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從小學到高中,一直在堅持記敘性文體的寫作,老師運用了各種手段,想盡了一切辦法,力圖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但到了高中,大多數(shù)學生仍然害怕寫作文,特別是害怕寫記敘文,即使勉強寫出來了,許多學生連自己的文章都不愿意讀第二遍,那么,究竟怎樣指導學生才能將記敘文寫得具體生動一些呢?
【關鍵詞】記敘文 作文 作文寫作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5-0120-02
[片段一]“我曾經(jīng)觀察過母親的發(fā)絲,那瀑布般的烏云,令我愛不釋手,我輕輕地撫摸著它們,生怕弄痛了,我在心里偷偷地想:要是我的頭發(fā)也能這樣,該多好呀,終于有一天,我忍不住問母親:‘我的頭發(fā)能像這樣么?’母親笑了,揉揉我那毛糙糙的短發(fā),說:‘傻孩子,你長大了,就會有的?!覞M心歡喜,期盼著長大,長大。夢里的我長成了一個成人,天地間垂著的那一片黑瀑布,便是我的青發(fā)。我笑了。果然如母親所言,日子用它那帶魔力的梳子,將我的短發(fā)梳呀梳,梳出了一條黑帶。我歡呼著擺呀擺,讓它在風中飄散。我急切地來到母親面前,想和她那黑瀑布比比,可是,我的眼睛看到的是什么呀:灰白的如亞麻般的發(fā)絲,代替了往日的黑發(fā),我的手摸到的是什么呀:毛糙糙的如亞麻繩一般,一如我年幼時的頭發(fā)。我呆住了,時間真是一位公平的法官,當他將黑發(fā)判予我時,那白發(fā),自然就歸母親了。我那可敬可憐的母親,用她那黑發(fā)一般年輕、鮮活的青春,哺育了我這棵柔弱的小苗,我的黑發(fā)哪是時間梳成的,分明是母親用她的心血一點一點染成的啊,我痛恨這無情的光陰,奪去母親那曾經(jīng)的美麗,可又無可奈何,誰能阻止得住它呢?只有在今后無愧于光陰,才對得起母親……”
這是一次作文題目為《光陰的故事》中學生的考場作文。這個片段是贊美媽媽的,它通過“我”和母親的頭發(fā)由于“光陰”的作用而發(fā)生的變化,表現(xiàn)了小作者對母親養(yǎng)育自己的深深的感激之情。這類題材學生從小到大寫的太多太多,許多學生都覺得自己的媽媽平凡而偉大,但一寫到與此相關的作文又總覺得缺少些情感,難以打動別人,為此,相當一部分學生也感到很無奈。為什么這篇文章讀后能讓人有所觸動呢?首先,小作者觀察細致,進而產(chǎn)生聯(lián)想和想象,“我的頭發(fā)能像這樣嗎?”“天地間垂著的那一片黑瀑布,便是我的青發(fā)”;其次文筆細膩,多次運用比喻,如“天地間垂著的那一片黑瀑布”、“毛糙糙的如亞麻繩一般”、“時間真是一位公平的法官”,另外還有對話,有動作“揉揉”“擺”“摸”,有心理活動等;最后,小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的對母親的感激之情特別細膩真摯,并能在描寫的基礎上恰當?shù)奶釤?,如“我的黑發(fā)哪是時間梳成的,分明是母親用她的心血一點一點染成的啊”。
[片段二]“是那枚精致的玉戒嗎?那是,年少的我不知怎么回事,特別的頑皮,這玉戒是我從媽媽的寶貝箱里淘出的物件兒。不知是對它有什么特殊的感覺,我把它揣在身上到處擺弄。一不小心,‘?!囊宦暻宕嗟捻懧?,玉戒從我手上滑落,掉在地上,媽媽覓聲而來,慌忙拾起了那枚玉戒?!@是你爸爸給我的。’媽媽自言自語道。‘哦?’我來了興致,見媽媽臉上竟有了難以察覺的紅暈。‘就是那年去武當山,回來時順路買的啊?!瘚寢寪蹞嶂?,輕輕地把它放回去。哪一年?估計是他們還沒有結婚的那個青春飛揚的時代吧,那段永遠定格在母親心中的浪漫時光。父親沒有給母親買過一枚精致的結婚戒指,但母親卻對這個閃耀著紅光的玉戒如此愛護,這是他們之間的故事嗎?那枚玉戒似乎裝滿了父母的青春歲月?!?/p>
