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閱讀目標的確定,吸納了現(xiàn)代閱讀理念,新課標如此表述:“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想、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彼w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思想,強調了“對話”在閱讀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因此,《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閱讀教學的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時,都滲透著這種理念。
一、閱讀的方法與技能目標
新課標中對閱讀能力的規(guī)定涉及朗讀、默讀、略讀與瀏覽等多種閱讀方法和技能的運用。
1.重視朗讀
新課標規(guī)定,初中階段關于朗讀目標是: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因此,作為語文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給予學生充分的朗讀時間及平臺,讓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本中的篇目,亦能推及到課外的書籍。這項訓練需要日積月累,應引起教室們的足夠重視。
2.重視默讀
新課標規(guī)定初中學段默讀目標是:養(yǎng)成默讀習慣,有一定速度,閱讀一般的現(xiàn)代文,每分鐘不少于500字。如果平時的學習中多加練習,這樣的要求不難實現(xiàn)。
3.學習略讀和瀏覽
新課標規(guī)定初中學段這方面的目標是:能較熟練地運用略讀和瀏覽的方法,并擴大閱讀范圍。
略讀與瀏覽是課堂上最常用的朗讀方式。略讀是大概、粗略的感知文本大意,而“瀏覽”則強調學生在略讀的同時,能抓住文本的有效信息,采用跳讀的方式,根據(jù)關鍵性語句把握文本的內容大概。
4.加強誦讀
新課標規(guī)定:中學生要能誦讀基本的古代詩詞,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誦讀目標旨在要求學生在平時的誦讀中通過朗讀、品讀能初步把握詩詞、文言文能內容與情感,理解文本中所夠花的意境以及作者所表現(xiàn)的思想情感。
二、閱讀的知識學習目標
語文教學應重視解讀文本,品讀文本,講究本色語文、樸素語文。一堂成功的語文課應該是教師指引學生通過對課本的學習掌握一下內容:
1、基本詞匯的積累
在學生掃除閱讀障礙時整理的字、詞能理解和積累。
2、基本文學常識的積累
了解課文中常用的修辭及其表達效果并能活學活用;對同類作品的語言特點、表達方式有自己的理解;對文章重點語句有獨特的感悟等都是平時的閱讀教學所必須具備的。
3、良好的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
一節(jié)成功的閱讀課,應時時刻刻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每節(jié)課前的按時預習、讀課文時能借助工具書對不理解的字詞進行自查、“不動筆墨不讀書”能隨時勾畫關鍵性語句和不理解的句子、閱讀時隨時捕捉靈感的火花、學會做讀書筆記、把重點句子進行摘抄。有了良好的閱讀習慣,還擔心閱讀能力不會提高么?
4、各種文學體裁作品的閱讀技巧
七年級主要還是記敘文,八年級新學習說明文,九年級主要學習議論文。不同體裁的文章學習目標也有差異,在平時的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多讀課文,理清文章的寫作思路,感受不同體裁文章的語言特點,還要教會學生考試時答此類題的技巧。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語文教材所選的都是一些文質兼美,膾炙人口,具有教育意義的好作品,因而,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進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滲透的主渠道,要關注學生的實際生活,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發(fā)展個性,塑造良好的人格,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閱讀教學中,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朗讀時間,讓學生在讀文本中品味作品流露在字里行間的情感;要尊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情感體驗;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想象空間,激發(fā)學生對作品所表達的中心與思想情感有更深層的體會。
四、課外遷移、拓展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我們應提倡多角度的,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等環(huán)節(jié),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苯虒W一部閱讀作品,我們的目光不能僅僅停留在這篇文本中,與文本相關的信息都應該作為拓展內容。適度的遷移,既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層地了解文章內容,也有效地指導了學生對課外知識的延伸。
教學時,我們可以立足教材,巧妙地利用教材,有選擇性地為學生推薦有價值的書。比如:我在教學七年級語文《山市》時,除了介紹蒲松齡筆下山市的變化莫測與神奇外,我還向學生介紹了蒲松齡如何窮畢生經(jīng)歷完成巨作《聊齋志異》,并向學生講了《畫皮》《嬰寧》的故事,學生聽后興趣大增,都迫切希望一睹為快。此外,我還結合教材中的其它文章向學生推薦了中學生必讀的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駱駝祥子》《儒林外史》等。以教材為立足點,適時向學生推薦一些名著,既豐富了課堂教學,又拓展了學生的眼界,何樂而不為呢?
五、口語訓練目標
農(nóng)村學生學習語文致命的弱點在于口語,因生長的環(huán)境所致,農(nóng)村學生平時說的都是方言,甚至有些課堂老師使用的也是方言。而僅剩下語文這塊寶地可以提供給學生一個說普通話的平臺。因而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更應該鼓勵學生使用普通話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同時,在閱讀教學中我們還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
新課程標準要求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在課堂上有自己的獨特情感體驗。
2、鼓勵學生的合作與交流
新課標規(guī)定,“……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分析、解決疑難問題”。可見新課標重視學生之間的合作質疑、合作解決問題。
3、營造良好的評價氛圍
閱讀教學中,教師應以合適的方式引導學生評價自己,進而評價對方,在評價過程中亦是對自己的一種提高。良好的評價機制也能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
4、要有當堂檢測
課前我們一般會為學生展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那么一節(jié)課學完,目標完成如何呢?我們可以在一節(jié)課的最后,給出有效的檢測題,對這節(jié)課給出一個成果的展示。
以上就是我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目標設計所涉及的方面,當然,每一節(jié)課都不可能將這些目標面面俱到,需根據(jù)不同的文體有側重點的進行選擇。良好的教學目標給我們的學習提供了方向,也對教師和學生的學習進行了檢測。所以作為一線語文教師,必須重視閱讀教學目標的設計,深層挖掘教材,充分考慮學生,認真研究教法,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獲得真正有效的閱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