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xiàn)代化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說:“欲養(yǎng)成公民的道德,不可不注重教育”。也就是說,藝術美和道德善是不可分割的,美育對完美、提高人格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一個有高度修養(yǎng)的人同也是一個道德完美的人。幾年來,我國在以“深入美育研究,強化藝術教育”為內容的特色建設中,樹立德育實效的科學觀念,利用藝術教育具有的形象化、情感化、藝術化的特點,把德育寓于其中。充分發(fā)揮美育、德育結合的整體效益,使幼兒在生動活潑的美育活動中,陶冶情操、啟迪智慧、凈化心靈、振奮精神。
一、在感知美中,提高幼兒的道德認識。
幼兒的人生觀,道德觀尚未達成,他們缺乏是與非、真與假、善與惡、美與丑的辨別能力,善形象思維,可塑性大,很容易受外界的影響。根據(jù)幼兒這一心理發(fā)展特點,我國藝術特色以“面向全體幼兒,提高道德素質”為宗旨,從培養(yǎng)幼兒審美感知力著手,重視利用視覺、聽覺感知力,引導幼兒知美、懂美、會審美。
1.優(yōu)化育人環(huán)境,創(chuàng)建綠化、美化、凈化、知識化的幼兒園環(huán)境,熏陶幼兒的審美感受力。優(yōu)美的幼兒園環(huán)境對幼兒審美理想、審美趣味和審美個性的形成具有無言的熏陶、感染和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幼兒園大力改善了園容園貌。走進幼兒園便是平坦美觀的操場,四周種有四季常青的冬青樹,筆直的楊樹,四個大花壇中,有綠色的松枝、紅色的芙蓉花、紫色的丁香、粉色的桃花、黃色的迎春……五彩繽紛、香氣撲鼻。走進正廳映入眼簾的是“勤奮、守紀、活潑、健美”的八字園風,正廳中央設有整容鏡,鏡前擺放幾十盆絢爛多彩的菊花,兩側櫥窗內設有“美育”專版和藝術活動照片、榜樣任務相片。走廊一側掛著名人畫像,幼兒自己制作的布貼畫,另一側鑲嵌上了大型風景畫和自制布貼畫。每個活動室的布置也為幼兒營造了生動活潑、主動學習的氛圍。懸掛了國旗、班風規(guī)范、名言警句,黑板左側設有備品柜,柜上設有圖書館、衛(wèi)生角、自然角、裝飾角,幼兒利用各種角的作用博覽群書,觀察自然景物,欣賞藝術品,喚起幼兒對美好的感受。富有審美性、教育性的文明、藝術、道德的良好氛圍,對培養(yǎng)幼兒審美感受力,促進和制約幼兒的知情意行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2.觀賞大自然及藝術作品,陶冶情操,感受美。
大自然的神姿嬌態(tài)、萬千氣象、奇妙變幻、勃勃生機都會掀起幼兒不可抑制的巨大美感。因此幼兒園積極開展各種觀賞游園活動。通過游覽改革開放的盤錦、風景如畫的紅海灘、觀賞菊花展、根雕藝術、鳥類表演等活動,使幼兒理解大自然的美,培養(yǎng)幼兒對萬物的欣賞之情,對生命的熱愛和喜悅之情,陶冶心靈、凈化感情、開闊心胸,激發(fā)他們創(chuàng)造思維的靈感,讓幼兒的思想在優(yōu)美的景色中自有馳騁。
幼兒園定期組織觀看書法、繪畫、小工藝品等藝術作品,欣賞健康向上、旋律優(yōu)美的音樂作品,觀看愛國主義展板及優(yōu)秀影視片。感受這些藝術美得作品,既悅耳娛目,又賞心怡神,它打動了幼兒園的感官和感情,激發(fā)幼兒審美快感,使他們獲得美得享受。如幼兒園繪畫作品中反映愛國主義教育主題的“慶香港回歸”、賑災義演”市場繁榮”、“盤錦長高了變綠了”等系列作品;有圍繞養(yǎng)成教育的系類作品“做文明小乘客”、綠化幼兒園“、“自己的事自己做”、尊敬師長’。理,父母喜”“勞苦事,子女當”、“元玉兔,家貧寒,角桂書,,讀不厭”等仙靈生動的畫面后,枯燥的三字經變得淺顯易懂了。幼兒觀賞了藝術作品,心里印著美的意向,不知不覺中善良、美好的一面得到法陣,逐漸變得純潔、高尚起來。
