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范文】
桐花·柿
□揚 彥
我懷念桐花。
春天,我漫步在林間、山道中,最愛的是潔白的桐花。因為它不但顯出大自然的美,而且還令我產(chǎn)生許多遐想和對往季的追念。
那是一叢叢潔白的桐花,過去常常開在公路的山道兩旁,汽車在山谷中爬坡而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一片的潔白,它比火還耀眼,我會突然從心中說:“又是春天了!”一年四季都在城市工作,忙得感覺不到季節(jié)變化的人,在這充滿清新氣息的山野,突然見到大片桐花,這種喜悅和感慨是難以形容的。所以,桐花常常令我產(chǎn)生許多遐想。但是,它更多的是令我對往事懷念。在十年動亂的年代,我被關在一間工廠做“牛鬼”,被強迫勞動,天未亮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掃凈工廠廠區(qū)。這間工廠靠著一座山,四周有許多桐樹,每天都落下許多桐花,它散落在空曠地和道路中。朝陽未出,天還很暗,我就穿著一件厚衣裳,“沙沙”地從高處掃往低處?;ㄕ粗端€是很美的,白得令人悲傷,一堆堆地往洼地掃去。一天一天地掃到不見桐花落,第二年又是一天一天地掃到不見桐花落。
桐花在我心中是一朵潔白而又凄涼的花,它叫我咀嚼著苦難的往事。
然而我更喜愛的是秋天暗紅的柿樹。它像一個壯實的漢子站在山間,臉色微紅,充滿豐收的喜悅。它殷紅色的果實是飽滿的,累累地垂在枝頭,沉甸甸的招人喜愛;它肥大的葉經(jīng)過風霜以后,也葉葉金紅,像火苗一樣生動、美麗。
在春天和秋天的山道上,我常常懷著對桐花的憂傷,也陶醉于柿樹的喜悅。柿樹,常常是給人以奉獻。唐代有書云:“柿,一壽、二多陰、三無鳥巢、四無蟲、五霜葉可玩、六嘉實、七落葉肥大可以臨書?!彼猩习偕踔寥倌甑臉潺g,它是質(zhì)地堅硬的木材,它夏日生出成片的綠蔭,它的霜葉隨著節(jié)氣從暗紅變成鮮紅,令人注目,而它的果實過去常常是供養(yǎng)幼兒和老人的。父親常常對我說:“你是吃柿餅飯長大的?!蔽乙渤3ξ业呐畠赫f:“你是吃柿餅飯長大的?!钡髞碚卟欢际沁@樣了,他們不懂得柿餅為何物,因為他(她)們是吃牛奶或昂貴的“力多精”長大的!但是,我想,吃“力多精”的不見得個個聰明,吃柿餅飯的也不見得愚蠢,到底是時代不同了。而柿餅,老年人還是要吃,據(jù)說它的營養(yǎng)高,可治療老年性白內(nèi)障。它給人間是一種奉獻。
如今人生的晚秋已快來臨,我應像一棵柿樹。
(選自“經(jīng)典散文吧”2009年1月15日)
技法解碼
本文構思很有特色?!巴洹迸c“柿”是不同的樹,而桐樹的開花與柿樹的結果還處在不同的季節(jié),桐花是春天的產(chǎn)物,柿子是秋天的收獲,所謂“春華秋實”。然而,在文中,作者卻將“桐花”與“痛苦經(jīng)歷”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把“柿”看作是“奉獻”的象征。文章先寫“桐花”,再寫“柿”,中間一個巧妙的過渡句,使文章結構顯得自然緊湊。
本文意蘊十分深刻。春天的“桐花”與秋天的“柿”,它們合起來則表現(xiàn)了“人生經(jīng)歷了艱難坎坷的洗禮,會更加成熟”的深意。
【學生跟帖】
梅花·生活
□楊志琪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最喜不過梅,在簌簌風雪中屹立于驛橋頭,我愿像梅花一樣生活。
寒冬臘月,大雪紛飛,屋內(nèi)生起爐火,執(zhí)一卷書立于窗前?!绑A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字字沁入我心間,心里感到莫名的失落。抬眼望向窗外,一株紅梅開于風雪間。外面的世界銀裝素裹,獨你一點紅玉,分外妖嬈。在這艷麗的背后,你孤獨地承受著寂寞與苦楚。風雪無情,唯有你用那星星點點的火熱融化寒冬的堅冰。你執(zhí)著,倔強,敢于挑戰(zhàn),甘心忍受孤獨,給自己,也給別人點燃希望之火。如若可以,我愿像梅花一樣生活。
在風雪中緘默,一株紅梅,一曲梵音,一卷書冊,聽風,讀雪,靜立于驛橋邊,享受著黃昏的余暉。“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蓖鴿櫇穸鴭善G的花瓣,風帶走我的憂愁。時光中,歲月的花瓣悄然綻放。如若可以,我愿像梅花一樣生活。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冬天已去,風雪中,你承載了幾多愁緒。一如往常,春暖花開時,你在孤寂中逝去,只留下縷縷暗香。你用盡余熱,用素筆寫下初春絮語,在冬天的尾梢迎接希望。如若可以,我愿像梅花一樣生活。
深遠莫過曲徑長,花開幽香夢中留。多少花開,凋謝無痕,你選擇凌寒而生,傲雪而長,留香逝去。
追念林逋的梅妻鶴子,我只愿像梅花一樣生活。
點評
本文主要借鑒了《桐花·柿》的構思方法,將物態(tài)的“梅花”與“生活”巧妙地聯(lián)系起來,挖掘出“梅花”的“堅貞”“耐得寂寞”“暗香不減”等意蘊,很好地表現(xiàn)了“愿像梅花一樣生活”的主題。
本文以陸游《詠梅》中的詩句為“經(jīng)”,以自己對梅花的敬慕為“緯”來組織內(nèi)容,每段又能以“我愿像梅花一樣生活”這一主旨句作結、照應,主題相當突出,而又層次分明,立意深刻豐滿,文字也十分優(yōu)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