感受成功
首先我在閱讀教學時,給學生以學習和發(fā)展的地位,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對于學生五花八門的答案,我都給予充分的肯定,即使學生回答得幼稚、膚淺,或者是片面的、錯誤的,我也不是當頭“一棒子”打下去,而是給予熱情鼓勵、引導,用心呵護他們,這種教育方法對學生的影響很大,讓學生發(fā)展自己的思維,從而提高閱讀的質量。尤其是在應試教育下,學生在作文中的個性和創(chuàng)造常常遵循固定的框架、套路。文章脫離自己真實的內(nèi)心感受,便失去了鮮活的生命和色彩。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我鼓勵學生寫隨筆、觀察日記、讀后感、周記等,這類作文有學生真情實感的流露,鮮活個性的跳躍,獨特詞語的運用,許多優(yōu)秀的作文常常就會展現(xiàn)出來。而在講評課上,我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佳作,并抓住作品的某一方面,哪怕是某一段、某一句,甚至是某個詞語,投以贊賞、鼓勵的語言、神情,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和自信,這樣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用表揚和批評相結合來進行賞識教育
學生學習是需要表揚的,因為肯定和表揚能造成寬松的氣氛,可以使學生情緒安穩(wěn),知道自己并沒有受到“攻擊”,還會體驗到老師的愛,但表揚多了,也會滋生優(yōu)越感,長此以往,便受不得半點批評,對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很不利,甚至會產(chǎn)生驕傲自滿、不思進取、無所作為的后果,因此,教師的賞識和批評應恰到好處,掌握分寸。表揚應該實事求是,不可過多、過濫或不切實際,應該既看到其優(yōu)點所在,也要分析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并指出努力的方向,激勵他們不斷進取,使學生逐漸正確評價自己,揚長避短。在批評學生時,老師可以采取如下談話方式:“你平時表現(xiàn)一直非常好,能關心同學,老師也喜歡你,還有一點希望你能做得更好……”“你基礎不錯,又聰明、不甘落后,若能在紀律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學習上認真勤奮。那么,你贏得的不僅是優(yōu)異的成績,還有老師的信任、同學們的欽佩?!?/p>
總之,賞識是溝通師生情感的紐帶,是和諧課堂氣氛的調(diào)味品,是煥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一服良藥,是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有效途徑。作為一名教師,決不能吝惜肯定、吝惜鼓勵、吝惜表揚。表揚是自然的太陽,表揚是對孩子的肯定和贊許,是對其成績的欣賞和祝賀,是對孩子的尊重和關心。當然表揚也絕不是放縱,對有某些特長而弱點又較明顯的學生要善于表揚和使用批評,注意揚長避短。只要教師用賞識的眼光,多觀察,勤發(fā)現(xiàn);多表揚,善鼓勵,我們就能發(fā)現(xiàn)人人有才,揚長避短,人人是才。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