3.在教學中各門課程無不知和“美”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教師通過挖掘教材中蘊含的審美因素,恰到好處地進行品德教育。如語文教材中,有贊美祖國山河的“自然美”,有歌頌崇高風尚、美德的“社會美”有表達語言文字的“藝術美”等。此外數(shù)學教學中的邏輯美、簡潔美,音樂課中的節(jié)奏美、旋律美,美術課中的和諧美、對比美、色彩美等。教師能在教學中,調動幼兒視覺、聽覺器官共同參與的思維活動,對藝術形象進行創(chuàng)造,用自己生動的語言,真實的情感,深刻的感受去激發(fā)幼兒的想象,使幼兒在感情上產生共鳴,心靈上得到陶冶。
4.利用晨會講述淺顯的初步的美學知識。圍繞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創(chuàng)造美、自然美等內容,以深入淺出的述理,簡明生動的語言,饒有趣味的生活事例,像幼兒介紹初步的美學知識講座,使幼兒明確美的內涵,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高尚的,什么是卑鄙的,激發(fā)他們主動追求正確的審美觀,追求美的語言、美的行為,再根據(jù)幼兒掌握的美學知識開展辯論活動,深化明理。
二、在創(chuàng)造美中,陶冶幼兒的道德情操。
幼兒對美較敏感,他們不但感受美,欣賞美,而且有很強的表現(xiàn)欲。當他們對美有了一定的認識以后,會主動、自由、廣泛地去熱愛美、追求創(chuàng)造美,并上升到將美的認知轉化為自覺、自愿、自擇的作為。
1.幼兒園有意識地組織幼兒進藝術創(chuàng)造,給幼兒施展才能、展現(xiàn)美的機會。我園圍繞藝術教育主題,開展了班級特色活動,做紙花、做燈籠、剪紙、泥塑、鵝卵石畫、蛋殼畫、編織、風鈴、干果殼粘貼、樹葉粘貼等,這些美的造型陶冶了幼兒美的心靈。他們在五彩繽紛的活動中盡情表現(xiàn)才能、抒發(fā)情感。班級特色活動,不僅讓幼兒感受了作品的工藝美、盡情的愉悅美、制作的成果美,而且注意培養(yǎng)幼兒堅強的意志品格,勤儉節(jié)約的美德、團結、協(xié)作、競爭向上的現(xiàn)代意識和辦事認真的良好心理品質。幼兒園藝術月開展了春光美匯報會、“六一”制作節(jié),科技六小展覽……以唱、跳、彈、說、做等特長比賽的形式,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欲望,給每位幼兒提供了展示特長,發(fā)展個性的天地。幼兒在生活中用美的詩句、美的歌聲、美的舞姿、美的心靈編織著童年美好的夢,表現(xiàn)了創(chuàng)造的甜美。
2.放手讓幼兒以自主狀態(tài)投入藝術陣地的實踐中,使各展所長、各有所得,生動 活潑主動發(fā)展。如幼兒園藝術教育幼兒陣地之一的七彩時空廣播,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精神,集思想性、藝術性、趣味性于一身,培養(yǎng)了幼兒的創(chuàng)造意識,幼兒自主管理、自動參與、自我提高。廣播整個過程由幼兒自編、自導、自演、自播,不斷提出幼兒們的喜愛的欄目。每次廣播雖只有短暫的十五分鐘,但它都如噴濺的水珠激起幼兒們燦爛的激情,如一道道溪流滋潤著孩子們的心田,它把幼兒帶勁七彩的花園,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深化心靈。幼兒在制作布貼作品時,能把自己對美的理解和追求滲入作品中,使作品“灌注了生氣”。
實踐證明,美育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通過美育的怡情養(yǎng)性、寓教于樂,可以使優(yōu)美的情操不是道德律令約束下的被動表現(xiàn),可以把德育工作做的更加入情、入理、入腦、入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