這個片段寫的是“我”一次偶然的機會發(fā)現(xiàn)了媽媽的“秘密”,它實際上涉及了許多中學生很少提及的關于自己父母的“敏感”話題——愛情。篇幅雖然短小,但讀者讀完這個片段后,會馬上體會到人物豐富、細膩的內心世界,文中兩個人物鮮明的個性也會立刻展現(xiàn)在自己面前:從“淘出”“擺弄”“來了興致”等可以看出小作者的機靈、天真與調皮;從“慌忙拾起”“難以察覺的紅暈”“愛撫”等詞語可以感受到小作者母親羞澀中飽含著對自己甜蜜愛情的珍視與自豪的回味。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么短的篇幅中情節(jié)還起了波瀾,顯得搖曳多姿(“我”淘出、擺弄戒指——戒指“滑落”——母親說明戒指來歷)。與上面的文章片段相同,這個片段也充分運用對話、動作、心理活動描寫等手法,也同樣能在描寫的基礎上恰當?shù)漠孆堻c睛,如“那枚玉戒似乎裝滿了父母的青春歲月”。就這樣,小作者從自己獨特的視角,通過多種途徑傳神地表現(xiàn)了父母之間甜蜜的愛情,詮釋了“光陰的故事”。
[片段三]“只聽見刷刷刷記筆記的聲音,有的時候就有一點嘩嘩的翻書的聲音,老師講話的聲音雖然不大,但是大家都聽得清清楚楚,窗外有的時候還傳來兩聲鳥叫,有一個同學一不小心把鉛筆盒碰掉在地上,大家很吃驚地回過頭來看著他。”
[片段四]“公共汽車擦著人群的邊緣,駛了過來,沒等到停穩(wěn),人們便一起涌向前門、中門、后門,于是,青年的瀟灑大度、教授的溫文爾雅、姑娘的矜持恬靜,便一齊被拋在那空落落的車牌下,只有那一個個黑發(fā)的頭、白發(fā)的頭、長發(fā)的頭、短發(fā)的頭和戴帽子、包圍巾的頭,一樣地在車門口攢動,那一雙雙白皙的手、粗糙的手青筋畢露的手和戴手套的手,一齊向上揮舞著,努力向前伸——企圖抓住車門,此時人們之間便無了高低貴賤,緊緊‘團結’在一起:筆挺的西裝和骯臟的工作服挨在一起,白亮的高跟鞋胡亂地踏在黑亮的大頭皮鞋上,人們之間也沒有了禮貌謙讓:身體高大的在盡情發(fā)揮高空優(yōu)勢,身體瘦小的也在巧妙地利用低層空間,上的人氣急敗壞,下的人敗壞氣急,滿眼扭曲的面孔、粗暴的目光,滿耳叫聲、喊聲、罵聲和小孩的哭聲?!?/p>
這是學生分別寫教師“安靜”和上公共汽車時“擠”的片段,兩個片段中都沒有直接提到“靜”和“擠”兩個字,但讀后讓人分明感到教室很安靜,公共汽車非常擁擠。同樣是寫“安靜”、“擠”,如果這樣寫,就索然寡味了:哎呀,公共汽車里擠極了、擠得要命、特擠;教室里安靜極了、教室里非常安靜。
綜上所述,學生寫作文尤其是記敘文,必須要做到真、細、小。所謂“真”就是指所選擇的題材要真實,特別是寫作水平不高的中學生,提倡最好寫身邊的真人真事,與此同時,所抒發(fā)的感情也要真誠,否則就是無病呻吟,叫人生厭;所謂“小”指題材小,角度小,中學生的視野范圍是有限的,況且,生活中的絕大多數(shù)人都是平凡人,做的也都是一些平凡事,要引導學生通過這些平凡人的平凡事,挖掘和提煉出不平凡的精神和品質;所謂“細”就是指觀察要仔細,體驗感悟情感要細膩,描寫要細致。上述幾個作文片段無一例外就是體現(xiàn)了記敘文寫作的基本前提——真、細、小。
參考文獻
[1]顧雨紅.記敘文寫作如何出彩[J].考試周刊,2010(2)
[2]張鈺玲.記敘文寫作中語言技巧的指導[J].陜西教育(教學版),2009(12)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