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取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這是語文教改最有生命力的經(jīng)驗之一。學生在課內學方法,在課外得“營養(yǎng)”。課內向課外延伸,課外補充課內的不足。同時我緊記葉老的話:“聽、說、讀、寫的訓練都重要”,在實踐中要求學生每天讀一篇文章,收集一點妙詞佳句,并在同學間自由交流,再寫一篇閱讀心得;用豐富多彩的活動激趣?!罢Z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北砻髡Z文學習的途徑是多樣的,為此,可結合教學內容舉行多種語文活動,如詩文朗誦會,讀書筆記展評,做街道文字醫(yī)生等。通過這些活動,引導學生放眼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在活動中培養(yǎng)興趣。
【關鍵詞】高中語文 興趣 培養(yǎng) 見解
葉圣陶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币粋€對語文有興趣的學生,就會愛好語文。不僅在課堂上注意聽講,積極完成作業(yè)。而且在課外也會想方設法去尋找語文讀物,如饑似渴地去進行學習和鉆研,甚至為此而放棄其它活動,許多語文成績斐然的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證明,他們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上都下了一番功夫,教師授之以趣,學生學之有趣,往往出現(xiàn)滿堂生輝,如坐春鳳的可喜情景。我們怎樣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默默聆聽,激發(fā)想象
要培養(yǎng)學生學語文的興趣,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語言文字特有的感染力和說服力,動之以情,授之以趣。
首先,要精心設計導語。導語是一堂課的起始,是學生注意力由放松轉為集中,思維由舊知轉到新知的過渡。導語設計得精煉生動,富有啟發(fā)和懸念,會極強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對要學的新知識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整節(jié)課思維活躍,參與意識強烈。
其次,反復誦讀課文,引導學生進入意境。教學實踐證明,有聲有色的朗讀和誦讀有助于他們對課文的理解,能使學生對所學的課文產(chǎn)生興趣。我教的班級差生較多,他們學習基礎較差,上課說話、往外面看、吵架等現(xiàn)象較嚴重。在這種情況下,聽課文朗讀錄音、教師范讀都是好辦法。在學生們聽讀時,我一般要求他們合上課本,閉眼想象,進入課文中所描繪的意境。在不同的課文學習中,讓學生深刻地、不自覺地隨著課文的情趣,或喜,或怒,或哀,或樂,或陶醉。如在聽《我的空中樓閣》這一課時,課文語言美,意境美,朗讀時配上鳥語花香的背景音樂,學生們都聽得如癡如醉,再對課文稍作分析,他們都興味盎然,教室里充滿了朗朗的讀書聲。
第三,整體把握,環(huán)環(huán)相扣。整體把握課文內容,要求從大處著眼,理解課文的材料、觀點以及材料與觀點之間的關系,把握文章的總體感情傾向和語言風格,不作過多過細的分析、“肢解”。
因此在教學實踐中,要用知識本身去吸引學生,抓住學生心理,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用精煉的語言、清晰的思路,帶領學生神游知識的大觀園;或者把知識融入一個個小故事里,使學生入神入境;或者運用幽默詼諧的連珠妙語,讓學生在敬佩的嘆服中對語文產(chǎn)生興趣。
注重朗讀,培養(yǎng)習慣
古人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話不無道理。它啟示我們,熟讀與背誦對于積累知識,加深理解,鍛煉記憶,積蓄詞匯,豐富語言,進而提高和充實語文素養(yǎng)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學習語言優(yōu)美,形象性強的抒情散文、詩歌、小說等,要通過朗讀,讓學生感受作品中塑造的生動形象,領會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習語言犀利、邏輯性強的議論文和雜文,要通過朗讀,讓學生感受文章的邏輯力量,品味文章的語言特色。對于精彩的課文(或段落),要求學生熟讀成誦。在閱讀教學中,我一般遵循這樣一條原則:課前緊張、課上輕松、課后補充。
在課前預習中,要求學生培養(yǎng)這樣的習慣:(一)將讀和查結合起來,遇到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隨時查字典,掃除閱讀障礙。(二)將讀和思結合起來,一邊讀一邊思,先讀后思。只有勤讀多思,才會產(chǎn)生好的效果。(三)將讀和畫、寫結合起來,一邊閱讀一邊動筆,圈圈點點,畫畫寫寫。畫的是重點詞語、重點句子、需要著重理解和領會的地方,畫的是佳詞妙句;寫的是看法、想法,也就是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所“悟”、所“感”、所“疑”。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優(yōu)化了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
在課堂上,用黑板出示一些教師設計的整體性、啟發(fā)性的問題,或者選擇學生提出的問題,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閱讀、討論,再寫下來,這樣,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整個課堂氣氛輕松活潑,閱讀教學的效果自然是非常好。
課后閱讀則要教給學生三種方法:略讀、快讀和精讀。在已進入信息時代的今天,學生必須學會怎樣處理和利用他們每天獲得的大量信息。略讀可以篩選無用信息,快讀選擇有質量的信息,再對高質信息進行精讀,讓學生以最少的時間獲得最有效的信息。這樣,獲取知識就不是冗枯燥的,而是高速的,學生就有一種成就感,就能在快樂中輕松學語文。
聽說讀寫結合,課內課外結合
“取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這是語文教改最有生命力的經(jīng)驗之一。學生在課內學方法,在課外得“營養(yǎng)”。課內向課外延伸,課外補充課內的不足。同時我緊記葉老的話:“聽、說、讀、寫的訓練都重要”,在實踐中要求學生每天讀一篇文章,收集一點妙詞佳句,并在同學間自由交流,再寫一篇閱讀心得;用豐富多彩的活動激趣。“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北砻髡Z文學習的途徑是多樣的,為此,可結合教學內容舉行多種語文活動,如詩文朗誦會,讀書筆記展評,做街道文字醫(yī)生等。通過這些活動,引導學生放眼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在活動中培養(yǎng)興趣。
讓學生輕松快樂地學語文,這是我在教學實踐中努力要做的,今后我將繼續(xù)沿著這條路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