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養(yǎng)教育,主要注重學生全面素養(yǎng)的發(fā)展,化學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素養(yǎng)教育、培養(yǎng)合格人才不可缺少的一份子。為此,筆者就“如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全面提高學生素養(yǎng)”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關鍵詞】中學化學 素養(yǎng) 教學 能力
何謂素養(yǎng)?素養(yǎng)是以人的先天稟賦為基礎,在環(huán)境和教育的影響下,形成并發(fā)展起來的內在的、相對穩(wěn)定的生理、心理及文化的整體質量水平。它包括思想素養(yǎng)、科學文化素養(yǎng)、身體素養(yǎng)和勞動技能素養(yǎng)?;瘜W科學素養(yǎng)是科學文化素養(yǎng)構成因素之一。學生的化學科學素養(yǎng)包括學生的化學科學的知識水平、能力、思想水平和品質。在初中化學義務教育中,教師應注意從這四個方面著手,培養(yǎng)和全面提高學生的化學科學素養(yǎng)。
一、掌握知識,增強能力
化學科學能力是指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應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表現出的心理與個性特征。它包括對物質形態(tài)與變化的觀察和感知;化學知識的記憶和想象;對微觀世界和化學現象的理解。概括的能力,對于處在化學教育啟蒙階段的初中學生,應從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自學能力等方面,培養(yǎng)和提高他們的化學科學能力。
首先說觀察能力,它是知覺的特殊形式,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是智力三要素(觀察、思維、創(chuàng)造)之一,是智力發(fā)展的基礎?;瘜W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觀察和實驗是化學最基本的研究方法。通過能動的、客觀的、定性、定量的綜合觀察,從實驗的宏觀現象人手,揭示和認識微觀變化的本質。觀察能力不是單一的知覺感知,而是諸多因素綜合性的智力過程。新教材增加廠多幅彩圖、插圖、章頭圖和多項演示實驗在學生實驗前增設了思考題,啟發(fā)學生養(yǎng)成自覺觀察的良好習慣。教師除應做好每一演示實驗外,還應在課堂教學、課外活動中,激發(fā)學生的觀察興趣,教會他們如何觀察。通過學生動手動腦,由表及里,去租取精,去偽存真的觀察和思考,不斷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避免只看“饒幀??础遍T道“的不良習慣。
其次,實驗能力,實驗能力是有目的地在人為控制條件下進行化學反應,認識和發(fā)現化學變化規(guī)律的能力,實驗能力既包括實驗操作能力,又包括推理、計算,對數據分析處理以及對實驗結論歸納總結、準確表述的能力。
再者,思維能力。思維是人類在事物表象。概念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認識活動的過程。其中分析的最基本的過程,新教材正確處理了知識的邏輯順序和學生生理、心理發(fā)展順序的關系,在敘述方法和行義方面,注意調動學生主動學習、思考的積極性,以提高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例如,在介紹物質結構的初步知識時,通過實驗和類比,引導學生從宏觀現象深人到微觀結構的本質,通過提出問題,引發(fā)思考,然后再概括出結論或概念,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最后,自學能力,自學能力就是在已有知識水平和技能的基礎上,不斷獲取新知識并運用這些知識的能力?;瘜W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不僅是使學生“學會”,更重要是使學生“會學”。現代科學技術發(fā)展迅速,知識更新周期縮短,如果不“會學”,就無法適應日新月異的社會發(fā)展需要。因此,現代教育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培養(yǎng)學生不斷攝取新知識的自學能力,使學生受益終身。
二、注重價值觀和思想品質的培養(yǎng)
為了適應新形勢的發(fā)展,提高中華民族的素養(yǎng),我國的教育改革已歷經十年,全面鋪開,并已初見成效,但要取得最后的成功,還有賴于各學科教師的共同努力。在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過程中,師生的角色已發(fā)生了重大的變革,教師不再是整個課堂教學的主宰者,只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這就要求各學科教師積極思考,與學生共同研討,怎樣去共同完成整個教學過程以達到最終的教學目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是學生整體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思想道德素養(yǎng)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學校是全面培養(yǎng)學生素養(yǎng)的主要場所,故學校教育應從如下幾方面著手:其一是社會價值標準方面,應強調合作、正直、和藹、孝敬長輩、尊重人格尊嚴、人權、勞動尊嚴等;其二是有關個人價值標準方面,應強調忠厚、誠實、守紀律、寬容、有條理、襟懷坦蕩、上進心強等;其三是有關國家和世界的價值標準方面,應強調愛國主義、民族意識等;其四是認識過程的價值標準方面,應強調實事求是的科學方法、辨別真?zhèn)?、追求真理、慎于判斷等。而學校教育的實施,主要是課堂教學,每一位教師,應該根據自己所教學科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以上各方面的素養(yǎng)。初中化學課亦不例外。例如:在講到化學變化時,可以通過介紹我國古代已取得的一些與化學變化有關的成就。例如:黑火藥的發(fā)明過程,古代的造紙術,古代的瓷器與中國英文名稱的來源等;在講到純堿的制造時,可介紹我國化學家侯德榜的貢獻等,以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激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總之,化學學科在對學生的素養(yǎng)教育中有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每一位化學老師用心去思考,用心去教學,必定能夠對促進學生素質教育的發(fā)展起到無法估量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林.如何在初中化學課堂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J]中學數理化,2012(07)
[2]馬娟.初中化學課堂有效教學的對策[J].大觀周刊,20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